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与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编制,是石油化工行业的微观景气循环监控指标,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景气指数”“燃料加工业景气指数”“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景气指数”“橡胶、塑料及其他聚合物制品制造业景气指数”4个分指数。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的景气指标选择以度量行业的潜在产出和经济效益为标准,包括生产类微观数据和行业效益类数据,  相似文献   

2.
<正>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与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编制,是石油化工行业的微观景气循环监控指标,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景气指数”“燃料加工业景气指数”“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景气指数”“橡胶、塑料及其他聚合物制品制造业景气指数”4个分指数。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的景气指标选择以度量行业的潜在产出和经济效益为标准,包括生产类微观数据和行业效益类数据,生产类微观数据包括:产能利用率、产品盈利能力、产成品库存水平。基础数据来源于与千余家企业建立的定期调研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3.
2008年,安徽省石油和化工行业(以下简称“石化行业”)虽然有五成以上产品产量下降,但得益于上半年产品价格上涨,全省行业生产仍然保持27.6%的增长,且快于整个石油和化工行业增速。2009年,安徽省石油和化工行业力争生产保持25%左右的增长,重点产品尤其是2008年产量下降的产品力争生产恢复增长。  相似文献   

4.
2005年,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西省石油和化工行业广大干部职工不懈努力,把握当前全球石油和化工行业周期性景气上升、国内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石化产品需求强劲等有利时机,克服化学原辅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以及国际原油价格不断飙升等困难,全省石油和化工行业生产、销售大幅增长,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如今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性程度大幅提高。在国外发生欧债危机、国内石油和化工产品跌多涨少的局面下,化工行业的发展走势并不十分清晰。笔者认为,2012年有可能成为石油和化工行业下一个景气周期的开始,但是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景气周期因素正在形成现在翻开报纸、杂志,看到展望类的文章,有一个词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就是"不确定性"。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展望未来比较危险。不过我认为,影响化工行业景气周期的主要因素都还存在。  相似文献   

6.
一、景气下探中利空快速释放 1.化工行业仍将有一定下降惯性 就2008年1~10月而言.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生产总值依然保持了较好增速,同比增长30.3%达到55815.5亿元,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现9044.7亿元.同比增长42.6%,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实现15727.7亿元,同比增长25.7%.基础化工行业实现29901.7亿元.同比增长28.9%。  相似文献   

7.
2005年是全球石油和化学工业新一轮景气周期的持续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在此期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屡破新高,为全行业的持续发展在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迫使石油和化学行业快速发展,并不断地进行最佳调整。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过快,而对国内成品油价格国家又一直实行严格的宏观调控,导致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倒挂,2005年吉林省石油和化工行业整体经济运行形势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8.
<正>一、上半年石油和化学工业运行情况今年上半年,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引导下,在支援农业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下,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形势整体来看是比较好的,产销两旺,价格高企,行业效益保持了增长的势头。全行业各项经济运行指标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工业的平均水平。(一)生产今年以来,石油和化工行业生产  相似文献   

9.
2005年以来,受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以及国际石油和化学工业景气周期的推动.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虽然国家宏观调控给部分过热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在有保有压政策的统筹下.经济领域仍然保持了旺盛的活力.反映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就是生产始终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下游需求继续增加,市场销售比较活跃.经济规模总体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也继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0.
2003年纺织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总体运行情况和特点 2003年,中国经济步入新一轮增长的上升期,而纺织行业的好形势和国民经济呈现新的上升周期相一致,出现了超出预期的良好局面。全行业呈现出生产快速增长、投资稳步增加、出口增势强劲、效益大幅提高等特点。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指数显示,2003年度纺织服装业增长景气指数一直呈现良好运行态势。同增长景气相比较,纺织工业效益景气的运行显得更加稳定,中国产业效益景气指数显示,2003年纺织工业效益景气指数走势平稳,一直徘徊在100点上方,平均景气水平高于上年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奋力拼搏,战胜了各种困难,生产经营情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行业发展速度之快,经济效益之高,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主要特点是:生产稳定增长,产品价格提升,市场需求旺盛,销售形势进一步改善,进出口贸易额增长、产品结构不断改善、经济运行的景气状况持续走高。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以来,“川房景气指数”受新开工面积、土地开发面积、土地购置费指数及房地产开发投资等分类指数连续回升的影响,一路走高,呈逐月回升态势。1-4月份“川房景气指数”分别为100.79、101.12、103.69和104.92,5月份达到106.80,比去年同期上升4.48点,比4月份回升1.88点。“川房景气指数”继续在景气区间运行,景气水平进一步提高。从构成“川房景气指数”的8个分类指数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土地购置费、土地开发面积、商品房空置面积及商品房销售价格等5个分类指数继续在景气区间运行,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分类指数重新回到景气区间,新开工面积和商品房竣工面积等2个分类指数继续在不景气区间运行。与去年同期相比,除资金来源指数和商品房竣工面积指数下降外,其余6个分类指数均比去年同期增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我国2012年、2017年、2018年和2020年的投入产出表和能源消费数据,分析了45个行业各年份的直接和完全碳排放动态特征,并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刻画了碳排放经投入产出关系在行业间的流动结构,识别了碳排放流动的主要路径。主要结论如下:从最终产品生产角度看,建筑业和其他服务业一直是完全碳排放量前两大行业,排放占比超50%,应作为我国消费侧碳减排的重点领域。最新一期结果显示45个行业中有5个全过程高碳行业、4个表观型高碳行业、14个传导型高碳行业以及22个低碳行业。碳排放流动网络呈现“全连接”特征,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等是经济生产拉动碳流动的主要来源,同时在跨行业协同减碳时,需关注包括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至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17条碳流动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需求旺盛、价格整体提升等利好因素的作用下,前11个月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的景气状况全面提高,全行业收入大幅度增长,盈利能力大大改善,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丰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的持续繁荣,带动消费需求旺盛增长,石油和化工行业步入了经济景气的波峰期,热点产品和项目出现“大干快上”的火热场面;另一方面,国际油价日益逼近100美元/桶,国内能源、资源性产品供应日趋紧张,由此带来整个产业链及产品的成本提高,拉动下游产品生产价格攀升,使得石油、石化、化工产业链上供求关系的矛盾变得更加敏感。在高油价背景下,  相似文献   

16.
美国金融风暴、全球性经济动荡、油价“高台跳水”,其来势之猛、速度之快、影响之广超乎人们预期。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急转直下,由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正向实体经济领域蔓延,国内石油和化工行业也受到较大冲击。来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生产急剧下滑,  相似文献   

17.
顾锦龙 《中国石化》2011,(12):15-16
尽管任“十一五”时期,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取得较大进展,但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一方面,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目前仍以生产基础原材料产品为主,精细化丁产业比重不大,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开局之初.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在2005年良好的发展基础上。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生产继续高速增长、行业获利增势不减但子行业效益分化更趋明显.1~2月累计.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现价总产值5715.6亿元.同比增长31.6%;实现利润670亿元,同比增长34.2%:主营业务收入5507.2亿元,同比增长31.5%;  相似文献   

19.
政策与背景     
石万鹏指出石化行业开局良好完成任务仍需努力日国家经贸委等下发首批加工贸易禁止、限制类商品目录前,国家经贸委在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召开现场办公会,分析石油和化工行业前4个月的生产运行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石万鹏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石万鹏在讲话中充分肯定石油和化工行业前一阶段取得的成绩。他说,石油和化工行业广大干部职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整顿秩序,开拓市场,近几个月的生产经营情况明显好于去年同期,清理整顿小炼厂的准备工作也基本…  相似文献   

20.
7月份,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效益情况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备子行业经济效益情况特点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获利继续大幅增长,而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盈亏相抵后亏损,化学工业则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数据快报显示,7月份,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利润总额331.2亿元.同比增长54.5%,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现利润275.3亿元,同比增长78.2%,精炼石油产品制造盈亏相抵后亏损27.1亿元,化学工业实现利润81.3亿元,同比增长54%。1-7月累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