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付亚星 《商业科技》2014,(17):200-201
三元悖论也称"不可能三角形",是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不可能同时实现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以及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经济目标,而只能实现其中的两种组合。本文将结合中国的经济状况和政策来进一步对三元悖论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扩展的"三元悖论"对我国政策组合的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  王晓东 《商业研究》2004,(17):103-105
1998年克鲁格曼提出“三元悖论”,认为资本流动性,汇币政策独立性及汇率的稳定性三只能选择其中的两,解释了三个政策目标的关系,给出了“角点汇率制度”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我国名经济学家易纲进行了扩展,形成了扩展的“三个元悖论”。结合这一理论,对我国现行的资本有限流动性,汇率基本固定,货币政策不完全独立的政策组合进行了解释,并预测了我国未来的资本自由流动性,较有弹性的汇率。较独立的货币政策的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3.
三元悖论也称"不可能三角形",是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不可能同时实现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以及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经济目标,而只能实现其中的两种组合。本文将结合中国的经济状况和政策来进一步对三元悖论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商》2016,(2)
本文对三元悖论的提出和发展进行了回顾,并讨论了三元悖论中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资本的自由流动和稳定的汇率制度这三个经济目标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三元悖论对我国政策组合的选择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为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必须在资本流动和汇率稳定之间有所取舍、找到平衡。  相似文献   

5.
根据传统的"蒙代尔三角"或克鲁格曼"三元悖论",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独立和资本市场开放三个目标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但传统理论给出的都是一种极端的或者理想的情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很少能够做到汇率完全自由浮动,在放松资本管制的情况下,汇率经常会遭受各种投机冲击,从而与独立的货币政策产生冲突。从中国的经济特征可以为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给出新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6.
张锦  王东  李雪 《商场现代化》2012,(20):161-162
根据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理论,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三个目标是不可同时实现的。现阶段,在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转变大趋势下,当资本流动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汇率制度的转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将如何变动?本文以我国汇改为转折点,研究汇改前后,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增加,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转化,结果得出随着汇率制度的转变,央行独立性降低的结论,并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7.
钟振 《商》2014,(17):113-113
"蒙代尔三角",又称"三元悖论"、"三难选择"等,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开放体制下的外汇管理政策所提出的,代表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必须放弃另外一个目标。笔者由此理论和其衍生理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提出了新的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三元悖论"、汇率目标区理论及"钟摆理论"简要介绍,第二部分通过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现实情况结合分析,第三部分是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笔者针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由“三元悖论”探讨我国的外汇占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三元悖论"理论揭示了开放条件下经济体系内部制度选择之间的矛盾,即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性、资本自由流动性三者的不可兼得。这说明宏观调控当局面临多重相互交织、相互矛盾的目标时必须有所取舍,这种取舍需要针对本国的现实状况。以三元悖论理论为基础,结合当前中国货币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探讨宏观调控方如何通过使用和调整外汇占款这一环节与对策,来实现对中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改革和优化。  相似文献   

9.
“三元悖论”理论对我国金融政策搭配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涛 《市场周刊》2004,(6):56-56,60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独立的货币政策,稳定的(固定)汇率制度和严格的资本管制。研究基于”三元悖论”理论,从数学原理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当前我国合理的政策搭配应该是以维护货币政策的独立自主性为前提,同时实现固定汇率制弹性幅度的扩大和资本管制放松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修正的非抛补利率平价模型设立资本流动管理政策指标,建立DSGE模型比较不同汇率制度下的中央银行政策组合及福利损失。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资本流动进行管理有利于央行降低福利损失;同时采用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以及资本流动管理"三位一体"的政策组合带来的福利效应始终优于其他政策实行方案。因此,存在这样一条中间路径,即同时采用管理浮动汇率制与资本流动管理二者相结合的宏观政策组合,从而在维护经济和金融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有序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改革。  相似文献   

11.
在本币升值背景下,日本与德国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政策。德国首先着眼于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放开汇率的波动,从而更好地保持了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增长;而日本试图阻止和缓解日元升值压力,其结果却是日元持续急剧升值,并造成了日本高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综观日本、德国汇率波动的历史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人民币汇率升值是必然趋势;坚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十分重要;在坚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同时,实现缓慢渐进式汇率改革;区域货币合作有利于区域内强国减少投机资本冲击,减少汇率升值对贸易品部门的负面影响;加快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促使内外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市场化与国际化的转型时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我国很多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部分成果实现了学术突破,但对于价格型货币政策即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综合研究还远远不够丰富和深入。我国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交互作用下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这种影响是否与货币当局的预期相吻合;包含汇率政策在内的扩展的泰勒规则在中国经济的适应性;研究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机制。通过梳理利率与汇率的关系、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有效搭配的相关理论,可以更好地为新时期我国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搭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和汇率制度面临选择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备受关注。本文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相对美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8年1月至2011年6月,中国基本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从1998年1月至2005年6月和2005年7月至2011年6月汇率浮动幅度有明显差异的两个时段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差异,发现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的放宽并未导致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增强,放宽汇率管制并不能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4.
回顾国内外国际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相关理论,选择改良的阿格沃尔模型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可知1999—2000年我国外汇储备在合理区间,2001—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开始过量,且增长速率逐渐加快。为完善我国外汇储备数量管理,应严格控制外汇储备增量,改变重出口,限制进口的贸易结构,合理使用外汇储备,提高储备的经济效益,重视金融人才培养,完善汇率制度,保持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其走势对我国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决定因素为国内外的物价和利率水平差异、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国际收支状况及央行货币政策等。在短期内,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美国经济逐渐复苏、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央行引导挤出套利资金以及国际收支的变动等原因的影响,我国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仍是双向波动,2014年内可能不会再出现人民币单边升值。预计未来跨境资金流动和人民币汇率仍保持双向波动的局面,且后者的波动幅度将加大。  相似文献   

16.
在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仍然存在传导渠道效率评判标准缺失、传导机制受阻后货币政策效率偏低、金融市场欠发达对传导渠道疏通能力较低等问题。应采取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和利率传导渠道、强化货币政策工具定价和结构性调节功能、发展资本市场以拓展融资渠道、强化金融监管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等措施,努力疏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disputes the argument that the short-run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in stabilizing domestic output under floating rates is necessarily reduced if elasticities of demand for imports and exports with respect to the current exchange rate are low and capital flows depend on the exchange rate. It is shown that the relative efficacy of monetary changes is determined by the interest rate elasticity of international interest payments and receipts and the effect of exchange rate variations on the demand for money in addition to the exchange rate elasticities of trade and capital flows.  相似文献   

18.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之一,其在货币信贷数量控制、货币市场流动性和利率调节,以及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限制货币替代和资本流出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央行已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历史高位。由于当前金融领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持续贸易顺差、FDI(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进入导致外汇占款持续增加,造成被动性的货币投放增加,导致流动性不断扩张,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就是为了回收因外汇流入过多导致的过剩流动性,实施紧缩政策以应对日益强化的通货膨胀预期。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中国金融开放的进程和现状,总结典型大国和新兴经济体金融开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中国金融全面开放的路径选择,并评估开放后的市场效应。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中国金融全面开放的过程中,在政策设计上建议选取“货币政策独立和资本自由流动”之组合,形成市场决定的汇率形成机制;金融机构的开放是中国金融开放的独特路径,但人民币自由化始终是一个不能绕开的坎;中国金融全面开放的硬实力基本具备,但软实力相对薄弱,金融基础设施亟待改进和完善;中国金融全面开放的目标有两个,即人民币自由化、国际化和形成新的国际金融中心;中国金融开放后的市场效应具有大国经济和新兴经济体双重特征,全面开放后中国金融的市场变化(主要指人民币汇率)会呈现短期波动、长期收敛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raises doubts about the proposition that monetary policy is effective, under flexible exchange rates, in stabilizing domestic output. It is argued that if the price elasticities of the demands for exports and imports are affected by the transition to flexible rates, and capital flows are assumed to be dependent on the exchange rate, the efficacy of monetary policy under flexible rates will not necessarily follo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