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4 毫秒
1.
宋圭武 《发展》2013,(12):5-5
首先,要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要让核心价值观人脑人心。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文化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价值观,第二层次是制度,第三层次是文化产品。其中价值观是最核心的层次,而核心价值观是核心的核心,是灵魂。如何让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最重要的是首先需要打破旧的核心价值观体系。若旧的价值观体系不打破,新的价值观体系就很难建立起来。要对一些落后地方人们在衣食、丧葬、婚嫁等方面表现出的落后习俗加大改造力度,必要时可采取法律强制措施。要对看风水、巫术、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国家软实力中的"核心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是目前学术界热议的焦点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应遵循三条基本路径:第一要站在全人类价值观的制高点上;第二要体现中华民族的独特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和先进性;第三要兼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价值信仰和日常生活的引导和感召。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作为一整个完备的体系,应分成三大块:核心部分(价值观、企业精神)和外围部分(客户文化、营销文化、制度文化、形象文化、品牌文化等等),当然还有第三部分即(同社区政府、中介组织等等的)社会互动关系文化。而在这三大部分之上的是企业视野和共同远景。企业精神与价值观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其核心部分价值观是内在的,企业精神是外在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立足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两方面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土壤与基础;从要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要深入阐发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要体现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有机统一等三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升华.  相似文献   

5.
如今,随着全球化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多元文化已成为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这一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提出了“三个倡导”,为如何践行主流价值观明确了方向.高校理应结合“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指导其有效践行.本文以激发学生正能量为途径,研究正能量对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促进高校学生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弘扬校园风尚,引领高校校园精神文化;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加强机制保障,构建高校校园制度文化;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促进知行合一,培育高校校园行为文化;四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深化环境育人,打造高校校园物质文化;五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优化信息平台,提升高校校园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7.
刘楠楠 《黑河学刊》2013,(12):85-85,8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要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生活动三个方面全面把握并最终真正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李虎  钱琳 《中国经贸》2010,(2):79-80
本文明确了企业质量文化的内涵和与企业文化、质量文化的区别,阐述了企业质量文化与企业价值观、最高管理者价值观、员工价值观的关系。强调了价值观对企业质量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化软实力是体现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三方面的助力。本文分析了文化软实力与中国梦的辩证关系,并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等三方面,探究了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国梦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十九大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二是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和方法。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可以适当转换研究视角,转变研究心态,更新研究方法,并重视传统文化的转化研究,进一步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传统孝文化的合理内核,它有关国家、 社会、 公民个人的三个层面与传统孝文化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孝从事亲的家庭伦理出发,将对亲长的爱延伸至整个社会和国家.弘扬传统孝文化有利于家庭和睦、 社会和谐、 国家稳定,有利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挖掘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国家、社会、个人等三个的维度之间存在的契合点,意在园地制宜,将二者相结合的内容进行丰富和充实.通过在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建立校内外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教育基地等途径,并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等多种形式,丰富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利于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使其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文化环境对会计价值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青  崔传鹤 《发展》2008,(9):42-42
一、会计价值观及其与文化环境的关系 会计价值观反映文化价值观,会计制度与实务反映会计价值观,文化环境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文化差异导致会计偏好方面的不同价值取向。各种文化因素组成的文化环境,在不同的社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会直接或问接地影响着各国会计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林志香 《改革与开放》2017,(21):124-125
家规家训是"家"对成员的公约。家规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存、中华民族价值取向形成的基因、中国社会道德教育传承的口令,与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美好社会表述和道德修养的凝练有着辩证的内在关系,继承和弘扬优秀家规家训,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支持、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5.
价值观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价值选择趋向.价值观形成于社会实践,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社会文化有物质、制度和精神三种形态,价值观是精神形态的文化,处在社会文化中核心与统帅的地位.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造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自汉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始,历代封建统治者以孔孟儒家学说为理论指导,一方面健全以等级宗法制度为核心的组织制度,另一方面用伦理中心的价值原则、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教化子民".上行下效,社会精英知识分子齐集孔孟旗下,进一步倡导、发展儒家理论.这样,中国社会发展到了近代,儒家文化、儒家伦理、儒家价值观早已浸透了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与神经,成为所谓中国人的"民族之魂".  相似文献   

16.
三年后的今天,700多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农村文化综合体遍布宁波乡间,乡村公共文化和公共生活空间得以重新构建和合理优化,使之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阵地,成为凝聚人心、传承文化、寄托乡愁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7.
提升文化软实力需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思想基础,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保障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付洪涛 《黑河学刊》2014,(11):110-1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指引。高校是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主体,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明确"三个倡导",探索可行路径,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国梦融入高校育人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塑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文化是建立在群体意识之上的一种价值观,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物质层、制度层和理念层.其中物质层面由企业厂房、设施和员工构成;制度层面则是指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等;理念层主要指企业的基本经营目标、价值观、经营哲学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落细、落小和落实,是一个长期的内化过程。高校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不仅要在学生思想意识上加深认同感,更要在行动中强化知行合一。文章结合高校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从"思政教学"、"文化软实力"和"志愿精神"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