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稻田养殖是水田集约经营、立体利用、低投入、高产出的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稻田的综合效益,2007年我们进行了双季稻田养殖田螺试验,试验面积16亩,共收获田螺2608kg,平均163kg/亩,双季稻谷产量平均1065kg/亩,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此模式是利用稻田资源优势,养殖成蟹、青虾和鱼虾蟹混养以及培育蟹种的生产方式,按照此模式要点实施,养殖成蟹的稻田,亩产蟹30kg-50kg;养殖青虾的稻田,亩产青虾15kg-30kg;鱼虾蟹混养的稻田,亩产鱼30kg-40kg,虾5kg-10kg,蟹10kg-20kg;培育蟹种的稻田,亩育蟹种1万只以上。养殖稻田亩产稻谷均在350kg以上,亩效益1000元以上,高的达万元。 一、养殖稻田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中华圆田螺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华圆田螺对养殖的场地要求不高,适合在稻田、浅水沟、低洼地、湿地等地方养殖,现将中华圆田螺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选择与消毒:要求选择面积3~5亩不等,池深1~1.5m,坡比1:3,池塘底质为砂质土较肥,但淤泥不能太深,池塘周围河道水体要求无工业污染。至于老池塘,由于滩脚少,而中华圆田螺喜欢生活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为了既稳定种粮面积,又提高稻田产出、增加农户收益,绍兴市柯桥区农技部门开展了单季晚稻薄壳田螺复合种养试验,面积45亩。经过4年的试验,单季晚稻薄壳田螺复合种养技术日趋完善,2019年,实现亩均产值4158元、净利润1556元。现将单季晚稻薄壳田螺复合种养系列技术简述如下。一、田块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大鳞副泥鳅稻田养殖在我地区已经多年了,稻田一般亩放苗0.5万尾,放苗规格5cm以上,一般亩产量200kg左右,亩纯利润一般在4000元左右,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技术成熟,现将有关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工艺流程介绍给大家:一、稻田的选择与建设稻田的选择,养泥鳅的稻田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3-5亩为宜,稻田要求交通方便、靠近水源,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稻  相似文献   

6.
中华圆田螺属于软件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田螺科、圆田螺属,广泛分布在江河湖泊,稻田之中,具有肉味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特点。为了推广稻田养螺技术,我们在当地2亩山垄田进行养殖实验,现将养殖技术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2012年在宁夏贺兰县常信乡四十里店村一社,养殖户赵建文的稻田里,经过实地养殖,平均亩产"蟹田稻"550kg,增产10%,增加产值230元;平均亩产"稻田蟹"25.2kg,产值1260元;每亩纯利润比不养蟹增加798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1实验条件与方法1.1稻田条件三块面积均为2.4亩的实验稻田都是离农户住处较近,地面开阔、地势平坦、避风向阳、安静地方的稻田,稻田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能排灌自如,稻田的土质为粘壤土、盐碱较轻、保水性能好,田埂坚固结实不漏水,稻田土质和所供应水质相对一致。  相似文献   

8.
正田螺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还具有明目、清热和利尿功能,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优质水产品。在稻草中养殖田螺,不仅能提高稻谷产量,还能生产岀大量的优质田螺,而且投入少,效益高,是适合农村建成小康的好门路。一、养殖条件1.稻田选择。水质清新,水源丰富的半山区,铁、硫含量少无污染清洁水,要求溶氧在5mg/L以上,进排水方便。遇  相似文献   

9.
<正> 洪湖市滨湖办事处小河村五组村民王安德对低湖稻田进行工程改造后养殖河蟹。改造后的池塘面积为9.6亩。2001年共捕获平均规格119克的成蟹1150公斤,亩产123.5公斤,获得纯利近5万元。为低洼稻田的成功利用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0.
<正> 为探索我市稻田养殖红螯螯虾的方法,总结经验以便推广,我站于2001年6月—10月在贵阳市花溪科技园开展了稻田养殖澳洲淡水龙虾的试验。经过132天的养殖生长,共产成虾15公斤,数量450尾,亩产12.5公斤,平均个体重34克。现小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稻田:利用花溪科技园稻田一块,面积1.2亩,鱼凼面积104m~2,凼深0.8—1m,未开虾沟,并且未建防逃设施。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湖北省技术推广中心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大力实施虾稻连作与鳖稻共生模式的示范与推广,在潜江、仙桃、洪湖建立面积分别为1000亩、879亩、500亩的三个核心示范区,三个示范区共培育核心示范户81户,三个核心示范区小龙虾产量亩平100kg;稻谷产量亩平606kg,稻田亩平综合效益1800元。在宜城、京山、赤壁建立了面积分别为300亩、100亩、50亩的三个试验示范区,三个示范区亩产中华鳖80-100kg,中华鳖平均增重超过150%,水稻平均亩产在600kg左右,稻田亩平综  相似文献   

12.
徐州市再掀稻田养殖工程建设热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深秋季节,徐州市稻田养殖又迎来一个丰收年景。据初步统计,1999年全市稻田养殖面积26万亩,共产水产品1528.3万公斤,销售收入可达6亿元,年均亩收入2300元,每亩纯效益1200元。稻田养殖的普及和成功,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发展稻田养殖的积极性,全市提前掀起了新一轮稻田工程建设的热潮。 新沂市埝头乡是水产大乡,今年稻田养殖面积达到1.1万亩,平均每亩产蟹60公斤,亩纯利润1500余元。由于效益好,群众积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我市具有青虾养殖高产高效成套技术的实际,张家港市凤凰镇夏市养殖专业合作社自2008年开始进行青虾、克氏原螯虾池塘轮混养试验,经过4年努力已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一口6.3亩池塘亩产克氏原螯虾417kg,亩效益5631元。一、主要做法1.池塘清整与消毒养殖池面积5亩~8亩,坡比1:2~3,  相似文献   

14.
田螺,广泛分布我国各地,淡水湖泊、水库、池塘沟渠及稻田等处,可一年四季生产,田螺——稻田人工养殖,增产又增收,现将稻田人工养殖田螺技术,简介如下,供参考。 一、养殖稻田的选择和准备 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水源充足、旱季不干。大雨不淹,进排水方便的稻田作为养殖田。田里开—条宽30cm-50cm,深40cm-50cm的环形沟,或“十”字形的交叉沟,面积稍大的稻田,也可开“田”字形的沟,平均保持水位10cm-20cm,不漏水。以防止田螺逃走。稻田底泥以松软为好,稻田不施农药,尽量少施化肥,多用有机肥,双季稻在插秧前,  相似文献   

15.
<正>2009-2010年我们在铜仁市坝黄镇坝黄村实施稻田生态养殖青田田鱼科技项目,利用连片稻田22.5亩,经过6个多月养殖,平均亩产稻谷615.5kg,鲜鱼125.32kg,鱼产值2716.4元,平均尾重0.35kg,最大尾重0.65kg,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情况总结如下。一、田块选择和田间工程养殖稻田要求交通便利,集中  相似文献   

16.
<正>建宁县是著名的中国建莲之乡,年种植建莲面积稳定在3万亩以上,给发展莲田养殖业提供了丰富的水面。近年来,为了探索莲田养殖名优品种,最大限度地发掘莲田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莲田种养的经济效益。我县2001-2002年在溪口镇半元村选择了集中连片莲田21亩进行田螺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为充分利用水体,提高蟹塘养殖效益,2013年江苏沛县五段镇农技推广中心利用科技入户平台进行了"蟹池套养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获得亩产河蟹72.3kg/亩、南美白对虾48.4kg/亩,亩产值6828元/亩、亩利润4396元/亩,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这一养殖技术小结如下:1养殖池塘选择池塘选择在靠近水源、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电力配套、交通便利、便于管理的地方。池塘面积10-20亩为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东港市1992年开始稻田养殖革胡子鲶试验,当年试验稻田亩产革胡子鲶102公斤.1993年扩大试验,平均亩产120公斤,最高亩产20O公斤,平均个体重0.5公斤.最大个体0.85公斤,同时亩产水稻500公斤,获得鱼稻双丰收.东港市的养鱼稻田设计如下:在1亩水稻田中,沿田埂四周挖围沟,沟面宽1米、底宽0.4米、深1米,沟长120余米.同时,用挖起土加宽加高田埂.沟占稻田面积19%,插秧面积占81%.另外,在沟底设置儿管瓦管或毛竹管,每段长度为0.5~1米,既便于革胡子鲶栖息.也有利用捕捉与观察.与此同时,加强对稻田农药、鱼病防治以及投饵,施肥的管理,可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 田螺是我国传统的水产品,它肉质鲜嫩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一种深受消费者欢迎的水产品。为了充分利用稻田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水田综合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2001年我站在溪尾乡莘田村村民黄世就的责任田里进行了稻田养殖田螺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为清除稻田中野杂鱼,提高稻田养蟹效益,2002年我们在范集乡进华水产养殖场18亩稻田进行河蟹套养鳜鱼试验,获得成功,亩产成蟹42.5kg、鳜鱼5.2kg,亩获利1513元,亩增效178元。现将有关试验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