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就业效应及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偏低,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偏短,而领取养老保险金年限偏长,一方面引起赡养率上升,统筹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另一方面,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退休职工平均寿命将超出10年,个人账户面临长寿者支付风险。因此,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成为改革的必然。但是考虑到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可能挤占青年人就业岗位,产生就业替代效应:而延迟退休年龄也会产生就业促进效应,并且就业促进效应将大干就业替代效应。借鉴国外做法,结合国情。建议我国应尽快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实行浮动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2.
退休年龄问题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涉及退休金的领取时间、赡养率的高低、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养老金的支出年限、就业率的影响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在老龄背景下现行退休年龄制度对养老保险金收支产生的影响,认为国家延长退休年龄改革势在必行并对延长退休年龄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本文中,我们用养老金的缴纳费率和养老金替代率代表社会保障制度,采用有限生命预期的连续时间状态代际交叠模型作为基本框架,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对消费者接受教育的年限、退休年龄、工作年限的选择、GDP增长率和利率的影响。同时,我们还分析了消费者的预期寿命对个体消费者接受教育的年限、退休年龄、工作年限的选择以及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美国社会保障法案的颁布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美国对法定退休年龄和养老金领取年龄进行改革,逐步废除法定退休年龄,提高正常退休年龄,同时对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退休收入核查制度进行调整,建立延迟退休补助制度,由此增强延迟退休对老年劳动力延迟退休的激励。美国废除法定退休年龄和延迟正常退休年龄的改革对中国延迟退休年龄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退休年龄、教育年限与社会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忠晶  龚六堂 《经济学》2007,7(1):211-230
在本文中,我们用养老金的缴纳费率和养老金替代率代表社会保障制度,采用有限生命预期的连续时间状态代际交叠模型作为基本框架,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对消费者接受教育的年限、退休年龄、工作年限的选择、GDP增长率和利率的影响。同时,我们还分析了消费者的预期寿命对个体消费者接受教育的年限、退休年龄、工作年限的选择以及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退休制度自创立以来,经历了创建、调整和改革创新三个历史时期,在制度框架和具体规定方面逐步完善。当前退休制度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法定退休年龄偏低,提前退休现象普遍,养老金收支陷入困境,退休权利义务不对等,退休制度缺乏弹性,退休年龄存在较大差异,退休制度法制化程度低,非正规退休现象屡禁不止,国民缺乏老龄化和养老金教育,大龄人员就业服务准备不足。  相似文献   

7.
张熠 《财经研究》2011,(7):4-16
文章通过连续时间养老金收支模型分析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计划收支余额的影响来自四个方面的效应,即缴费年限效应、领取年限效应、替代率效应和差异效应。改革的最终效果是上述四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短期看,前两种效应占据主导;长期看,后两种效应也具有显著影响。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效果和工资增长率、养老金增长率、改革速度以及未来参保人口结构有关。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无论从改革过程还是从对养老保险计划收支余额的影响看,延迟退休年龄都是一个复杂而渐进的过程,延迟退休年龄必将减轻政府在养老保险方面负担的传统说法并不全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逐步确立,养老金性别差异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主要涉及养老保险中的"新人",故需要分析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前后"新人"养老金性别差异的变化。计发办法改革进一步拉大了"新人"养老金性别差异,而提高女性退休年龄,促进就业是缩小养老金性别差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预期寿命延长,我国养老保险体系面临预期养老金支付严重不足的挑战。本文基于总量视角建立基础养老金收支模型,利用中国人口预测数据,分别测算基于实施“延长退休年龄”和“增加缴费基数”两种不同的改革策略未来30年中国基础养老金的收支余额,并评估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推迟退休年龄”对缓解养老金基金支付压力作用明显,但存在增加就业压力等负外部性。“增加缴费人数”亦可以缓解养老金支付困境,且不存在负外部性,但推行时间缓慢,或将产生新的公共财政压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英国加强了国家养老金的再分配职能,推出公私合作的养老金个人账户、提高养老金领取年龄和实施单一养老金改革等举措,重新塑造了国家养老金体制,实现了养老金责任分担,解决了养老金贫困问题,同时简化制度安排,其做法对我国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有积极意义。我国应探索有效的多支柱养老金体系,明确政府、雇主与个人的养老金责任分担,整合养老金制度,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相似文献   

11.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偏低,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偏短,而领取养老保险金年限偏长,一方面引起赡养率上升,统筹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另一方面,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退休职工人平均寿命将超出10年,个人账户面临长寿者支付风险。因此,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成为改革的必然。借鉴国外做法,结合国情,建议我国应尽快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实行浮动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12.
吴炜 《经济师》2006,(2):52-52,57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运行过程中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究其原因在于制度设计上未调整好权利与义务的对应关系,而退休年龄是调整这一对应关系的关键点,为此应改革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制度,从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角度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老龄化问题也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延迟退休年龄势在必行.本文梳理了 日本退休政策改革的发展脉络与具体措施,提出中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制度改革,阶段性地提升退休年龄,建立具有激励作用的弹性养老金制度和建立非盈利性的老年职业介绍所,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调整我国退休年龄的依据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清 《经济纵横》2000,(6):29-30,36
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提高 ,城市养老金的负担越来越重。强制性的退休制度既增加了养老金支出 ,也使人力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研究表明退休年龄与失业率之间并不存在高度相关性 ,因此 ,应适时逐步分区域地推迟退休年龄 ,以完善我国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15.
田宋  张立琼 《当代经济》2022,39(1):98-104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科学研判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经济效应,有助于完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方案和健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围绕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经济效应的相关问题,本文主要从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养老金收支效应、就业效应、收入再分配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即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养老...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推进,延迟退休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退休年龄的科学设定也因此成为养老金制度完善的关键。本文以老龄化程度较高的上海市为例,以退休年龄为关键因素,建立养老金替代率模型。通过模型量化测算,着重以达到合意养老金替代率为目标,分析现行制度下上海市男女最优退休年龄的区间,并从养老金收支角度对年龄区间进一步优化。测算结果表明,目前上海市实际养老金替代率并未达到合意水平,合意养老金替代率下的上海市男性最优退休年龄为64岁,女性最优退休年龄为61岁。  相似文献   

17.
孙洁  张鑫 《当代经济》2023,(8):3-15
以改善赡养比为核心,来解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长期可持续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我国劳动力供需状况、受教育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基金收支等因素,按照预先公告、小步慢走的办法,适时制定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分步提高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建立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的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改善制度赡养比。  相似文献   

18.
背景2010年10月27日法国国民议会以336票赞成233票反对通过了法国退休制度改革法案,将最低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至62岁,可领取全部养老金的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至67岁。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公务员养老保险配套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应与三个方面的配套制度,即退休制度、工资制度和法律制度的改革同时进行。退休制度改革应包括提高退休年龄并使男女退休年龄一致。工资制度改革包括建立合理的工资结构、引入绩效工资制度、减少隐性收入和地区间工资差异。法律制度改革包括建立适应的法律体系,明确政府职责和法治程序。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男女有差别的退休年龄政策。这一政策在建立之初工资水平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对男女退休后养老金的影响极小;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个人账户的引入且工资水平增长较快时,这一政策对男女退休后养老金的影响是否如初?通过建立精算模型,定量地分析后提出,选择适当的时机提高女性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或者实行有弹性的女性退休年龄,亦或是提高退休后基础养老金指数化调整幅度是切实保障妇女权益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