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1 毫秒
1.
《金融电子化》2009,(9):12-12
8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在出席《金融电子化》杂志社召开的2009年联络站工作会议暨金融业信息化发展论坛时表示,金融信息化建设在金融改革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要高度认识金融信息化的理论研究、政策宣传以及知识普及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发挥《金融电子化》的窗口作用,加大金融信息化宣传,促进金融信息化建设,为金融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  相似文献   

2.
王宏 《金融电子化》2010,(12):34-34
1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化宣传工作会议在广东东莞召开。人民银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李东荣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3.
8月14日,人民银行召开2013年金融信息化研究与宣传工作座谈会。会议分析了当前金融信息化建设与安全风险防范工作面临的形势,总结了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化研究与宣传工作,提出了下一阶段工作要求。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李东荣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4.
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作为承担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的直属职能单位,近年来按照人民银行总行党委的要求,在李东荣副行长的领导下,以及总行各司局和分支行的大力支持下,切实贯彻“科技一盘棋”战略,以为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服务,为央行履职提供延伸服务为重点,以金融信息化研究所和《金融电子化》杂志为平台,针对人民银行和金融业信息化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着力开展金融信息化研究与宣传,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营造了良好的金融信息化研究与宣传生态环境,在人民银行和金融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6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广东台山召开"2014年人民银行信息化研究、宣传和标准化工作座谈会"。会议分析了当前金融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形势,总结了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化研究、宣传和标准化工作,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李东荣出席会议并讲话。人民银行有关司局负责人,各分支行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本刊对此次座谈会主要内容进行了整理和摘编,刊发于"高层"和"观点"栏目,以供读者全面了解并深入思考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研究、宣传和标准化工作的主旨内涵及下一阶段发展重点和走向。  相似文献   

6.
金融信息化建设与金融信息化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已经到了关键时期。面对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的压力,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金融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金融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金融创新与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深度密不可分。根据统计,金融业95%的创新来自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分析与设计复杂金融产品的定价,并进行风险分析与管理,使创新金融产品的交易成为可能:金融创新需要依靠大量掌握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知识、熟悉金融理论与实务并能把握金融业发展脉搏的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  相似文献   

7.
正信息化研究是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与前提,同时宣传又是研究成果、建设成果的展示。认识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做好金融信息化研究和宣传,既是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方针和履行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化指导、管理、协调职责的需要,也是金融业信息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挑战,人民银行应主动深入开展金融信息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金融信息化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伴随着我国已经加入WTO,金融信息化建设无疑是摆在金融企业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本从金融信息化的紧迫性入手,分析了金融企业在金融信息化建设方面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促进了金融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并不断进行金融创新,网络金融就是这种创新带来的一种最新成果。目前。在有关金融信息化与网络金融的研究中,对两者基本的内涵、区别和联系的研究却极少,作者在基于研览的基础上,对于二者之间的联系提出了自已的观点并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日益加剧,给人民银行金融宣传工作提出了诸多挑战。因此,建立信息化背景下金融宣传的立体平台,是新时期人民银行金融宣传工作的客观需求。本文立足于省级人民银行的对外宣传工作,就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开展好金融宣传、政务公开、舆情监测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日益加剧,给人民银行金融宣传工作提出了诸多挑战。因此,建立信息化背景下金融宣传的立体平台,是新时期人民银行金融宣传工作的客观需求。本文立足于省级人民银行的对外宣传工作,就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开展好金融宣传、政务公开、舆情监测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电脑》2004,(6):11-13
近年来,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利用信息化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整个金融业的共识。但是,快速发展不等于盲目发展、无序发展,我国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必须是建立在科学的信息化战略的基础上的发展,这样才能避免重蹈西方国家“先建设、后规范”的覆辙,实现新形势下的跨越式发展。因此,制定—个科学、清晰的金融信息化战略目标在当前形势下显得至关重要。基于对国内外金融信息化发展历程和现状的考察、分析与对比,通过总结国外金融信息化的发展经验和我国近年来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把握几个基本原则的基…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以"为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服务"、"为央行履职延伸服务"为发展战略,以金融信息化研究所、《金融电子化》杂志和金融标准化服务中心为平台,针对人民银行和金融业信息化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着力开展研究、宣传和标准化工作,对推动人民银行和金融业信息化建设,服务央行科技工作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对于中国金融业将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银行业改革将出现实质性进展。随着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推进,人们期待已久的健康的金融运行机制将初露端倪,与此同时,与国际超级对手短兵相接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对金融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金融业务和管理越  相似文献   

15.
《金融电子化》2009,(4):10-10,12
3月5日下午,人民银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李东荣同志视察了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以下简称金电公司)。金电公司是人民银行直属单位。也是国内最早从事金融信息化建设的著名企业。改革三年来。金电公司提出了“四个平台”的发展战略和“和谐金电”的建设目标,着力提高为央行的信息化服务保障能力,着力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有力的推动了企业改革与发展,为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就金电公司自身的发展变化和今后如何服务央行及金融系统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文辉。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电脑》2004,(6):14-19
一、建立坚实的国家宏观支撑和保障体系国家层面上的工作主要应该集中在提供一个科学、健全、安定、宽松的金融政策环境,并且帮助金融行业完成一些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基础性的、全国性的系统建设,如企业和个人的信贷征信系统的建立等。这些工作将为金融信息化的快速建设建立起强有力的宏观支撑和保障体系。1.完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目前,我国的信息化立法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网络建设和网络安全方面,而在信息安全、电子商务、信息化监管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滞后,无法满足金融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亟待建设和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包括:(1)关于国家…  相似文献   

17.
人民银行机构改革后,其职能主要转向宏观调控和金融服务。为了适应新时期央行改革发展的需要,加快发展金融统计信息化尤为重要,它可以为各部门、各级领导提供快速统计资料、统计信息和决策咨询等服务。但由于基层金融统计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应用水平不高,直接影响了金融统计信  相似文献   

18.
金融信息化与金融工程:金融创新的制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上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的应用快速发展,期货和期权等基础性金融工程产品交易额迅速增长,各类新型金融工程产品层出不穷。据统计,2004年全球柜台衍生品成交总额已达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19.7倍。金融工程的应用和发展从一开始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金融信息化,时至今日,其发展和应用更是无法脱离金融信息化的支持。金融信息化为金融工程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反之,金融工程也对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如此,金融工程也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电子金融产品创新之中。可见,金融工程和金融信息化关系密切,二者的结合将大大促进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19.
吴彦军 《金卡工程》2005,9(3):49-49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银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大大提高了银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但逐步完成的数据集中远非金融信息化建设的终点,信息化依然是银行改革创新的重中之重,特别是面对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金融信息化建设更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中国金融电脑》2009,(2):23-27
在我国人民带着改革开放的喜悦迈人2009年之际,《中国金融电脑》也迎来了创刊20周年的喜庆日子。这是本刊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过去20年,我们恰逢金融业改革和金融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阶段,见证了金融信息化发展的每一步,领略了信息化建设的卓越成就,我们深感幸运和自豪。金融业、信息产业的各位领导和广大读者朋友给予本刊多方关怀和大力支持。借此机会,我们向各位领导和新老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爱是我们矢志前行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