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惩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制假售假行为,是中国入世后的一大任务。本研究以公共经济学、知识产权等理论为指导,对假冒产品进行了界定,阐述了假冒产品的危害性,系统研究了我国打假发展历程,揭示了制假售假现象的经济和社会原因,并据此提出有效打假的建议,以期为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决策提供实践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后TRIPS时代,递增获得了广泛的扩张,并对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反假冒贸易协定》更将知识产权的保护标准提升到一全新高度,进一步彰显了TRIPS_递增的生长趋势,必将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产生重大影响。在此背景下,把握TRIPS_递增及其在《反假冒贸易协议》中的特性,探析积极的应对措施乃本文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3.
满足最低要求--中国"入世"与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与知识产权保护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三根支柱.从两个方面看,可以说"知识产权保护"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三根支柱中起最重要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任远坤 《北方经贸》2001,(10):64-65
1996年发生在北京的“鳄鱼”与“枫叶”商标权利纠纷案正式将商标反向假冒引入国内司法界。商标反向假冒在我国《商标法》中没有规定情况下的侵权性质认定以及如何对其进行保护的途径,必须做到立法的预先性和科学性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论商标权边境保护制度——兼评ACTA之相关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制定高效、便捷的商标权边境保护措施。商标权的边境保护一方面是权利人消除危险请求权的体现,另一方面是国家依法行政的应有之义。我国商标权边境保护措施的超前立法导致海关面临尴尬的执法困境,《反假冒贸易协定》的高执法标准将对我国外贸企业带来消极影响。我国需要密切关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最新动向,推行符合自身国情的商标权边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6.
彭振 《江苏商论》2012,(9):98-100,103
2011年,由欧、美、日等知识产权强权国家发起的《反假冒贸易协定》(AC-TA)生效,其矛头直指中国。ACTA的生效对中国的商标制度及涉及商标的进出口贸易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中国在国际商标保护方面将面临更大的压力。研究ACTA对我国企业商标制度的影响并分析应对之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大幅增长和引进外资力度的不断加强,在全球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过程中,境外一些不法商人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政府对假冒侵权商品的监管力度相对较弱等因素,通过来料加工、定牌生产等形式,把我国大陆作为他们生产假冒产品的基地。假冒侵权产品的盛行,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是随着国际贸易出现大量盗版和假冒商品等非法贸易的情况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从TRIPS到ACTA,再从ACTA到TPP,随着国际知识产权新规则的深入发展,边境保护制度呈现出标准高、范围广、执法严等新趋势。面对挑战,我国应从国家战略、海关制度建设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三个层面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及与国际惯例接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自1883年国际社会缔结知识产权领域的第一个国际公约——《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到1993年乌拉圭回合制订《与贸易(包括假冒商品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100多年的时间里,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全球性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各种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受到了严厉的打击.假冒仿冒侵权行为不但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直接损害了知名企业的合法权益,直接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好有序地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假冒仿冒手段也花样翻新.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假冒仿冒行为有哪些新特点?在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仿冒侵权行为方面,如何用好<反不正当竞争法>这一法律利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平交易局--给予了解答.  相似文献   

11.
谢雄伟 《商场现代化》2007,(24):273-274
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才能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相同的商标是指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完全相同的商标或者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使用是指将注册商标或者假冒的注册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产品说明书、商品交易文书、或者将注册商标或者假冒的注册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等行为。注册服务商标也应纳入刑法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2.
<正>世界海关组织知识产权保护地区论坛2004年11月22日在上海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致信对论坛在中国召开表示祝贺,并提出要进一步增强亚太地区海关之间的知识产权执法合作,打击假冒盗版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3.
在2001年10月通过的新《商标法》明确把商标反向假冒认定为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这一条款的制定不仅为依法制裁反向假冒侵权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也为我们深刻认识和理解商标专用权提供了视角,从而为我国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了动力与契机。  相似文献   

14.
假冒劣质商品的出现不但严重的影响消费者和厂商的利益,更为严重的是他将毁灭一个行业的发展和壮大,阻碍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拟从经济学的视野去分析假冒劣质商品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一些防止假冒劣质商品对行业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美国打击假冒盗版“新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们请求美国贸易代表与贸易伙伴一道,尽快推动完成《反假冒贸易协定》的签署。该协定旨在建立一套新的、更高水平的知识产权执法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6.
学界曾对反向假冒的问题展开过激烈的讨论,这里从一则案例引出此问题,通过对反向假冒危害性的分析,认为其应属于侵害商标权的行为,应由商标法予以调整。同时,对我国目前立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学界曾对反向假冒的问题展开过激烈的讨论,这里从一则案例引出此问题,通过对反向假冒危害性的分析,认为其应属于侵害商标权的行为,应由商标法予以调整。同时,对我国目前立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8.
假冒劣质商品的出现不但严重的影响消费者和厂商的利益,更为严重的是他将毁灭一个行业的发展和壮大,阻碍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拟从经济学的视野去分析假冒劣质商品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一些防止假冒劣质商品对行业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反向假冒的概念出发,对其性质进行分析,认为反向假冒既是侵权行为又是不正当竞争行为,提出在新《商标法》对于反向假冒的规定不够完备的情况下,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反向假冒行为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20.
2015年初,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对线上假货抽查的结果,在全国掀起了一阵对假冒产品的热论。本文所提到的假冒产品是指除食品、药品威胁人生命安全外的化妆品、衣服等。通过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研究,探究假冒产品形成的根本原因。针对中国市场打假难的问题,分析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打假政策,为我国提高打假政策效率、保护正品市场的秩序提供合理的意见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