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民营视界》2006,(5):55-56
企业做到一定规模,老板自然风光,然而随之而来却是企业发展方向的抉择,这种思考的痛苦是企业员工所不能理解的。企业到底要不要发展壮大?如果企业需要进一步发展,是自己来做还是请职业经理人,又面临着处理老板与职业经理人间的种种矛盾;矛盾发生时,职业经理人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了,但是老板却还得捡起烂摊子,像黄宏生和陆强华事件给老板留下来的将是很大的阴影。  相似文献   

2.
读了贵刊第8期《忠诚先过老板关?》,我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深感有话要说。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如何实现对企业的忠诚,要比理解经理人忠诚的涵义、具备的忠诚态度更具现实意义,因为这会直接关系到经理人在该企业的职业成功。  相似文献   

3.
高明华 《首都经济》2004,(12):44-46
民营企业实质上是私营企业,而私营企业的90%是家族企业。基于我国深厚的家族文化底蕴和制度完善的阶段性,民营企业在经理人选择上势必会出现短期和长期的差异,不顾及这种差异,一味追求所谓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市场职业经理人选择,可能导致民营企业步入困境。  相似文献   

4.
观点     
《民营视界》2007,(5):2-3
不当老板只想影响更多企业 我们中国需要什么?我们需要职业经理人制度。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靠管理,职业经理人带来的是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同时,希望企业不是一个人在管理,而是让每一个阶层都在参与管理,这就是职业经理人。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去创业,但是今天我不想。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中国职业经理人的现状,开辟出一条道路来。  相似文献   

5.
《浙江工商》2001,(11):17-17
大家都在呼呈:中国缺少企业家,缺少有才能的人,但我不这样看,我所担心的是中国不会缺少企业家,不缺少想当老板的人,而缺少愿意为老板服务、诚心为老板服务的有道德的职业经理人。中国的企业能不能长大?中国的民营企业能不能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职业经理人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6.
企业的发展具有周期性.在不同的阶段,企业的所有权结构、组织和分工不同、企业的经营策略不同,因此,企业的管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处于同样环境中的企业.因为具体的发展阶段不同,也应该选择适合这一阶段的管理模式。在前几年的体制改革中.理论界和企业界普遍走入这样的误区,认为现代企业制度就是两权分离.于是国有企业采用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分设.私营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参与经营。进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大量的私营企业中出现职业经理人与所有者之间利益争夺问题。因此,不应当采用单一的模式来解决所有企业的管理问题,而应当引入权变的观点.即企业处于持续成长的不同阶段中.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信息》2007,(1):74-74
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和老板历来就是对冤家,经理人常被老板当作“花瓶”看,久而久之,二者分道扬镳。俗语“和气生财”,老板和雇员本是“舟水”关系,所以,老板和职业经理人需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据了解,目前国内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需求有增无减,无论是外企、大中型国企、民企。还是有一定规模的私营企业,都表现出对高级职业经理人的极大需求。来自某猎头公司的统计数据表明。近5年来,该公司平均每年有200至300个高管职位的市场需求。并呈现逐年增长势头。在企业所需要的职业经理人中,各部门总监类职位占60%,CEO职位占20%以上。 然而,目前国内的优秀职业经理人却是凤毛麟角。中国的职业化进程需要如何发展?为此。记者专访了职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温亚震。[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秦璐 《改革与战略》2010,26(8):45-48,78
在西方发达国家,职业经理人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一支重要的专职化的管理队伍,而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私营经济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私营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在职业经理人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认为,应进一步规范我国私营企业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加强法规建设,政府要为建立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创造良好环境;完善相关机制,企业要为建立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搭建良好平台;健全培训机构,社会要为建立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提供有效服务;培植诚信理念,个人要为建立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树立信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个“职业”的经理人应是寂寞和孤独的。因为,他守望的是年复一年需要耕作的麦田,而不是一块割了又长的韭菜地。从定位于做职业经理人开始,就注定不能和老板在同一个石桌上煮酒论英雄,更不可放肆地华山论剑。  相似文献   

11.
在不规范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中国职业经理人必然会有些坎坷和曲折,但要以自己的方式修成正果。大概在四五年前,有一批企业家考察温州民企,考察成员中有一位上海企业的总经理说:“如果能够把职业经理人和老板之间的故事写出来,一定会很吸引眼球。  相似文献   

12.
黄波 《特区经济》2004,(9):96-9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员工流动率在近年来有了明显的上升,企业员工流动已成为企业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围绕着职业经理人的流动而产生的职业经理与老板或股东之间的矛盾或冲突也屡见不鲜。如2000年的“创维电视‘兵变’”,还有2004年6月“华为公司起诉前员工侵犯商业秘密案”事件:前华为公司的3位员工先后以各种名义辞职,然后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成为华为的  相似文献   

13.
自从百度裁员风波刮起,社会上对于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讨论日盛。对于公司的老板、投资者、以及每一名职业经理人、每一名员工,企业文化的内在韵味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正在酝酿一场变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化。职业经理人是以企业经营管理为职业的社会阶层,运用全面的经营管理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独立对一个经济组织(或一个部门)开展经营或进行管理。职业经理人就是企业的“保姆”。职业经理人应该非常重视能力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的修行;职业经理人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才能,较强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冒险精神;职业经理人应具备自信果断和强烈的事业心;职业经理人应具备洞察能力、决策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知人善任的用人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话题导入:目前中国企业选聘职业经理人由于缺乏具体的评判标准,缺乏独立、有公信力的中介机构,企业领导人与职业经理人双方相处更多的还是凭感觉。感觉的随意造成了事实上的繁琐,这些年,关于企业领导人与职业经理人分分合合的故事坊间流传甚广。恋爱中的人有一句话是:相爱容易相守难。那么,对于企业领导者和职业经理人来说,也是“相望容易相处难”吗?对此,您有什么具体的感触和见解?加入互动平台,视界因你精彩。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企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的合作往往难逃“甜蜜的相识,相处中的争执和猜测,到最后不欢而散”的宿命。但是,江苏远东集团老板蒋锡培和他的职业经理人卞华舵的故事改写了这一怪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职业经理人这个词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还有点陌生,但在发达国家,却早已司空见惯,著名的快餐连锁店麦当劳遍布全球的7万多家分店,就是由几十万个职业经理人在经济管理,通谷地说,所谓职业经理人,就是专门人事企业经营管理,以经理为职业的人。  相似文献   

18.
《民营视界》2005,(6):46-46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虽然企业中的老板和职业经理人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分裂,但是还有为数不少的关系处理得颇为艺术。分析各种原因和做法,可以看到其中类似的规律,找到其中的相处之道。  相似文献   

19.
对于正在开放的中国而言,职业经理人将变得越来越平常了,因为世界一流的企业都在选择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同样,中国成功的企业也会需要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这样就给我们留下了另一个话题:中国必须有一个职业经理人制度。  相似文献   

20.
徐林 《浙江经济》2005,(9):58-60
职业经理人的供给行为既受制于企业外部的宏观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也受制于企业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建设、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逐步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激励手段等都影响着职业经理人资源的供给,进而影响着现代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