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赵先卫 《数据》2009,(5):38-39
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外不少大型企业都被迫减薪裁员,以求缩减开支,勉强过冬;更为严重的是受到影响的国内大部分IT、互联网上市企业的股价也是一路走低。然而,国内的网游行业却似乎并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不仅没有大规模裁员的考虑,反而加大了招聘的规模与力度。一枝独秀的游戏产业,真的能够屹立不倒在经济危机的大风暴下,安然地度过危机吗?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导致全球性经济衰退。来势汹汹的经济危机使就业形势变得严峻起来。企业大幅裁员、普遍降薪、缩减福利等举措已经引起诸多职场问题。经济危机到底对财会行业影响如何呢?本刊联袂中国会计视野,进行此次“金融危机下财会人生存状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3.
《财会通讯》2005,(12):I0003-I0004
获得过首届“中国IT十大管理女性”和“上海科技创业领军人物”荣誉的合强软件机构总裁何洁冰,经历过从安稳的职业中跳槽、到竞争激烈的公司里当职业经理人、取得经验后自己开公司创业的不同历程。在市场开拓时,在危机出现时,这位温柔的女性IT管理者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4.
用文化温心     
全球经济走熊,中国也很难独善其身.为了能够过冬,企业裁员减薪似乎不可避免. 然而,裁员减薪看起来尽管是短期内最直接且效果最明显的选择,但似乎并不是企业过冬的唯一选择.更为前瞻与长远的选择似乎是如何让员工与企业"抱团"过冬.  相似文献   

5.
自2008年9月世界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危机已经从虚体经济蔓延至实体经济。从股市萎靡不振到企业停产、裁员,甚至破产等现象.无一不向身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管理者们宣告“冬天”到了。因此,面对这次危机,如何准备“过冬”成了企业管理者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物流科技》2010,(4):I0005-I0005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中国本土企业来说,意味着寒冬的提前来临,对经济环境变化尤其敏感的IT领域更是如此。众多IT品牌纷纷出台了各种应对措施,或者宣布裁员、或者压缩开支、或者宣布以低价清理库存、补差价维护渠道,以求度过这场危机。  相似文献   

7.
在新华社列出的2006十大品牌危机中,“百度闪电裁人”事件位列第六。这个在美国成功上市的IT公司,作为新生代企业的代表,于如日中天之际,仅仅因为“裁员”即人事管理这么点小事,就使其品牌美誉度大打折扣,由此可见“管理”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IT变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能源价格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为绿色IT一掷千金。对于中国来说,绿色IT将对企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离中国企业有多远?  相似文献   

9.
2008年11月28日,由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管理软件分会和ERP世界网联合主办的第五届百家领军企业信息化战略交流会(百交会)在北京召开。本届百交会以“点燃冬天里的一把火”为主题,围绕企业过冬中S个最关注的问题展开,包括重新审视“中小企业信息化”、金融风暴将成全“绿色IT”、客户经营和中国IT企业的新机会、  相似文献   

10.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已席卷全球,其冲击波遍及世界,我国经济已经并将进一步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过冬”已成为企业界最为关切的话题。在此形势下,中国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如何渡过难关与抵御寒冬,继续生存、发展.本文从自强不息、练好内功、商机无限作些分析.以此为企业“过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IT战略规划--实现IT目标与企业目标的战略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锦程 《价值工程》2006,25(3):73-75
伴随信息化的发展而出现的“IT黑洞”,使得IT治理成为当下企业的热门话题之一,而IT治理的核心环节是公司的IT目标是否与战略目标相一致。通过分析IT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互动关系,进而提出实现二者战略集成的利器—IT战略规划,指出其对于有效地解决“IT黑洞”问题,以及推动我国企业信息化优势提升的探索与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就如何进行企业IT战略规划进行了论述,最后对IT战略规划作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永远有比裁员更好的办法 刘戈: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HR该如何进行人才重组?是不是该考虑裁员?裁员将对企业造成的最大危害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已席卷全球.其冲击波遍及世界.我国经济已经并将进一步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过冬”已成为企业界最为关切的话题。在此形势下.中国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如何渡过难关与抵御寒冬.继续生存.发展。本文从自强不息、练好内功.商机无限等方面作些分析.以此作为对企业“过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寒冬正当时,严冬仍未到,春天甚遥远。故,我们对于“过冬、生存、开源节流”等事情事事关心,而“裁员、降薪、业绩下滑”等等非常时期的非常关键词也声声入耳。不少失去外单的企业家对春天的很快到来不抱有太大的幻想,开始思考如何去挖掘国内的“金矿”,但是,面对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市场,很多企业家感觉到力不从心,遂联系上我寻求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5.
谈到管理信息化,人们就会想到,信息化的投入与产出到底如何?人们就会想到“IT黑洞”,于是人们对信息化就裹足不前,拿不定主意。然而管理信息化毕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企业融入国际化的基本要求。因此,在企业管理信息化中如何来避免“IT黑洞”就成为了管理信息化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牛文文 《中国企业家》2008,321(15):13-13
马云7月23日晚给内部员工的公开信,在夏天里引起一场关于“过冬”的讨论。中小企业的冬天是否来了?互联网/IT的冬天是否来了?甚至,中国经济的冬天是否来了?这些问题,其实没有多少可讨论的,对于企业界而言,冬天是确定无疑的到了,而且,早在去年年底,企业界的领袖们已经开始了过冬准备。  相似文献   

17.
这个时下最能引领IT潮流的新概念是否已经在中国市场“入乡随俗”?  相似文献   

18.
从“希望产业”变成“问题产业”,IT行业是积极应对,还是消极对抗?  相似文献   

19.
范云峰  周修亭 《公司》2001,(8):21-23
面对危机,企业的领导者有人关心的是物质利益的损失;有人关心的是人员的伤亡;有人关心的是个人的前程;也有的人浑水摸鱼,大发“灾难”财……关心的内容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态度截然不同,导致的结果也必然大相径庭。有的企业因一场危机而一蹶不振;也有的企业因处理不当而陷入了更大的危机;还有一些企业通过危机的恰当处理,发现了人才,凝聚了人心,树立了新形象,获得了新发展。 那么,企业如何防范危机,妥善处理危机,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如何巧妙地利用危机,让危机给企业带来生机呢? 一、树立“问人不问马”的人本主义管理…  相似文献   

20.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国内很多企业而言,它们必须要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如何才能在经济不甚景气的状况下,安全过冬?和大中型企业相比,国内众多的中小企业将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这个“冬天”的寒冷和严酷——2008年全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