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留守人群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承担者。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法,阐述了我国农村留守老人重责凄凉、留守儿童缺爱孤僻、留守妇女重担孤寂等现象;同时,文章还指出了农村留守人群的产生与城镇化快速发展、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断链、市场经济下“用脚投票”、农村各项收益不断提高和城市环境不适应等密切相关;最后,文章提出要改善农村留守人群的处境,需从新农村建设、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就地发展经济和关爱留守人群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外移,涌入城市,在我国农村社会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留守妇女群体。"留守妇女"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个被遗漏且又棘手的现实话题。本文试图从留守妇女现象的成因、状况及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来探讨合理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务工,使农村产生了留守老人这一群体.农村留守老人养老保障问题能否得以妥善解决,不仅关系到这一群体自身是否"老有所养",也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与否.文章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的现状及其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冲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养老制度、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刍议农村留守妇女再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妇女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解决农村留守妇女的相关问题,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但农村留守妇女自身的素质将对问题的有效解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给予农村留守妇女更多的关注,对农村留守妇女进行再教育,提升其自身的素质,不失为解决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又一途径。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留守妇女文化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战略。基于对L市YA社区新时代留守妇女文化治理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发现时间、空间、观念意识、制度建设不足等方面问题,针对影响问题探究出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主体意识淡薄、无力感、权能障碍及资源不足、制度文化生活建设缺失等成因。在乡村繁荣振兴视阈下结合社会工作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妇女文化治理问题的可行的消解对策:社会工作专业秉持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观,以社会工作视角开展个案暖心、小组引领、组织赋权的专业方法介入支持路径,增进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主体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6.
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农村环境污染严重,产生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传统生活方式、现代化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和生物技术的应用等,建设环境保障机制的途径和方法有监管制度、政策法规、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等。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我国政府提出的农村建设的新举措。在这样的背景下,宁波市新农村体育的建设与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契机。在分析宁波市新农村体育开展的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可为宁泼市新农村体育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家中留下了大量留守孩。本文从社会调查入手,分析目前农村“留守孩”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孩”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留守妇女问题,是转型国家城市化的一个普遍现象,无论在比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还是在中小发展中国家(例如菲律宾、越南),都普遍地存在着留守妇女问题。当然,不同国别,留守妇女问题的成因并不完全相同,对中国而言,“留守妇女”之所以如此普遍,与户籍制度及由此而来的城乡二元分割息息相关。本文将通过经济学的利益分析,找出我国留守妇女问题形成的制度成因。  相似文献   

10.
建设新农村,发展新重庆,构建和谐社会,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刻不容缓。通过在重庆农村进行抽样调研。发现问题,尝试分析原因,并从实践层面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希望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能共同努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流动性增强,随之形成了两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城市农民工、农村留守人口.农村留守群体中的留守妇女,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农村留守妇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根据对山东省梁山县韩岗镇的走访调查,在分析这一现象成因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理论,提出一些对农村留守妇女面临问题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安排及“十一五”纲要,“十一五“社会事业特别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为:全面普及和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促进了中国工业化发展,增加了农民工的家庭收入,也引发了农村留守家庭问题.关注和解决农民工家庭问题,是继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从金融抑制理论的视角考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尤努斯及其创立的乡村银行获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引发思考,结合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理论,对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抑制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重构农村金融体系,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在“十一五”规划期间确定了一个核心目标,就是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要与沿海各省份的平均水平持平。虽然辽宁省经济的整体实力较强,但是发展后劲不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因此,通过进一步发展辽宁省的县域经济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终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宏伟目标,是我们建设辽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和根本出发点,是提升辽宁经济社会综合实力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6.
崔瑛  刘青 《全国商情》2007,(3):84-85,83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2006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是全面落实“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关键时期。本文根据对云南省富源县农村的调查走访,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探讨新形势下的农村贫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金融产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理论与实证表明县域涉农金融产业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财政与金融扶持不足,县域农村金融供不应求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合理的财政政策和制度,可以促进县域涉农金融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构建我国县域涉农金融产业发展中的财政体系。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创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农村教育,培养大量新农村建设的合格人才。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巴东市花溪乡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将当地的新农村教育提上日程。可由于花溪乡地处贫困山区,师资、基础建设、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比较落后,农村基础教育体制也非常不完善,加之当地政府管理上也存在一定问题,政策很难落实到位,转移支付制度仍不健全,同时,由于家庭教育的不科学以及留守儿童不断增多,也影响了农村孩子们的教育。毋庸置疑,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整合本村“在读大学生”资源服务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新农村,关键是人才。我国农村有着大量的“在读大学生”资源,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其自身有着明显优势。村委会以整合本村“在读大学生”资源,构建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满足农村人力资源需求,实现农村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别山区农村经济落后,农村“留守”等社会问题严重。以湖北英山桃花冲景区内部农家乐为例,围绕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和专家座谈等方法分析依托该景区的农家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试图从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景区定位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关系、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及文化挖掘方面探讨大别山区景区依托型乡村在发旅游过程中保持原真性的问题,以期对大别山区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