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池塘精养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不断扩大,渔民养殖南美白对虾积极性空前高涨,但是由于南美白对虾疾病的频发和蔓延,也加大了养殖风险,正威胁着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如何有效规避风险,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池塘水体利用率,我们在2015年进行了"精养南美白对虾池塘开展微流水网箱养殖技术试验",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鲟鱼的普通工厂化池塘养殖是指利用流水或微流水水泥池进行鲟鱼养殖的一种模式,可选择单养或混养方式。其养殖的条件、技术和产量等介于土池鲟鱼养殖和循环水养殖之间。不同的鲟鱼品种对水质的要求不同,普通工厂化池塘养殖由于水流处在流水状态,浮游生物较为缺乏,因此,不适宜养喜食浮游动物的品种(如匙吻鲟等)。  相似文献   

3.
曾燕 《农家之友》2010,(4):47-47
黄鳝养殖在我国已经有20年左右,其间曾经采用过稻田养鳝、池塘养鳝、水泥池养鳝、网箱养鳝等多种方式。水泥池养鳝又分为水泥池有土养殖和水泥池无土养殖,而水泥池无土养殖又分为流水无土养殖和静水无土养殖两种。在网箱养殖中,实际上又有固定式网箱养  相似文献   

4.
正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如果池塘水质受到污染,鱼就很容易生病,稍不留神,养殖户就会遭受重大损失,而微循环流水生态养殖新技术可彻底解决这些难题。这项技术利用增氧设备、推水系统以及吸污技术,不仅可以节约大量人力、财力,更重要的是,鱼的品质、产量都有了保障。鱼粪在得到循环利用的同时,养殖效益也得到提高。目前,玉林市已有4家企业引进微循环流水生态养殖新技术,其中福绵鑫坚集团5条水槽已投产。  相似文献   

5.
正流水槽循环水养殖、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也称为跑道养鱼,该模式是结合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理念,集成了循环流水养鱼技术与普通池塘养鱼技术,将传统池塘的"开放式散养"变为"集约化圈养",使"静水"池塘实现了"流水"养鱼。通过机械造浪造流,在整个大池塘里形成环形水流,水流流经水槽,能在"跑道"内对水产品进行集中喂养,又能利用水流将排泄物集中到一个槽内统一处理,从而起到净化池塘水质的  相似文献   

6.
<正> 大口鲇成鱼养殖可分为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流水养殖和稻田养殖等几种类型,各类型的养殖都能获得高产高效。 (一)池塘养殖 池塘养殖是当前大口鲇成鱼养殖最为普遍的一种类型。它包括池塘主养和套养两种方式。 1.池塘主养 主养池面积1-4亩,不宜太大,水深1.6-2m,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排灌方便,最好配备增氧机。池塘应先清淤,使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少于10cm。放种前半月用生石灰彻底清池消毒,消除敌害。  相似文献   

7.
“八字精养法”在现代水产养殖中的新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池塘养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水产科技工作者在长期全面总结群众池塘高产养殖经验的基础上,对成鱼饲养综合技术措施高度概括归纳出了"八字精养法"。这八个字即是"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其中"水、种、饵"是成鱼高产养殖必备的基本条件,一切养鱼技术措施都是根据"水、种、饵"  相似文献   

8.
<正>“养殖先养水,养水先养底”,水产养殖离不开水,水好养殖产品才会好。由多年的养殖实践可知,池塘的底质决定了水质。池塘水质调控的关键在于由“改底”转变为“养底”。在水产养殖中,养殖的池塘经过一段时间养殖,大量投饵,导致较多的剩余残饵,动物粪便沉积池底,使底质恶化,  相似文献   

9.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清流县沧龙村养殖户陈志仁,引进美国大豆协会-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实现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明显提高,养殖病害明显减少,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了一种新型生态、高效健康养殖模式。现将有关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一、池塘循环流水设施建设1.池塘建设池塘一般选择长方形,东西向,长宽比为2~4∶1。长宽比大的池塘(中间排污的除外)水流状态较好,管理操作方便;长宽比小的池塘,池内水流状态较差,存在较大死角和死区,不利于水循  相似文献   

10.
《渔业致富指南》2011,(3):63-64
<正>养鱼先养水,池塘养鱼的水质管理的重要性已经普遍接受,但是池塘底质对养殖效益的影响却很少提及,同样苗种、同样的养殖技术和方法、在不同的池塘养殖结果却相差很大,这就是池塘底质对养殖效  相似文献   

11.
<正> 鳜鱼也叫桂花鱼、桂鱼、花鲫鱼。近几年我们利用池塘养殖鳜鱼效果良好。鳜鱼养殖主要条件为高溶氧,水清净,最好具微流水与充足适口的鲜活饲料。下面将养殖技术作以介绍: 一、放养鱼苗。池塘水深在1.5—2.0米,须经清整再进行像饲养家鱼苗一样的发塘肥水,保持微流水。发塘密度为每1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璧山区结合重庆生态渔技术体系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实施了池塘内循环微流水养殖长吻鮠养殖试验示范。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为长吻鮠在璧山的推广提供了理论支撑。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条件该试验示范地点选择在位于璧山区大路街道福里村的重庆市璧山区新月水产有限公司内循环微流水养殖基地。试验池塘水面面积45亩,主养区9条流水槽,每  相似文献   

13.
<正> 青虾养殖具有投资省、见效快、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高等特点,网箱养虾更有充分利用水面、水体自然交换、管理方便、易起捕、产量高等优点。网箱养虾要选择非急流水的湖汊、河洼、大池塘,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源、底质平坦、水位涨落小、pH 值呈中性的水域,微流水量佳。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10年以来,广西北海市银海区银滩镇关井村水产养殖户李启和按照节水、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的养殖理念,大胆地利用"肥"、"活"、"嫩"、"爽"的养鱼(罗非鱼)水引入虾塘育水养虾,不仅实现养殖罗非鱼的池塘水循环利用,而且节约养虾所需施肥育水成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蛙类养殖的发展,池塘鱼蛙立体养殖也成为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池塘鱼蛙立体养殖技术是在常规池塘养鱼的基础上,通过在池塘中设置网箱,实行石蛙的无陆地养殖,建立池塘鱼蛙共生系统,实现鱼蛙共生,优势互补,综合提高池塘养殖效益,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从池塘资源利用的角度看,池塘以养鱼为主,塘内设置网箱养蛙,不占用耕地,技术方便;从饲料利用角度看,池塘设置网箱养蛙,建立了池塘鱼蛙共生系统,池  相似文献   

16.
<正>山区小池塘流水养殖草鱼技术,是一种利用山区自然水源使养殖池塘水体不断流动交换,从而使池塘水体始终保持较高的溶氧量,增加单位水体放养量,促进鱼类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17.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各级政府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和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的持续关注,推行生态健康养殖,减少自身污染,已成为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俗称"跑道鱼"养殖模式)是当前浙江省主推的高产高效、新型生态的养殖模式之一,通过在池塘内设置一定数量长方形养殖水槽,将养殖品种集中"圈养",并综合集成增氧推水、集污、  相似文献   

18.
<正>"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而水的载体是池塘,可以这样说,没有好的池塘就没有好的水质,没有好的水质就养不好鱼,养不好鱼就没有好的经济效益。池塘也是鱼类等水产动物赖以栖息和生长的场所,较高标准的池塘对于高产、高效、优质的养殖渔业  相似文献   

19.
<正> 斑点叉尾鮰是理想的池塘养殖品种,在池塘饲养中,既可以混(套)养,也可以主养。其主养产量可达到总产量的80%以上,推广池塘主养斑点叉尾鮰技术,对于调整我国池塘养殖的品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倡导健康  相似文献   

20.
<正>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