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玲  李增强  胡小根  周岩  张桂涛  胡劲松 《物流技术》2011,(13):132-134,160
研究了由具有产能约束的多个相互竞争制造商以及面临随机需求和商品限制性价格上限的多个相互竞争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网络均衡问题。借助变分不等式理论,刻画了制造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的最优行为,建立了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结合数值算例,分析了产能约束和限制性价格上限对网络均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将造成消费市场中的商品短缺,并导致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总利润减少;当存在产能限制时,将导致无价格限制的商品均衡价格更高以及消费市场中商品短缺量更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由多个相互竞争制造商以及多个相互竞争零售商组成且零售商面临分布不定的需求的供应链网络均衡.借助变分不等式理论,刻画了制造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的最优行为,建立了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并设计网络均衡的求解算法.数值分析了分布不定和限制性价格上限对网络均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随机需求相比较,需求分布不定情形下的零售商利润将减少,制造商利润将增多且生产量更大;当存在限制性价格上限时,消费市场可能出现商品短缺,且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总利润减少.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由多个相互竞争制造商以及多个相互竞争零售商组成且零售商面临分布不定的需求的供应链网络均衡。借助变分不等式理论,刻画了制造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的最优行为,建立了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并设计网络均衡的求解算法。数值分析了分布不定和限制性价格上限对网络均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随机需求相比较,需求分布不定情形下的零售商利润将减少,制造商利润将增多且生产量更大;当存在限制性价格上限时,消费市场可能出现商品短缺,且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总利润减少。  相似文献   

4.
基于品牌差异的供应链间价格竞争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两条提供不同品牌产品的供应链之间的价格竞争.每条链均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其中制造商是价格决策的斯塔克博格领导者,并对供应链的管理方式进行选择以最大化自身的收益.在求出供应链之间价格竞争的均衡状态后,得出了外部零售商能够缓解价格竞争的结论,并讨论了品牌差异对均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考虑由单一制造商和资金约束零售商组成的单级供应链系统,研究了供应链有无延迟支付期限策略条件下零售商的订货数量问题。研究结论表明,无延迟支付期限策略时,零售商的订货数量和供应链的系统利润都与制造商回购价格负相关;有延迟支付期限策略时,零售商的订货数量与制造商回购价格正相关,而供应链系统的利润与制造商回购价格负相关。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结论的适用性,为供应链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中建立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阶段双渠道供应链价格和产量决策模型,模型中零售商服务在计划期内具有发生偏差的风险。通常,由零售商服务偏差引起的相对于原定生产计划的改变可能会产生供应链系统偏差成本,进而导致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变化。文中讨论了在分散决策情形下,当零售商服务存在偏差时,如何调整价格和产量以保证利润的最大化,构建制造商作为领导者,零售商作为跟随者的斯坦伯格博弈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最佳生产量在分散决策情况下存在一定的鲁棒性,只有当零售商服务偏差达到某个临界值时,制造商才需要调整生产量策略,否则只需要调整价格策略即可达到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了具有质量竞争的供应链网络均衡问题。借助Lagrange对偶理论和有限维变分不等式理论,刻画了供应市场、零售市场及供应链网络的均衡条件,并利用投影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合算例,讨论了质量标准、质量成本系数对网络均衡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当质量标准较低时,制造商存在一个高于质量标准的均衡质量水平;当行业质量标准超过该均衡质量水平时,随着行业质量标准的提高,制造商利润会降低,而零售商利润会增加;随着行业质量标准的增加,供应链网络总利润呈现出先增后减规律,因此从供应链网络整体来看,行业质量标准应当适当,不能定得过高。同时,具有质量成本优势的制造商,会提高均衡质量水平,而具有质量成本劣势的制造商,会降低均衡质量水平,目的是增加产品质量差异以增加利润。  相似文献   

8.
把产能作为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制约条件,研究了制造商处在领导地位的闭环供应链决策问题.研究发现当产能充足时,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利润与产能尢关.只是与再制造成本节省、回收难易系数、原材料制造成本等因素有关;当产能不足时,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利润随产能的增加面增加,制造商要增加利润必须扩大产能,最后利用产能的影子价格给出了产能投资的单位成本.  相似文献   

9.
针对引入自有品牌的供应链激励机制设计问题,首先在对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下建立由两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激励机制模型,接着分析引入自有品牌的供应链激励机制均衡结果,最后对自有品牌引入前后的均衡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发现,零售商在制造商品牌上的努力水平始终不超过其在自有品牌上的努力水平;在对称信息下,零售商引入自有品牌肯定会使制造商受到损失,而在非对称信息下制造商可能会从中获利.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模型,其中制造商和零售商均拥有网络销售渠道,零售商为Stackelberg对策博弈的主方。分析、比较了集中式和分散式决策下双渠道供应链的最优均衡解,并从制造商与零售商合作的角度,对传统收益共享契约进行了改进,并论证了这种契约能够实现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所改进的收益共享契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