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是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频发的由网络舆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恰恰反映了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方面存在很多缺陷。分析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应对能力不足的原因,提出加强地方政府应对舆情能力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信息瞬息万变,网络舆情包罗万象,如何正确应对网络舆情,提高地方政府社会管理水平,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成为摆在各地方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国内外网络舆情的现状,对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监控进行探析,以便使地方政府能有效提升处理网络舆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6,(6)
随着互联网发展,网民人数逐年增多,互联网的传播特点导致了网络舆情在传播速度、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各方面变得更加复杂,这给政府网络舆情治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然而,频发的网络舆情事件反映出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缺陷。文章以黑龙江省网络舆情为研究对象,分析黑龙江省网络舆情发展现状,针对黑龙江省网络舆情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完善路径与对策,帮助地方政府提升网络舆情治理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网络舆情环境。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情的兴起和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和公民的政治参与模式,在为现代民主政治和公民社会的发育和完善提供新的条件的同时,也对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公开化、行政透明化逐步推进的今天,重视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发挥网络舆情的功能,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搭建快速广泛的沟通平台,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是对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5.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网络信息传播已经成为社会主流信息的重要传播方式,一旦社会爆发突发敏感事件,公众舆论容易在网络上迅速集聚,而相关部门如果反应迟滞、应对不力的话,极易形成网络舆情事件。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网络舆情的分析能力,及时准确地掌握社会舆情动态,科学应对网络舆情,优化社会治理环境,将成为地方政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6.
明培培 《广东经济》2016,(12):249-250
当今政治时代是互联网政治时代,互联网日益成为社会舆情的传播地和集散地.网络真情的发展对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建设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针对网络舆情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的现状,准确把握网络舆情的特点和作用,认清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网络舆情的体制机制,建设多元化的参与渠道,打造责任型地方政府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疆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络舆情信息的传播对民众的日常生活影响日益加大.研究发现,各大网站的论坛、微博、博客等是新疆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青年人或年龄偏大的知识分子是网民的主体.在信息化的今天,掌握信息传播规律,建立科学的网络舆情体系和有效的沟通方式有助于政府了解民意、提高办事效率,也有助于提升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刘丽敏 《经济论坛》2011,(1):210-213
如何加强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并积极化解网络舆情危机,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近年来众多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并提出了科学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要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的不确定和复杂性,使得由公共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增加。网络舆情危机已经越来越成为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从理念、制度、政府形象三个方面分析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政府网络舆情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时代不仅为信息传播和沟通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网络新闻发展,同时也对网络舆情与网络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围绕大数据时代政府如何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加强网络舆情和网络社会治理来进行研究,对充分合理地发挥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的作用,以及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访谈资料和相关网络数据,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索舆论监督对高科技企业技术伦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舆论监督从公众知情、媒介反应、政府宣传和引导3个维度作用于高科技企业技术伦理行为;舆论监督影响并通过政府技术监管和政策吸纳行为、企业技术伦理行为实施意愿、员工举报建言行为及行业协会自律行为的中介作用,影响高科技企业技术伦理行为,其中,企业技术伦理行为实施意愿对技术伦理行为的影响受企业技术伦理行为实施能力的影响;有限的舆论资源与企业技术管理决策在各自边界内协同互动,才能达到技术至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闻媒体带来的舆论压力对企业生产经营方式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对环保舆论压力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问题,现有研究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基于议程设置理论和高阶认知理论,分析环保舆论压力对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探讨领导环保意识和组织绿色学习的中介效应。基于201家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环保舆论压力能够正向影响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组织绿色学习在环保舆论压力与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关系间发挥中介效应;并且,领导环保意识和组织绿色学习在环保舆论压力与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关系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有效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以舆论监督为主的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作为群众参与纠风的有效形式,作为政府倾听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对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和谐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政风行风类节目,必须坚持集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和行政监督于一体。舆论监督要充分发挥独立监督的能动性,不仅要与群众监督相结合,使之构建强有力的公共舆论监督平台,也要与行政监督相配合,使之成为反腐倡廉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4.
We compare the patterns of adjustment of government policy to changes in public opinion in the Netherlands and the United Kingdom. These countries are similar in many ways, except that the United Kingdom has plurality elections and single-party government, while the Netherlands has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PR) and coalition government. This provides the first application of the Macro Polity approach to a country with PR elections. We find that government policy in the Netherlands is highly responsive to public opinion. This cannot be the result of alternation of government, but instead must be the result of some other process, such as coalition bargain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however, the dynamic of adjustment is far more complex. Alternation of government does not produce responsiveness, but rather seems to get in the way of it. This leads to an over-correction dynamic in which policy can be out of line with public opinion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  相似文献   

15.
金融舆情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发现,截至2014年4月25日,篇名中包含"舆情"的各类文献有5 352篇,其中期刊文献有3 728篇;但是,包含"金融舆情"的各类文献仅有5篇。金融舆情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不仅限于舆情或金融舆情领域,与金融舆情研究主题相关的现有研究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舆情与舆情演化理论研究;第二类是金融舆情相关理论研究;第三类是社会舆论及其对投资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群体性事件近年来的扩大趋势已成为不争盼事实,这与中国当前正在经历的深层次全方位社会变迁有关。在有关群体性事件“新特点”的研究中,以网络为代表的新技术在群体性事件的诱发、促进、形成、激化抑或化解的过程中,开始扮演令人侧目的角色和作用。在一个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中国,在一个网络社会,如果要想深化对群体性事件的进一步认识,如果要想实现更多群体性事件由“危”到“机”的转变,决不能忽略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深入分析。本文在转型社会的历史场景下,通过对群体性事件中角色冲突的深入分析,从体制层面探求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根源,进而寻求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制度化整合机制与协调机制;同时,文章分析了网络舆情在社会公共空间建设以及民意代表方面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层政府应对群体事件网络舆情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基层政府应对群体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策略,并在转型社会的秩序构建层面做出了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公共服务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全面地了解我国民族地区公共服务能力的状况,对提高政府工作效能,促进地区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构建了民族地区公共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从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个视角,对民族地区公共服务能力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民族地区公共服务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在十三个能力要素中,除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与基础医疗、公共安全三个要素表现较好外,其余要素表现欠佳;与一般能力相比,民族地区特殊能力的非均衡发展较为严重,需要引起地方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厦门PX事件"已经成为当今政府执政方式改革的样版,促使政府开始关注如何处理不断成长的市民社会与公共治理的关系,如何将民意纳入到公共决策中。市民社会的兴起引起了公众不断成长的参与意识。政府需要积极回应公众的诉求,及时化解政策危机,以追求公共治理的新局面。公共治理很大程度需要将民意通过公共参与的方式引入到政府的政策制定中。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tax and public service performance on English local government popularity by using data on local property taxes, service performance ratings and local election results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a system of evalu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performanc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The evidence emerging from estimation of a re-election equation offers a somewhat more rounded portrait of the vo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fiscal conservative icon, by highlighting the beneficial consequences of public service performance on government popularity and pointing to the role of local media networks (the BBC regional television, local radio and web network) in shaping consensus by spreading tax-related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