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异质性"理念建构于传统"股东所有权理论"与"资本信用理论"基础之上,并且这种"异质性"理念主导了公司控制权配置,但这种配置模式忽略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同质性",在强调股东利益保护的同时导致了债权人权利保护的相对缺失。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同质性"现实已经得到了公司理论与公司实践的有力佐证,并不断地催生着公司控制权配置的结构性修正。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两权分离”是现代企业(公司)制度的重要法律特征。但透过对投资人投资成立公司、选派公司经营者的过程及其权利转移的分析,对信托与代理法律关系的甄别,现代企业(公司)制度在投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而是基于信托关系与代理关系的股东权与法人权、法人权与控制权的“三权分离”。  相似文献   

3.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在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之后,为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即通过企业制度创新稳妥地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现代公司制度恰恰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制度安排用以解决政府与企业之间所有权与经营权关系的问题。依照现代公司制度,国家作为出资人退居到股东地位.以股东方式依《公司法》行使股东权利。由此形成了所有者拥有股权,并依照股权比例对企业重要人事、重大决策和收益分配行使决定权,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私人收益理论的起源、发展和当代学者关于其收益理论的新观点。早期企业理论认为分散的股权结构导致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高管人员掌握实际控制权而可以违背股东意志,获取私人收益。现代企业理论通过驳斥"剩余索取权"理论,提出控制权私人收益,即控股股东能够单独享有某些收益,该收益并不在所有股东之间按照出资比例分享,是通过对控制权的行使而占有的全部价值之和。此后,本文介绍了控制权收益理论的合理性受到当代学者理论支持,提出了"超控制权收益"概念。  相似文献   

5.
丁辉 《全国商情》2012,(13):15-16
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后,企业的所有者开始雇佣管理人员对企业进行管理,企业所有者本着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设计出高管的薪酬安排以激励高管努力工作,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本文通过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高管激励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得出了房地产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金、持股比例、控制权收益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利用该结论对房地产上市公司高管进行激励,有利于制定更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高管薪酬机制,同时使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能够更有效地吸引和激励高管人员。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各国均十分关注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然而,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却存在程序上的缺陷,这往往使得股东的权利受到侵害时,难以行使实体上的权利。笔者认为,应当借鉴发达国家均已普遍建立的股东派生诉讼,以使得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得到平衡。  相似文献   

7.
股权结构、控制权的分配与公司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集中的所有权条件下,控制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会有损于公司价值,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匹配则有助于公司价值实现最大化。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表明,第一大股东的股权比例与公司价值呈显著性U性关系;控制股东的股权性质与公司价值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非控制大股东的股权比例与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股东拥有的控制权与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股份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控制.我国新<公司法>通过修改相关制度,以期达到完善股份公司控制权的配置.  相似文献   

9.
随着家族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其委托代理问题备受管理界关注。在建立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将家族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分别归纳为:所有者(经营者)与员工、控制权股东与无控制权股东、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三种委托代理关系,对它们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建立一套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代理人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来解决家族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考察了终极所有权结构、终极产权性质对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度与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存在显著为负的关系,而终极所有权与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却存在显著为正的关系;终极产权国有性质与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存在显著为正的关系,但在终极产权为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中,终极控制权、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度与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之间有更加显著为负的关系,而终极所有权与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之间有更加显著为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胡筱 《大众商务》2011,(11):8-8
公司治理结构起源于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试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用以处理因为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而产生的信托代理关系。随着新《保险法》的实施,本文主要对当前情况下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分析,指出了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现存问题,提出了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2007年~2016年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主要围绕终极所有权结构对公司控制权的影响,控制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产生的代理问题从而分析高管薪酬分配,最后研究我国企业房地产投资行为。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前提下,终极所有权影响了我国企业的控制权,进而影响了企业的股权分配。控制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引起的代理问题,使得经营者重新思考薪酬分配,因此存在终极所有权的企业,高管薪酬敏感性更高。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情况下,高管薪酬管理影响了经营者的行为,决策层会投资房地产业来提升业绩从而提高自己的薪酬,高管薪酬与房地产投资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控制权现金流权分离度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控股股东经济利益。而经济利益是控股股东在做决策时重点考虑的因素,而且避税决策直接关乎控股股东的经济利益。选取我国民营上市公司20032013年的数据检验现金流权分离度与公司避税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控制权现金流权分离度与企业避税行为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黄春铭 《新智慧》2004,(10B):28-28
1.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公司制下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形成的企业经营者与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使得所有者和经营者所获得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继而产生各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制衡和监督的需要。委托人为了防止代理人损害自身的利益,需要通过严密的契约关系和有效的监督制度限  相似文献   

15.
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之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太平  刘敏 《新智慧》2004,(1A):42-43
财务治理的起源:公司治理源于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由此产生的代理关系问题。在公司治理中,治理的主体通常是股东、董事会和以CEO为代表的管理层。按照公司治理主体在公司治理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公司治理结构经历了由管理层中心主义到股东会中心主义再到董事会中心主义三个发展阶段。以管理层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获得了效率,却丢掉了公平。  相似文献   

16.
与伯利和米恩斯所强调的上市公司面临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不同,现代企业的股权相当集中,普遍存在着掌握公司控制权的大股东,由此产生了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掠夺行为。这一问题在国有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且相当严重。由于它不同于传统的委托-代理问题,既有的公司治理机制无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17.
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是保障股东的权益,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实现上市公司内部权力制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环节。而独立董事的制衡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独立性这一前提条件,本文从独立董事的产生机理,激励约束机制以及公司治理文化的角度对我国的外部董事独立性进行评价,同时给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瑛 《企业家天地》2012,(12):51-52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重大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也越演越烈,同时,现代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都需要加强公司治理中的内部控制,完善公司内部控制,提高企业资源的经营效率和效益,防范企业运营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股东出资后享有股权, 股权是股东在公司法人内部享有的权利与义务的总称。具有三层涵义: 一是股东通过出资所形成, 二是内容具有综合性, 三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公司对股东出资财产行使所有权, 而不是行使经营权。《公司法》第4 条的规定没有充分体现同股同权的原则精神, 应予修改。  相似文献   

20.
股东出资后享有股权,股权是股东在公司法人内部享有的权利与义务的总称,具有三层涵义,一是股东通过出资所形成 ,二是内容具有综合性,三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公司对股东出资财产行使所有权,而不是行使经营权。《公司法》第4条的规定没有充分体现同股同权的原则精神,应予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