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前,企业的改革和经济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的调整已进入攻坚阶级,买方市场在毫不留情地威胁着企业的形势下,为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大多数企业采取了“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做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待岗、转岗和下岗的人员日渐增多,职工普遍有...  相似文献   

2.
近一段时间,常听到“工人助理”一说。乍一听,还以为是一种新的职称,到企业采访,才知是对下岗就业职工的戏称。再就业职工何以被叫作“工人助理’肝是因为一些企业对他们的不平等待遇。据一些下岗再就业职工反映,有的企业总是以歧视的眼光看待他们。有着同等的学历,同样的技术,再就业职工平的是别人不愿干的脏、苦、累、险活;付出了同等的劳动,做出了同等的贡献,工资、奖金要比其他职工少一半。劳保、福利也要次人一等,尤其是评先。选模、进修、提干更不见份。甚至有少数企业竟然规定再就业职工五年内不作为党员发展对象培养,把…  相似文献   

3.
在实施再就业工程中,既要对下岗职工怀有深厚的感情,又要促进下岗职工就业观念的转变,这是再就业工程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在仪电控股(集团)公司党委的领导下,我们紧密结合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努力把“情”和“理”有机结合,促进再就业工作。一、对下岗待工职工一定要满腔热情再就业工程的“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下岗待工职工对企业的感情。他们热爱企业,热爱岗位,又服从领导,接受了下岗的安排。广大职工尤其是党、团员、生产骨干、积极分子,过去曾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过贡献,现在他们又顾全大局,牺牲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4.
职工转岗分流是企业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做好转岗职工的思想工作,对促进转岗分流工作的顺利进行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职工在转岗期间的思想表现大致有以下五种:一是“怕”。在转岗分流工作伊始,职工思想有顾虑,担心单位整体分离或转岗转到自己头上...  相似文献   

5.
时下观察发现,企业上下、街头巷尾,“下岗”一词的使用频率大大高于“转岗”的使用频率。人们议论和关注的重点,往往是何时下岗、怎么下岗、什么人下岗、多大比例下岗。大家的注意力不约而同地集中在一个“下”字上。似乎只要下得合理,下得公平,下得顺利,无论是普通...  相似文献   

6.
吕凤 《中国电业》2003,(10):34-35
8月22日,是富拉尔基发电总厂牵动人心的一天。经过几番严格考试及综合测评,这一天正式张榜公布竞聘人员考试成绩,并公布上岗、转岗人员名单。8月25日,这一轮改革的初造完成。短短34天,富电总厂的职工经历了一次是电厂有史以来最大的改革冲击。这一轮改革涉及主业各个单位、部门,多达353人转岗(其中生产战线转岗288人,管理岗位转岗65人)。曾经以为将有风雨倾覆的电厂职工在长舒了一口气之后突然发现,这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竟是如此“温柔”-没有一个职工下岗,没有一个职工待岗。  相似文献   

7.
一要知情明“事理”。当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国有企业职工原有的优越感、保险感不复存在,“铁饭碗”成了“泥饭碗”,这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改革内部运行机制、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企业只有采取优化组合、竞争上岗,才能谋求生存和发展。下岗的职工要理解企业的难处,谅解企业的做法。要知道,下岗一是为了把过分集中的生产力进行分流,让一些有能力、有技术的能人进行再就业,使其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相似文献   

8.
山西长治液压件厂17年来在保证经济效益逐年递增的同时,创造了另一个奇迹,即维护职工利益,坚持不搞下岗的策略,为职工提供稳定的就业环境。虽然不搞下岗,但并不意味着企业不搞竞争。与众不同的是,该厂搞的是有限竞争。 一、积极开拓市场,为企业的全面发展创造先决条件。 健全激励机制,靠政策引导,制订奖励条例,用实绩考核、评价人才。该厂先后两次重奖100多位对企业有突出贡献的职工,使他们再接再励,为企业拿回越来越多的订单,从而为职工赢得了工作机会,使每个职工都有满负荷的工作,有相对满意的收入。 二、注重职工培…  相似文献   

9.
随着企业改革的继续深化和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一定时期内下岗、转岗职工的数量可能还会增多,就业压力必然会更大,这就意味着还有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广大政工干部对这种形势要有足够的估计,要有与其他部门一起共建“再就业工程”的思想准备和信心。政工部门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派优秀的政工干部深入基层,掌握实情,把握动态,研究对策。一方面下岗职工自己要主动寻求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或者联合其他下岗职工创办经济实体或社会服务机构,要敢于闯,敢于试,敢于向“下岗”挑战。另一方面,企业政工部门要乐于为下岗职工当“红…  相似文献   

10.
在现实生活中,“国企职工下岗,农民进城上岗”的消息时有报道。究其主要原因,是不适应市场经济的练旧观念,成为一些职工再就业的严重障碍。例如,前些年下岗的许多职工,至今还一心盯着国有企事业单位,宁肯失业也不愿到个体、私营等非国有企业工作;有的职工已下岗几年了,至今还在犹豫、观望,对一些新兴产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就业机会避而远之;  相似文献   

11.
改革国有企业的核心难题之一,就是如何解决大量富余人员问题。按照市场经济标准衡量,全国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大约在3000万左右,因此,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已是一种大事所趋。但是,国有企业在分流富余人员上不能把眼光只放在做“减法”上,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减的同时,有效地做好“加法”。企业在下岗分流和再就业方面,应当勇挑重担,多动脑筋,联手行动,妥善处理,多做贡献。这不仅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职工,而且也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从各地实践经验来看,以下的分流思路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即以“精简、…  相似文献   

12.
一要知情明“事理”。当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国有企业职工原有的优越感、保险感不复存在,“铁饭碗”成了“泥饭碗”,这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改革内部运行饥制、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企业只有采取优化组合、竞争上岗,才能谋求生存和发展。下岗的职工要理解企业的难处,谅解企业的做法。要知道,下岗一是为了把过分集中的生产力进行分流,让一些有能力、有技术的能人进行再就业,使其充分施展自己  相似文献   

13.
最近看到报道山东莱芜钢铁总厂的消息,他们“看经营实绩,听群众意见”,将24名处级干部免职或劝退,让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登上领导岗位,一下子把企业转换机制之“水”给搅活了!企业改制,减人增效,乃大势所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下岗,对于广大职工来说,早已不是个陌生的名词了,下岗后怎么办?这才是更现实的问题。今年年初,参加中央“两会”的代表们在议及职工“下岗”问题时,主张不必过分强调“下岗”,而应突出“创业”这个主题。真是催人奋进的高见!“下岗”无情人有意,只要干部职工坚定信念,斗志不松,奉献为上,再创新业,就不怕有…  相似文献   

14.
产权制度改革,产品结构调整,免不了要做到人员分流,部分职工下岗。对此,多数企业都能以认真的态度,负责的精神,谨慎的做法,做到合理地分流,有计划地下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企业在职工下岗的分流中,操作不规范,既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又伤害了职工的感情,应当引起重视。一足下岗下指标。某些主管部门和机关仍以计划经济时期的“婆婆”自居,干涉企业的改制。采取行政命令的手法,既不了解企业的情况,也不征求企业的意见,直接下达企业职工下岗指标。这家企业下100,那家企业走SOo红头文件,“圣命”难违,…  相似文献   

15.
转换观念天地宽———齐鲁公司氯碱厂部分职工转岗情况调查由守成今年以来,齐鲁石化公司氯碱厂认真转变思想观念,大力落实减人增效措施,将临时工辞退,让人员相对富余岗位的部分职工和因产品结构变动而调整出来的职工去顶替。这部分转岗职工的情况怎样?厂工会组织起调...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科技通讯事业迅猛发展,武钢电讯厂是最早面临减员转岗压力的单位之一。传统的话务员岗位几乎撤销,编制大大缩小,富余人员逐年增多。怎样加强职工培训,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展再就业工程,做好下岗分流人员转岗安置工作,是对我们每一个基层党组织的严峻考验。如何才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做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央提出要花大力气实施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这为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加快发展创造了契机。我公司在前几年大刀阔斧实施内部综合配套改革,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后,又加快横向拓展步伐,创办多个第三产业实体,保证企业职工稳妥转岗,促进了企业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老牌国有企业中改革发展与下岗分流这一热点问题,并由此调动了职工积极性,挖掘了内部潜  相似文献   

18.
一、积极实施“再就业工程”在近几年的改革发展过程中,二六四厂没有为了“减人增效”而简单地把下岗待工人员推向社会,而是千方百计地加快企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岗位,促进就业,积极实施“再就业工程”。 (一)兴办“三产”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三产”,是当前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我厂地处市区,发展“三产”是有条件的,根据有关政策,我厂为安置下岗待工人员兴办“三产”,开办时安置下岗待工人员超过50%,经市  相似文献   

19.
他下岗了,带着几分惆怅、几分愤愚;她离厂了,带着几把鼻涕、几把泪水……能否让他们带着"笑脸"离岗而去呢?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其次,还必须妥善安置下岗人员。这是因为,下岗人员既面临再就业的考验,又可能遭到亲友的埋怨和社会的白眼,其心理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尤其应当看到,许多职工下岗并非主观因素所致,纯属深化企业改革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结果。他们过去为企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如今在企业出现困难的时候,又能顾  相似文献   

20.
下岗职工通常是指离开原工作岗位,但仍在原企业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下岗职工是否会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关键是看下岗后大多数能否重新找到工作或得到妥善安置。目前各地通过退养、转岗、自谋职业等方式对下岗职工进行分流和促进就业,约有70%的下岗职工得到安置或重新就业,但仍有30%左右没有工作。因此,下岗职工再就业依然形势严峻。一、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养老保险制度衔接不上。职工下岗后,在原企业的工龄怎样计算,这段时间积累的退休养老待遇将来如何兑现,谁来养老,这是中年职工特别关心的问题,也是影响下岗职工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