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等效工作提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准则从"趋同"走向"等效"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简称新会计准则),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迈出重要一步.同年10月,新会计准则指南发布,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建立.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个重大战略,它让我国会计核算及出具的财务报告与国际会计准则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2.
丁琦 《中国外资》2013,(11):124-125
在新的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本文就新会计准则的特点入手,分析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采用盈余管理手段的必要性。再根据新会计准则之"新",简要阐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所做的调整。文末较为详细说明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的各方面影响,从而进一步分析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胡志强 《中国外资》2012,(8):105+107
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中财务管理"现金化"理念,一直是会计理论学界争议的话题。在新会计准则颁布背景下,以资金运动为考虑重心的倾向,反映了财务管理"现金化"的本质。本文回顾中西会计规则财务管理"现金化"渊源,阐述新会计准则体系会计规范重心、新会计确认标准、会计计量技术和会计准则财务报告内容中财务管理"现金化"实质;提出财务管理"现金化"理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考察了新会计准则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以与2006年年报同时披露的"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为对象,研究发现股票价格虽与新会计准则下股东权益的总额变化不相关,但将股东权益变化信息分为三类后,与未被市场预期且和未来收益相关的信息显著正相关。这一研究结果不仅表明新会计准则能对估值产生影响,而且揭示了市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区分新会计准则所带来的形式和实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2006年2月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可以说是我国会计准则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它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图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为我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潮流,为我国企业真正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提供了"通行证".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相比在体系、理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对新会计准则中金融工具准则进行了浅议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新会计准则国际化和国家特色必然是一种并存的现象.对新会计准则"国家特色"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已是当今会计理论界的一个热点,本文选取"国家特色"的成因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数双 《会计师》2009,(4):26-27
<正>新会计准则中,"资本公积"核算的内容变化很大,新会计准则中没有具体对"资本公积"核算内容的专门说明,而是分散在其他的具体准则中,而"资本公积"中的"其他资本公积"辐射面积很大,所以,有必要对新准则中有关"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核算加以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8.
2007新会计准则是在旧的会计准则的基础上修订的,其中比较重要的修改部分有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减值准备及其转回、存货中"先进先出"记账法的运用、非货币性资产及其交换损益等几个方面。新的会计准则相对于旧的准则,更加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核算,更符合我国当下经济发展的需求,其实用性更强。本文对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新旧对比及其影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新会计准则中比较重要的修改部分的具体应用做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罗兰 《会计师》2021,(7):3-4
近几年来,财政部几番修订会计准则,其亮点之一就是新增了"其他综合收益"权益类科目,用于专门核算混杂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中的"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与损失.由于利得与损失往往是企业"非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情况较为复杂,那么,在新会计准则下,到底哪些利得与损失应该"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到底哪些利得与损失实质上是一种潜在的损益项目?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则对这些问题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倪敏 《财会学习》2006,(6):49-50
对于我国会计准则、会计规范的发展,2006年无疑是重要的、备受注目的一年,历经三年多时间的修订和论证,财政部完成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新的准则体系已经于2006年2月颁布,较之旧准则,新准则更加系统、完整,更加体现了与国际接轨的趋势,其中对于公允价值的关注成为新准则的一大亮点,在新会计准则14号--收入中也体现了这一变化,本文将就"新收入准则"中对公允价值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作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1.
《会计师》2016,(19)
2007年,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会计准则中的隐性知识不断增加。高校作为会计人才的培养基地,如何培养学生对会计准则中隐性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准则执行能力,成为会计教育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高校教育提供了一个思路。本文通过对会计准则中隐性知识的传递路径的阐述,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在"隐性知识"传递中的优势。并针对会计准则中隐性知识的传递涉设计了相关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一、新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的规定 新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关于"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规定如下:本科目核算企业应当分期计入利息费用的未确认融资费用;本科目可按债权人和"长期应付款"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相似文献   

13.
西木 《财会学习》2006,(1):10-13
当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以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秘书长的身份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戴维·泰迪爵士签署联合声明的一刹那,所有为中国会计准则新体系的建立而呕心沥血的人们都如释重负--声明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准则真正接轨并达到趋同目标,换句话说,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在国际上取得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同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上市公司率先实行新的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这是我国会计走向国际化迈出实质性的一步.而在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中,矛头直接指向会计准则,认为第157号美国会计准则要求金融产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我国刚刚广泛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新准则面临无所适从的尴尬局面,本文从会计与金融危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试图探讨出金融危机下我国公允价值计量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5.
一、大陆保险业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基本情况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包括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一套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称为"新会计准则"),并要求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6.
范慧川 《浙江金融》2008,(1):57-57,52
2006年初,财政部完成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或修订工作,构建起一套"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能够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于2007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对其他企业则鼓励执行。  相似文献   

17.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税务影响主要是相对影响,着重表现在对企业所得税费用的影响,但也有绝对影响,即对应纳所得税额的影响。本文结合实例分析新会计准则在投资性房地产等业务处理上适度引入"公允价值"作为会计核算计量模式后的税务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其内容无论是从结构上还是从具体项目上看,都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趋同不等于相同,我国新会计准则保持了"中国特色"。文章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与中国特色的统一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我国的会计工作迎来了一系列变化。文章以新会计准则为切入点,分析了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从四个方面对新会计准则的特点及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的时代背景作了探讨,同时也指出了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最后做出小结。  相似文献   

20.
论新会计准则中的财务理念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会计与财务的关系是我国会计理论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本文以现代市场经济为背景,以新会计准则体系为依据,阐述了财务管理"现金化"的本质,论述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在规范重心、确认标准、计量技术、报告内容等方面的管理性质,从环境变化和会计自身变革等角度分析了其必然性,论述了会计准则融入财务理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