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增值税税收中性的角度,系统评估了增值税留抵退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留抵退税改革有助于发挥增值税税收中性的特点,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上述结果在企业融资约束程度高和地区税收征管严格的样本中效果更显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检验表明,留抵退税改革主要提高了技术进步率和规模效率而非纯技术效率;机制检验发现,改革后的试点企业通过增加创新投入、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扩大投资规模以及改善资本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系统评估了留抵退税改革的政策效果,有助于在理论上揭示税收中性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意义,并为深入推进现代增值税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俞杰  李璐露 《当代财经》2023,(12):39-52
增值税留抵退税是我国构建现代税收制度的重要举措,凸显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增值税留抵退税为企业带来政策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税收征管与纳税不遵从问题。基于2013—2021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如何影响企业纳税遵从。结果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激励企业提高自身纳税信用等级,进而提升企业纳税遵从度。机制分析发现,留抵退税政策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优化企业治理水平两个方面促进企业纳税遵从,且企业声誉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更能体现留抵退税提高企业纳税遵从的政策效果;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激励下,其纳税遵从度更高;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对当地企业纳税不遵从行为发挥更大的抑制作用。因此,需要扩大留抵退税政策覆盖范围,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并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以纳税信用评级激励企业主动提升其纳税遵从度。  相似文献   

3.
增值税的留抵退税额之所以需要各级政府分担,其根源在于增值税税负跨地区转移使得纳税人的退税地与征税地不一致,进而使得收取税款和负担退税的政府不一致。如果各级政府不分担留抵退税额,将加剧政府间财政不平衡。当前中国留抵退税分担的总原则是各级政府分担比例与增值税收入分享比例相一致,但在政策推行中却产生诸多问题。解决增值税跨地区转移而产生的收益分配问题,事关留抵退税改革的成败。从财政分权、财政平衡、财税法定、分配正义理论出发,有助于厘清各级政府分担增值税留抵退税的内在逻辑,借鉴中国出口退税分担机制改革的经验,以省以下政府留抵退税分担改革为突破点,通过体系化、法治化的改革举措,有助于形成科学规范的留抵退税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4.
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实现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以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为切入点,基于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探讨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研究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显著存在,该激励效应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得以实现。此外,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自愿性披露水平。对处于弱行业竞争环境中的企业而言,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更为显著。本文探讨了政策激励下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为政府制定和完善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增值税留抵退税是重构税收中性、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表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财税[2018] 70号文,利用2011—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增值税留抵退税的企业ESG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试点企业的ESG表现,有利于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机制分析表明:留抵退税政策通过缓解试点企业融资约束和激发企业绿色动能转换,提升了企业ESG表现。这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不仅具有减负纾困效应,而且具有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还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的绿色激励效应更多地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和期末留抵税额负担较重的企业中。因此,建议利用多策组合汇聚合力,不断增强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利用多税共治提高政策协同度,充分释放组合式减税降费效力;持续深化增值税改革,进一步提高政策匹配性与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当前经济环境下,政府为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而做出的重要举措,因而科学评估留抵退税政策的经济效应对进一步优化税收优惠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3—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2018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试点政策对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就业规模,该结论在进行动态效应分析、安慰剂检验、排除其他同时期政策影响以及替换模型设定形式四个维度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留抵退税的就业创造效应主要通过缓解企业流动性约束实现。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融资约束高、劳动密集型、税收征管强度大的企业促进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员工占比和员工工资水平,但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无显著影响。文章结论为政府部门通过留抵退税政策实现“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在以生产地原则为基础的课税制度主导下,我国增值税收入地方政府间的分享呈现逆向分配特征.全面"营改增"后,地方政府纵向分享增值税收入比重虽有提升,但横向分享不均衡的弊病始终存在,而当前留抵退税背景下地方政府收入分成和退税责任不匹配再次凸显了这一问题.为推动地方政府间收入均衡发展,我国借助留抵退税地方分担调整机制部分缓解了地区间收入分配不均衡的矛盾,但仍存在调整范围过窄、比例设置不科学、实施效率有待提升等问题.新时期,增值税收入地区间分享不均衡问题的解决,需要以受益原则导向下的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通过坚持税源贡献、税负归属、成本和收益相匹配原则合理分配地区间收入.同时,应结合消费支出、居民数量等因素推动增值税收入在地区间的加权分配,并通过建立专门的留抵退税财政调节基金、加强地方主体税种建设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效缓解地区间增值税收入分享不均衡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丰冠华 《当代经济》2016,(15):70-72
当前,2012年,我国有关部门针对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进行会计处理过程做了明确规定,在“应交税费”的科目下,增设了“增值税留抵税额”项目.根据要求和规定,企业不得从应税服务的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留抵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在营增改新会计制度实施后,挂账留抵税额已成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以某公司两个月的实际收入、支出为例,对如何处理“营改增”挂账留抵税额的会计和税务问题分别进行的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免、抵、退”是对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实行的增值税退税计算方法,该方法逻辑性强,涉及概念多,不易理解。对“免、抵、退”的计算思路进行推导和解析,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至今仍采用1994年确定的按退税企业身份不同采取差别管理的退税方式,人为造成退税企业的矛盾,并导致退税企业、退税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在退税方式选择上出现选择偏好的差异,这也正是当前出口退税效率不高的原因所在。当前紧要任务是全面推行“免、抵、退”和“外贸免税采购”制度等途径,改进出口退税方式,提高出口退税效率。  相似文献   

11.
王瑞环  忻红 《经济论坛》2003,(8):53-53,57
所谓出口退税就是退还出口产品在国内生产、流通过程中交纳的流转税款,使出口产品以不含税的价格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目前,对于增值税出口退税的具体办法有“先征后退”、“免抵退”两种。“先征后退”简单说就是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先对出口货物征税,货物出口后再办理退税。而“免抵退”是指生产企业对出口产品免征出口环节的增值税,出口产品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等已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按规定应予以退税的,先用于抵顶内销产品的应交税额,若当期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按有关规定办理退税;若当期应抵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实施“营改增”政策后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差额征税、取得过渡性财政扶持资金三种会计处理方式,并深入分析“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的成本、纳税及会计核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计算是税务会计课程中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如何能让学生轻松、透彻地理清免、抵、退税的计算,是不少税务会计老师都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实例对免、抵、退税的计算公式进行梳理、解析.  相似文献   

14.
石兴  刘丽萍 《经济师》1995,(8):34-35
谈谈煤炭企业税改后的增值税问题石兴,刘丽萍从1994年1月1日实施新税制以来,煤炭企业针对增值税的计算问题有较大争议。因此本文着重对增值税问题作些探讨,供有关方面研究。一、问题的提出煤炭企业的不少人认为,新增值税的实施,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先从销售价格...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款规定: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 在会计和税收实务中,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的增值税-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其中:"免"是指出口环节免征增值税;"抵"是指所有进项税先用于抵顶内销应纳增值税;"退"是指未抵顶完的进项税可以退.  相似文献   

16.
对外工程承包的税务筹划可以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部分。国内部分的税务筹划主要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的筹划。在增值税方面,承包对外工程的企业运往境外的,为实施对外工程所采购的设备、材料、生活物资,以及不再运回境内的机具、工具等出口货物按照国家现行的税收法律政策享受免税并退税的优惠政策,所退的税是采购的并运往境外的设备、材料、生活物资、机具、工具等采购价格中含有的增值税。  相似文献   

17.
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购买货物、发生油料、修理费其他一系列的经营活动时,如果取得了对方单位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公司就可以作为进项税额抵捆当期17%的增值税额,我们国家征收增值税属于流转税,允许进项税抵捆就是为了避免在其他环节重复征税。但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却很可惜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一税收政策。下面就谈一下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对一般纳税人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如何完善中国出口退税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口退税作为中国一项基本经济政策,从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科学、规范、合理和稳定的退税机制,改革现行出口退税体制,加强出口退税管理成为当务之急。就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合理改革出口退税中央与地方的分担机制,出口退税改革与增值税转型协调进行,取消所有产品的出口产品的退税,提高出口退税制度的立法层次,稳定出口退税制度。  相似文献   

19.
<正>按照国家预算初步安排,2014年全国税收收入计划增长8.2%,关键是要坚持依法征税,坚决不收"过头税",应该使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更加协调,与税源实际更加契合,实现真实的,没有水分的增长。要坚决杜绝企业无利润预缴所得税,增值税留抵税款应抵不抵等情况的发生,坚决防止采取空转,财政垫付税款、违规调库、转引税款等手段虚增收入,坚决避免突击收税,切实保证依法征税。要做好税收分析和预测工  相似文献   

20.
1994年税制改革实施新的增值税制后,财政部对增值税的会计核算作了相应规定,并且随着增值税政策的调整和增值税会计核算具体要求的变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又对增值税会计核算的规定陆续进行了补充和修订,在“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中增设了“减免税款”、“转出未交税金”、“转出多交税金”、“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等专栏,使增值税的会计核算基本满足了增值税政策变化的要求。但是。从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情况、特别是从历次大检查所反映出的问题来看,纳税人偷逃增值税现象还较为严重。从方便和规范企业增值税会计核算、减少偷逃增值税现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对现行增值税会计核算进行规范和完善,具体措施简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