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长期以来,在以生产地原则为基础的课税制度主导下,我国增值税收入地方政府间的分享呈现逆向分配特征.全面"营改增"后,地方政府纵向分享增值税收入比重虽有提升,但横向分享不均衡的弊病始终存在,而当前留抵退税背景下地方政府收入分成和退税责任不匹配再次凸显了这一问题.为推动地方政府间收入均衡发展,我国借助留抵退税地方分担调整机制部分缓解了地区间收入分配不均衡的矛盾,但仍存在调整范围过窄、比例设置不科学、实施效率有待提升等问题.新时期,增值税收入地区间分享不均衡问题的解决,需要以受益原则导向下的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通过坚持税源贡献、税负归属、成本和收益相匹配原则合理分配地区间收入.同时,应结合消费支出、居民数量等因素推动增值税收入在地区间的加权分配,并通过建立专门的留抵退税财政调节基金、加强地方主体税种建设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效缓解地区间增值税收入分享不均衡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增值税税收中性的角度,系统评估了增值税留抵退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留抵退税改革有助于发挥增值税税收中性的特点,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上述结果在企业融资约束程度高和地区税收征管严格的样本中效果更显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检验表明,留抵退税改革主要提高了技术进步率和规模效率而非纯技术效率;机制检验发现,改革后的试点企业通过增加创新投入、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扩大投资规模以及改善资本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系统评估了留抵退税改革的政策效果,有助于在理论上揭示税收中性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意义,并为深入推进现代增值税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增值税留抵退税是重构税收中性、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表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财税[2018] 70号文,利用2011—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增值税留抵退税的企业ESG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试点企业的ESG表现,有利于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机制分析表明:留抵退税政策通过缓解试点企业融资约束和激发企业绿色动能转换,提升了企业ESG表现。这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不仅具有减负纾困效应,而且具有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还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的绿色激励效应更多地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和期末留抵税额负担较重的企业中。因此,建议利用多策组合汇聚合力,不断增强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利用多税共治提高政策协同度,充分释放组合式减税降费效力;持续深化增值税改革,进一步提高政策匹配性与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俞杰  李璐露 《当代财经》2023,(12):39-52
增值税留抵退税是我国构建现代税收制度的重要举措,凸显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增值税留抵退税为企业带来政策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税收征管与纳税不遵从问题。基于2013—2021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如何影响企业纳税遵从。结果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激励企业提高自身纳税信用等级,进而提升企业纳税遵从度。机制分析发现,留抵退税政策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优化企业治理水平两个方面促进企业纳税遵从,且企业声誉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更能体现留抵退税提高企业纳税遵从的政策效果;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激励下,其纳税遵从度更高;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对当地企业纳税不遵从行为发挥更大的抑制作用。因此,需要扩大留抵退税政策覆盖范围,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并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以纳税信用评级激励企业主动提升其纳税遵从度。  相似文献   

5.
增值税的留抵退税政策对中小企业、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合理设计与有效执行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十分必要。目前,中国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的实施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操作实践难题。本文就留抵退税具体时间、发生争议是先退税还是解决完争议再退税、如何控制退税风险,以及作为共享税的退税层级等问题展开研究。本文提出应即期退税、先退无争议部分、利用数字手段对纳税人进行风险分析和分类管理,以及分级退税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当前经济环境下,政府为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而做出的重要举措,因而科学评估留抵退税政策的经济效应对进一步优化税收优惠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3—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2018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试点政策对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就业规模,该结论在进行动态效应分析、安慰剂检验、排除其他同时期政策影响以及替换模型设定形式四个维度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留抵退税的就业创造效应主要通过缓解企业流动性约束实现。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融资约束高、劳动密集型、税收征管强度大的企业促进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员工占比和员工工资水平,但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无显著影响。文章结论为政府部门通过留抵退税政策实现“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实现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以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为切入点,基于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探讨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研究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显著存在,该激励效应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得以实现。此外,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自愿性披露水平。对处于弱行业竞争环境中的企业而言,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更为显著。本文探讨了政策激励下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为政府制定和完善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中国分税财政体制下中央和地方财政不平衡这一事实分析了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和SYS GMM方法实证研究了财政缺口、财政不平衡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效应。结论表明:在分税财政体制下基层政府财政缺口的存在,并不利于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转移支付作为弥补财政缺口、均衡中央与地方财政不平衡的主要机制,对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生了显著的激励效应。另外,尽管较高的转移支付筹资水平和专项补助方式有助于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激励,但在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不平衡的分税财政体制框架内,这一供给激励机制将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9.
目前从国家有关部门获悉,据预测,2003年出口应退税将达到2700亿元左右,按照上年实际退税为基数、增量分担的方案,地方政府应分担出口退税额为360亿元。为了解决出口退税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有关部门提出了“下调出口退税率”和“地方分担”的思路。但是由出口企业所在地政府按比例分担出口退税,将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1郾加剧地方保护主义和国内市场分割。由于增值税贯穿产品生产的所有环节,很少有产品是完全在一个地方完成,这就意味着,出口企业所在地不可能收取出口产品所含的所有增值税,出口产品前阶段很多增值税交给了外地政府。由出口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中国分税财政体制下中央和地方财政不平衡这一事实分析了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和SYS GMM方法实证研究了财政缺口、财政不平衡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效应。结论表明:在分税财政体制下基层政府财政缺口的存在,并不利于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转移支付作为弥补财政缺口、均衡中央与地方财政不平衡的主要机制,对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生了显著的激励效应。另外,尽管较高的转移支付筹资水平和专项补助方式有助于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激励,但在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不平衡的分税财政体制框架内,这一供给激励机制将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1.
税收统一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博弈,推进国内大循环体系的构建。本文利用退税央地间分担机制改革的拟自然实验,基于企业跨区域采购行为的视角,研究中国税收负担在央地间重新分配的外生冲击政策如何影响上下游企业间的区域合作关系和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通过构建上下游企业间采购行为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并采用2009—2018年上市A股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退税负担从地方转移至中央时,出口企业的省外采购比上升约2至5个百分点,其中,改革前财政压力较大地区的出口企业省外采购比上升约3至4个百分点,且非国有企业、数字技术运用程度高的企业以及融资约束大的企业省外采购比提高更多,表明税收统一减少了央地政府由于目标不一致给微观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利于下游企业寻找更为优质的上游供应商,推动更加畅通高效的企业合作,从而促进国内大循环。本文的结论为当前中国政府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税收政策建议,也为进一步研究如何构建中国内循环体系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微观证据。  相似文献   

12.
如何完善中国出口退税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口退税作为中国一项基本经济政策,从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科学、规范、合理和稳定的退税机制,改革现行出口退税体制,加强出口退税管理成为当务之急。就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合理改革出口退税中央与地方的分担机制,出口退税改革与增值税转型协调进行,取消所有产品的出口产品的退税,提高出口退税制度的立法层次,稳定出口退税制度。  相似文献   

13.
分税制下的地方财政收入——以陕西省为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行了分税制改革以及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建立了较为规范的预算管理体制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分税制改革对地方财政收入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对1994-2006年陕西省财政收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依据分析结论评价分税制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分税制改革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但财政集中程度不高;地方财政收入和财政集中程度差异明显;财政收入在各级政府间分配不平均,转移支付政策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财政体制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基础。一方面,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的发展及演变的过程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央与地方财政在权力和责任分配上的变化;另一方面,中央与地方财政权力与责任分担机制的改革决定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的体制,也决定了投入主体的权力与责任的分配。根据传统的测算指标,如各级政府的政府支出比例,我国的财政体制是高度分权化的。《预算法》授予地方高度的自治权--各级地方政府都有独立的、经由各级人大批准的预算。自市场化改革以来,政府问的收入…  相似文献   

15.
贺兰 《新经济》2013,(23):69-70
为了适应世界贸易组织的开放政策,中国根据自己的发展情况,开始实行了税制改革:消费型增值税,其增值税类型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和财政的发展需要,为政府支出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一个更有力的财政支持,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增值税转型核心出发,重点论述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指标及财务活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以中央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60%为改革目标,导致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的经常性调整,这不利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应该借增值税转型为契机,对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进行改革.改革方案的基本内容为:以中央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30%为基本目标,以增值税平衡基金为地区间横向财政平衡工具,成立政府间财政关系协调委员会,以协调财政平衡基金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出口退税负担机制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出口退税新政仍然面临出口欠税隐患仍然存在、地方政府或明或暗的抵制等一系列困境,本文从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利益关系的角度,分析指出目前“双肩挑”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必然导致政府间的财政利益不平衡。因此,必须要从产生政府间财政利益的不平衡的根源——“坐地分成”的增值税体制着手,通过近期和远期两种方案的配合运用,才能构建稳定而有效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  相似文献   

18.
要为富裕者进入社会救济领域开辟法律通道、社会通道、舆论通道。抓紧研究允许私人 建立各种非营利性基金会,鼓励富裕者介入各种形式的慈善事业等。同时,要完善相关管理 制度和机制。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指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或上下级政府之间以存在的 财政能力、收支差异为基础,以实现财政纵向平衡和地区之间的财政横向平衡,进而推进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根本目标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财政转移 支付制度是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处理各级政府问财政关系的有效手段,其规范、完善…  相似文献   

19.
增值税转型实施后,增值税的扩围改革提上议事日程,这一改革将重构中央和地方的利益格局.在现行财政体制框架下,转移支付制度是弥合地方政府利益受损的有效途径,而不同的转移支付方式将产生不同的政策效应.本文以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的财政数据为基础,应用SPSS的相关分析,从财政均等化的维度来考量各转移支付方式.从而为增值税和营业税一体化改革下的转移支付方案选择提供了政策依据,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1.改革我国现行流转税制。据西方最优税收理论,政府应在保证税收收入的前提下使税收超额负担最小,减少效率损失。而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使固定投入比例大的基础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增值税负担加重,影响企业在这些行业投资。生产型增值税还使得出口型企业无法获得完全退税,影响其产品出口。但同时我国又对外资企业规定了大量的增值税优惠政策,使得生产型增值税的负担主要落在内资企业身上。因此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尽快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减轻企业的增值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