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东水妹 《发展研究》1996,(5):33-34,39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乡镇企业高速发展,199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大关,比1978年增长了近100倍。现在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占全省出口总额的四成左右,乡镇企业总产值约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全省涌现出200多个产值超亿元的乡镇。乡镇企业已成为本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点,同时,也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复关”的逼近为福建省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给其带来更多的挑战 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经过十四年来的艰苦创业,已成为福建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一翼。据统计,1992年,福建省乡镇企业总数为53.5万个,从业人员337.2万人,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544亿元,分别占农村社会总产值和全省社会总产  相似文献   

3.
一、乡镇企业嫁接外资的客观依据近年来,曾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泉州模式”的乡镇企业在全国遍地开花。据统计,1988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6496亿元,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22.2%;就业人员达9546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23.8%,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全国性的投资规模膨胀、经济增长过热的驱使下,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发展中看我国乡镇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第二个奇迹几年来,特别是1984年以来,我国农村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崛起之势。目前,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扩大,不仅已经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繁荣农村的重要力量,而且在整个国民经济庞大系统中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984年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劳动力已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1985年可以达到20%;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5.
我国乡镇企业自1987年总产值首次超过全国农业总产值以来,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发展。1989年全国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7500亿元,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25%,相当于1979年全国社会总产值;出口创汇突破100亿美元,占全国出口创汇总额的19%。全国乡镇企业10年中累计向国家交纳税金1480多亿元,占同期国家财政净增总额的50%以上。乡镇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治理整顿和实施“双紧”方针以来,乡镇企业面临了空前的困难。主要表现为:资金紧张,能源和原材料短缺,产品积压,经济效益下降,企业大面积亏损。这些问题导致企业开工不足,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处于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山西省乡镇企业稳步发展,尤其是乡镇工业,充分发挥了山西的资源优势,为兴晋富民作出了较大贡献。但是,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及今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乡镇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还不相适应,因此,急待进行调整。 一、山西省乡镇工业产业和产品结构现状及其评价 山西省乡镇企业在改革的浪潮中“异军突起”,迅猛发展,现在已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到1989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61.6亿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蠡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1993年,全县乡镇企业已发展到11668家,固定资产总值5.3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5·5亿元,占全县社会总产值的77.7%。乡镇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 目前,蠡县乡镇企业已经突破过去“拾遗补缺”、“夹缝经济”等旧的发展格局,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中坚力量,而且发展趋势良好,前景十分广阔。主要标志一是由“小打小闹”向干大事业,求大发展转变。二是由单纯依靠贷款投入向多渠道筹措资金转变。三是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  相似文献   

8.
一、现状乡镇企业作为中国经济格局中的新生事物,异军突起,迅速发展,充满着勃勃生机。据统计,“六五”期间,乡镇工业产品占全国同行业的比重是:煤炭28%,造纸30%,纺织20%,服装33.3%,建材53.4%,皮革70%。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达4500亿元,就业劳动力达8千多万人、乡镇企业已在整个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村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为解决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劳动力转移问题和就业问题,开拓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严从怀  赵以国 《经济问题》1992,(10):52-53,60
一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辟了发展我国农村商品经济的崭新天地,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 替代的“第三种力量”已为世人所瞩目。然而,更具有创新意义的是,乡镇企业机制的勃勃生机和内在活力,已成为乡镇企业长盛不衰健康发展的法宝,而为社会各界所注目。那么,  相似文献   

10.
陈昭锋 《经济师》1992,(11):34-35
<正> 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是我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农村农民达到小康的主要途径,也是中国工业化得以全面推进和完善的捷径。加快发展和壮大乡镇企业已逐渐成为全国上下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经济走上新台阶的共识。乡镇企业对南通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是卓有成效的。1991年全市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115.0亿元。占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4.7%,占全市工业  相似文献   

11.
目前,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和国民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乡镇企业发展也面临结构不合理、规模经济不理想、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一、把发展乡镇企业与推进思想解放结合起来,为乡镇企业大发展提供理论依托。 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度里搞现代化,发展乡镇企业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重大战略和根本方针。因此,在对乡镇企业的认识和政策指导上,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无疑,乡镇企业发展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小而散”的格局不符合“两个根本转变”的客观要求,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人才、资金、技术的匮乏更加剧了乡镇企业发展的难度。正因为如此,才要求加快思想解放的步伐,打破小农经济的思维定势,加快发展乡镇企业集团,加快科技进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以  相似文献   

12.
徐其清 《技术经济》2000,19(3):30-32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乡镇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新高涨的重要力量 ,在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等方面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同时对当前乡镇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今后乡镇企业的更好发展指明了方向。以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 ,进一步加快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 ,努力再创乡镇企业的辉煌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改革开放二十年来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已发展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促…  相似文献   

13.
<正>江苏是我国乡镇企业的“发祥地”,迄今江苏省乡镇企业发展总体水平仍居全国之冠.江苏乡镇工业素有“半壁江山”之称,而今则几近工业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二”,在农村经济中,更是地地道道成了主体,1994年,江苏乡镇工业总产值达5666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0.7%,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90%左右,在江苏经济发展中,乡镇企业功不可没.在我们今天集中精力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同时,应当保持乡镇企业有一个适度的发展,那么,江苏乡镇企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呢?从总体上来说,江苏乡镇企业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态势,有望取得更长足的发展;同时,要继续更快更好地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新的发展态势之主要有三:一、组建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形成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在本世纪头 2 0年 ,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这一目标既体现了时代要求 ,反映了人民愿望 ,也为新的历史时期乡镇企业发展赋予了重要使命 ,指明了前进方向。回顾过去 ,改革开放以来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为顺利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 ,全省财政收入的 2 6 %、国内生产总值的 4 0 %、农村社会总产值的 70 %,均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力量 ,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展望未来 ,在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以来,在各方面因素的促进下,河南省乡镇企业发展十分迅速。1992年,河南省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235.48亿元。位居全国第五,成为中西部地区一强。但是,以农村人口平均产值计,河南仅相当于江、浙诸省的1/3,差距十分明显。1992年河南省农村工业总产值达775.38亿元,占乡镇企业产值的62.8%。因此,研究河南农村工业发展及环境特点,对河南经济再上台阶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蔡加福 《发展研究》1997,(10):36-37
泉州乡镇企业以其“晋江模式”而闻名遐迩,并以高速增长令世人瞩目。1978年,该市乡镇企业总产值只有1.62亿元,1996年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30亿元(当年价,含鲤城街道企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已居“五分天下有其四”的支柱地位,占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的比例为30.66%,继续处于领先地位。1995年,在全省规模乡镇排序的前20个乡镇中,泉州占了整整10个。现在,泉州沿海乡镇企业发达地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乡镇企业以异平寻常的速度发展,在1978~1992年的十几年间,以年均增长33%的速度持续高速发展,至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比重达50%左右,占据了本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纵观福建省乡镇企业发展的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3年是乡镇企业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缺乏国家投资和大量物资支持的情况下,乡镇企业依靠自身的力量发展起来,乡镇企业数发展到7.05万个,总产值28.46亿  相似文献   

18.
乡镇企业已是农村经济及整个国民经济中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但是乡镇企业目前面临着许多问题,它的规模效益问题,生产率问题,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自身经营机制和活力问题,农村政企分开与乡镇企业的所有制以及农村工业化道路等许多问题,仍有许多亟待明确的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中国农村经济振兴,特别是农村工业化道路——“乡镇之路”能否行得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苏南模式”的历史功绩及其终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众所周知,江苏特别是苏南的乡镇集体企业创造过辉煌的业绩,江苏乡镇企业的产值最高时占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的“五分天下有其四”,在全省工业总产值中,接近“三分天下有其二”。邓小平把乡镇的发展称之为“异军突起”。江泽民1998年4月18日-20日,在江苏省无锡市考察乡镇企业时指出:要从战略高度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在农村改革中异军突起,为农村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今在跨世纪的宏伟目标中,乡镇企业也同样肩负重大历史责任。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现,要求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因此,乡镇企业的兴衰成败,已不再是个局部问题,它已经成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和跨世纪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大问题。目前,就乡镇企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它在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等方面蕴藏着巨大潜力,因此,面对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紧紧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全面开创乡镇企业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