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农业部门统计,我国每年有30%左右的农作物面积遭受灾害,损失粮食二千多万吨。如果采取一些科学的补救措施,可挽回一千多万吨的损失。另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保财产保险公司截止1994年底,13年累计为农业保险补贴7.1亿元,为稳定社会和支持粮食生产建下了奇功。大家知道,粮食生产从种到收,籽种、化肥、农药要花钱,机播、机收、机脱也得花钱,还需投入劳力。这样下来,一亩粮食生产的成本高达七八十元,而粮食保险,以小麦火灾为例,亩产20O公斤小麦,仅收4角钱保险费并不算多。因此,希望各地政府能切实地重视粮食生产的保险,…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有了很大进步,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促进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一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我国每年取得6000多项农业成果,但转化率只有30-40%,而农业发达国家成果转化率已达到70-80%。二是转化成果的普及率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后的普及率也只有30-40%,这就意味着已转化的成果中,还有2/3没有应用于生产实践。三是资源利用率低。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人均耕地和水资源只相应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平衡水平的1/6。可是,由于我国农业科技相对滞后,资源浪费相当严重,每年农业用水缺300-400亿立方,而灌溉用水效有利用率仅有30-40%。每年需要大量进口化肥,而化肥有效利用率不到30%。四是科技贡献率低。我国农业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八五”期间仅为35%,而农业发达国家达到60-80%。  相似文献   

3.
绿色农业:中国21世纪仪器安全的产业支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并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据有关资料统计 ,我国每年使用化肥已达 4 2 0 0万吨 ,平均每公顷耕地施用量超过 4 0 0公斤 ,大大超过美国和欧洲每公顷耕地使用 2 2 5公斤的标准 ,全国受农药污染的耕地约 16 0 0万公顷 ,主要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超标率高达 2 0 %。由于农药残留所造成的消费者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如此 ,我国的一些农产品 ,由于污染而遭遇绿色贸易壁垒 ,因而失去国际市场 ,如陕西的“粉红女士”事件 ,浙江舟山的冻虾事件 ,等等 ,都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 ,我国…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的发展面临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改革20年来,我国的农业科技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原有的基础十分薄弱,目前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例如发达国家农业的科技含量现已达70%~80%,而我国仅40%左右。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还很低,发达国家已达80%左右,而我国仅有30%-40%,由于农业科技水平不高,使有限的农业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我国人均耕地很少,土地生产率比发达国家低、化肥、农田灌溉用水的利用率都只有35%,而发达国家达百分之六十至七十。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还很低…  相似文献   

5.
数据     
正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双双超过40%2015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经过5年的实施,截至2020年底,我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已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化肥农药使用量显著减少,化肥农药利用率明显提升,促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效果明显。经科学测算,2020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40.2%,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40.6%,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粮食产量可持续性与土壤生态有着重要关系,而产量短期内又和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有关。土地确权政策的明确有可能影响农民追求土地的长远回报。文章基于土地确权背景,以期为河南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和土地生态保护提供对策建议。[方法]依据1991—2015年河南省的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运用断点回归模型检验土地确权政策是否影响农民施用化肥、农药数量;同时运用协整模型研究小麦产量与化肥、农药施用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通过冲击响应分析单位化肥、农药施用量的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以及化肥与农药之间彼此关系。在这检验过程中也对影响化肥、农药施用量其他因素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实证结果显示土地确权政策对农民施用化肥和农药数量的影响统计量Z均小于0. 5。这表明土地确权政策对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没有影响;同时小麦的产量与化肥、农药施用量存在长期依赖关系,其中小麦产量对化肥施用量的相关依赖程度为0. 574 8,对农药施用量的依赖程度为0. 388 1;在短期内化肥单位施用量的变化会对粮食的产量产生正向冲击,对农药施用量也产生正向冲击。[结论]土地确权政策短期内,农户仍然不会因考虑土壤生态而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据此该文建议政府应改变粮食补贴与粮食产量挂钩等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7.
2015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经过5年的实施,截至2020年底,我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已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化肥农药使用量显著减少,化肥农药利用率明显提升,促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效果明显。经科学测算,2020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40.2%,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40.6%,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数字     
<正>6 000万农垦已经创建了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区600多个,为周边农村提供农机作业面积每年6000万亩以上,培训各类人员200多万人次。农垦的良种供应在全国占有28.5%左右。15.5%到2015年10月底,全国农民合作社数量达147.9万家,比2014年底增长15.5%;入社农户9 997万户,覆盖全国41.7%的农户,各级示范社超过13.5万家。35.2%12月2日,农业部首次公布化肥、农药利用率数据:2015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5.2%,比2013年提高2.2个百分点;农药利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钱塘江水源区三个村庄的抽样调查数据,选用化肥、农药施用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农户年龄、性别、家庭收入等十二个因素为解释变量,使用stata软件,运用因子分析、主成分提取和逐步回归等计量方法,对钱塘江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的微观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农户特征、经济能力、产业因子及家庭规模这四个主要因子影响了每亩化肥的施用量,而对于农药的施用量而言,则影响很小。其中经济能力和产业因子对化肥施用量产生负的影响,而家庭规模因子对化肥施用量产生了正的影响。文章认为,通过建立特色产业来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整合优化农地资源配置是解决钱塘江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绿色农业:中国21世纪食品安全的产业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并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使用化肥已达4200万吨,平均每公顷耕地施用量超过400公斤,大大超过美国和欧洲每公顷耕地使用225公斤的标准,全国受农药污染的耕地约1600万公顷,主要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超标率高达20%.由于农药残留所造成的消费者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连增",以占世界10%的耕地,生产出了全球1/4的粮食,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成绩斐然。"但从另一个方面看,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和水资源,促使农业增产的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措施导致土地及水资源系统出现普遍退化,比如我国耕地单位面积化肥的施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7倍,由于对耕地过度索取,近10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环境保护和治理污染的重心在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而相对忽视了广大的农村。其实,我国农村最需要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原因如下:第一,我们一再强调要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这个源头就在我国广大的农村,而城市基本上处于污染链条的下游和末端。并且我国农村环境生态问题最严重、最突出。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是不少地区农村环境的真实写照。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亿吨,生活垃圾约1.2亿吨,每年畜禽粪便排放总量达25亿吨。另据统计,我国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已居世界之首。化肥、农药和农膜的使用,使耕地和地下水受到了大面积污染。同时,城市工业向城外、向农村转移,其中不乏污染型工业,使得工业污染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土壤污染引起的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土壤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污染、农药和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化肥施用引起的氮磷污染等。调查显示,全国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高达19.4%,重金属等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达到82.8%,每年因土壤污染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数百亿元。从污染面积分析,我国土壤污染主要以重金属和无机污染为主,受污染的土壤多为农田土壤。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农业资源高强度的开发利用,使大量未经处理的固体废弃物向农田转移,过量的化肥与农药在  相似文献   

1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60多个国营农场农业生产连续十年丰收,表明各国营农场十年改革的成效,但面临着许多问题:耕地有机肥施用量逐年下降,化肥施用量连年猛增,肥料投入结构严重失调的现象日益严重。以一四七团场为例,该团场1989年平均亩用化肥43公斤(用液氨除外),比1978年的13.4公斤净增29.6公斤,以11.6%的速度递增,而厩肥却由1978年亩用量1380公斤下降到1989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各种营养元素的供给 ,而营养元素的来源主要是施用各种肥料 ,化肥在农作物增产中起着主要作用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多年统计资料表明 ,化肥对农作物增产所起的作用占 4 0 %左右 ,可见在农业生产中 ,化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 ,化肥施入土壤后 ,由于化肥自身的性能和土壤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其当季作物的化肥利率较低。以用量最好大的氮肥为例 ,我国氮肥利用率只有 30 % - 35 % ,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左右 ;磷肥的当季利用率只有 2 0 % - 30 % ;钾肥的当季利用率为 35 % - 4 0 % ,不仅造成了化肥的大量浪费 ,而且还会…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氮肥施用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氮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是作物施肥三要素之首。氮肥作为最重要的农业生产投入品之一,为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化肥引入我国已有百年历史,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化肥施用量迅速增加,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化肥消费第一大国,其中氮肥占化肥消费比重的60%左右,每年氮肥用量占全世界氮肥用量的35%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中国村镇耕地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村镇耕地污染现状及其原因,提出村镇污染耕地的整治建议。研究方法:数据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目前约有1000万hm2耕地受“三废”危害,其中遭受大工业“三废”污染的耕地达400万hm2,污水灌溉耕地216万hm2,受乡镇企业污染的耕地187万hm2。村镇耕地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金属采矿与冶炼、养殖业废弃物、化肥/农药/市政污泥以及电子废物等。研究结论:耕地污染已经成为耕地质量恶化的首要因素,直接威胁群众健康。应将村镇污染耕地整治摆在耕地保护的首要位置;从土地利用调控角度进行耕地污染的长效防治;并严格实行源头控制土地污染,加强污染耕地的综合整治;同时,与其他部门协调建立综合决策机制,加强土地污染防治专项立法。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粮食安全依然是焦点话题。一方面,我国粮食自给率下降的问题令人担忧;而另一方面,也有许多委员把对粮食安全的关注点放在了质量安全上。“粮食主产区自身只追求粮食的产量,忽视粮食质量的安全,形成粮食数量增加而粮食质量安全下降的怪圈”,“16%的耕地已被重金属污染”,“片面追求粮食产量,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粮食增产速度远远不如化肥和农药的增长速度,农业成为了最大的污染来源”,“全国每年油脂生产产生废油700万至1400万吨,其中有350万吨回到了我们的餐桌上。”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庄稼是枝花,全靠肥当家。国内外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在粮食增产的各项技术措施中,肥料所起的作和占40%-60%。这几年,我省粮食产量步步登高,化肥的施用量增加,无疑起了支撑作用。但是,片面追求依靠化肥投入,不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一是若长期大量使用化肥有机肥投入不足,会造成耕地质量下降;二是化肥以及农药残留在农产品中,降低了绿色质量;三是农业投入增加,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那么怎样才能既保持粮食的稳产高产,又能维护地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呢?我认为我省在今后若干年里充分利用泥炭资源优势弥补有机质投入的不足,开发泥炭与化肥相结合的一种泥炭混配肥,简称泥炭肥,以解决我省化肥的缺口问题。  相似文献   

20.
江西是农业大省,基本地貌为“六山不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自然生态,流域单元独成体系,全省土地利用率为89.03%,自然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53.3%,生物多样性丰富,品种繁多,水资源约占全国的5.2%,人均拥有水量4053.2M^3,亩耕地平均占有水量401.5M^3,化肥,农药用量相对较低,农产品安全性较好,但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社会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对我省农业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一是农业资源的有限性凸现,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为0.05公顷,70%农村生活用能依靠薪材,水土流失以及不合理的占用农业用地,致使每年耕地面积减少7164公顷,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与需求增长的矛盾较为突出,二是农业资源利率率较低,全省约有35.32万分顷荒山,坡,地滩,水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三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四是局部地区农业环境遭受污染,全省约为30%的耕地面积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农业污染面积达32.7万公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