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救助、缓解危机和刺激经济复苏,世界上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量化宽松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致三年后的今天,全球面临了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尤其是部分新兴经济体,为了顶住热钱流入的压力,各国中央银行相继不断加息,如俄罗斯、越南、印度央行数次上调基准利率,并多次提高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相似文献   

2.
经历2008年次贷危机,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面临着较高的失业率和信贷紧缩,经济复苏步伐缓慢,为此启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推动热钱更多地流入新兴市场。热钱的大量涌入不但向中国境内输入巨量流动性,使得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外汇净流入压力加大、外汇储备持续攀升、加剧了流动性过剩,还严重影响到金融经济的安全。从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对策等方面分析热钱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热钱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热钱流入的原因、热钱对经济的影响,从当下我国经济基本面分析爆发危机的趋势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朱隽 《经济研究导刊》2012,(35):115-117
自2005年我国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持续单边升值。2008年又发生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美元利率持续下降。而在这一时期我国保持了经济的基本稳定,大量的热钱流入我国,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出现快速增长,增大了外汇储备管理的难度。同时,热钱流入对我国的资本市场也产生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如果我国不能采取有效的监管方式来控制热钱的流动,我国的经济将有可能出现危机。  相似文献   

5.
积极的货币政策帮助中国经济在危机中和后危机时代保持稳定而较快的增长。然而与之相随的是物价上涨、通胀压力显现和外部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防通胀,保增长的压力较小。而且,由于中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对资本项目下货币流动的严格管理制度,利率上升本身不会对人民币升值带来显著影响,也不会导致热钱的大量流入。  相似文献   

6.
自2005年中国实行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大规模热钱流入中国。本文针对目前中国出现的这一重要现实问题,对热钱流入中国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对2003年-2012年间热钱流入中国的规模进行了估算,通过模型检验了影响热钱流入的主要因素,最后文章分析了热钱大量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浅论热钱流入对我国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热钱的概念以及热钱流入的主要渠道,并分析了热钱流入对我国造成的负面影响,由此提出了控制热钱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热钱的特点、流入中国的原因、现状以及热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合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的合规性监管;拓宽外汇资金流出渠道;改革强制结售汇制度;逐步放宽居民个人对境外投资的限制等。希望我国能在最大程度上平抑热钱对经济造成的波动,减轻热钱流入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吴洁仑 《经济前沿》2008,(11):57-60
本文从热钱流入的渠道开始,说明了热钱正通过不同途径大量流入我国,有可能影响到我国的金融安全。并从理论上和实证上对热钱流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要解决热钱流入问题就要加强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建设,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以及政府对货币政策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运用ADF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2005年7月至2013年9月我国热钱流入规模与PPI同比增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表明,国际热钱的流入是导致PPI上升的Granger原因,而PPI上升不是国际热钱流入的Granger原因.关于如何减少国际热钱流入对我国基础工业产品的价格影响,本文主要从防控热钱流入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热钱规模及其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大量热钱的流入,引起了我国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在国内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用直接法估算流入我国的热钱规模并分析它们的流入对降低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引起国内资产价格泡沫、影响我国汇率政策等方面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并针对热钱流入渠道,提出了加强资本项目管理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热钱"对我国资产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通常研究思路,要研究热钱对资产价格的影响,首先要计算热钱数量。但是要较为准确地计算出热钱数量绝非易事。抓住我国外汇管理制度特点和热钱的逐利性这两点能巧妙地绕过计算热钱数量这一难题。通过对2002年1月至2009年9月的月度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流入我国境内的热钱主要是流入了房市而不是股市,并推动了房价的上涨;房价的上涨会进一步吸引热钱流入。  相似文献   

13.
黎友焕  陈小平 《经济》2013,(7):99-101
热钱在我国异常流动大致经历了三个过程:2001年前热钱微量阶段;2002年至2007年间热钱净流入阶段;2008年以来热钱流动波动阶段。从热钱的流入、投机到撤离,热钱尽管有利于我国资本的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也暗藏种种潜在风险。对外汇市场的影响按照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无论热钱是流入我国境内,还是从我国境内逃离,  相似文献   

14.
王擎  张恒 《财经科学》2010,(10):41-47
本文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和二元GARCH模型等实证方法分析了国际热钱流入与我国股市价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际热钱与我国股市价格有一定的相关性;我国股价短期会影响国际热钱的流入,而热钱的流入会在较长时期内影响我国股价;国际热钱和我国股价不但有波动的ARCH效应和GARCH效应,而且还具有明显的波动溢出效应,所以,防范热钱流入对股市的冲击仍是当前政策上需要加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境外“热钱”、人民币汇率与物价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准确测算境内热钱的基础上,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分析方法,对当前备受关注的热钱、人民币汇率与物价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升值会吸引境外热钱流入国内,同时热钱流入又增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热钱的流入和人民币升值是物价上涨的原因,说明本轮通货膨胀兼具国际输入型和成本推动型特征。方差分解结果显示热钱流入和人民币升值引起的物价水平上涨各占物价总上涨水平的20%左右,因此并不构成本轮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境外热钱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股市和房价上涨。从各个方面阐述中国面临的热钱形势,分析了热钱流入中国的原因、渠道,研究热钱流动对中国的影响等,提出一系列监管热钱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进一步解决要摆脱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动带来的包括人民币升值压力在内的一系列困扰,必须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01—2021年各经济体间的双边股票类投资头寸数据,探究数字技术作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其发展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研究发现,繁荣的全球金融周期会推动双边股票资本流动增加。从资本流入经济体的视角出发,数字技术发展增强了其跨境股票资本流入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性,这一影响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开始凸显,危机后得以进一步强化;数字技术的发展会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影响跨境股票资本流入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性;新兴经济体、高资本账户开放度经济体、金融市场发展更为繁荣的经济体需要格外关注数字技术发展在推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带来的全球风险传染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亚丽  张慧芳  张彦 《经济师》2007,(9):287-287,289
文章通过分析境外热钱的流入对可贷资金市场、外汇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的作用来分析境外热钱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并分析了境外热钱对房地产及中国经济的危害。进一步指出限制境外热钱的流入在外汇市场上可减少对人民币的需求,降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可贷资金市场上减少货币供给量;在房地产市场上可抑制过量资金流入形成对房地产的需求,防止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19.
梁建华 《经济师》2011,(6):41-42
文章对当前形势下"热钱"流入我国境内的原因、风险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热钱"入境带来的危害,指出要构建更为有效的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外汇管理以及相关政策,有效防范和遏制"热钱"流入,切实维护好涉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外汇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20.
外汇储备收益率、币种结构和热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估计了2000—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的收益率、币种结构和2003年后1流入中国的热钱数量。研究发现,2003年前外汇储备年平均收益率分别为4.8%,欧元资产比例大约为7.2%;2003年后欧元资产比例上升至26.7%,收益率在2.3%—2.5%之间。但是欧元比例上升主要原因是欧元升值,而不是由于中国政府大规模增持欧元资产。利用估计得到的收益率和币种结构,我们估算了热钱的数量,发现2006年上半年并没有热钱流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