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历史嬗变:对私改造与对公改革──对“A-B-AB”的哲学思考严闻广开头的话:事物没有绝对的坏,也没有绝对的好。无论是对公有制经济,还是对私有经济也都应该这样看。因此在作经济制度选择上应该亦公亦私,公私结合。当然,公与私不一定是平分秋色,而可以有主有次...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的陷阱》的独特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晖 《上海改革》1998,(5):19-20
《现代化的陷阱》(何清涟著)独特意义,在我看来,大致有四点。其一,它提出了我们改革过程中确实需要关注的一个重大的真问题。改革十多年来,我们争论了很多问题,现在看来并不是真问题,而伪问题的去除和真问题的出现,才是思想解放的一个主要标志。我们现在讲思想解放有几个里程碑。第一个里程碑是破除争论姓“资”姓“社”;第二个里程碑是十五大报告带来的一个突破,就是摆脱了姓“公”姓“私”的争论。不争论姓“资”姓“杜”,姓“公”姓“私”,确实是摆脱了两个很大的伪问题。为什么?因为市场中的所谓私有权,也就是一种公民的自由产权,意味着若干公民,甚至很多公民可以自由地而不是被迫地把自己的财产组合起来.组成经济联合体。世界上没有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立法禁止公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根本不是什么姓“资”姓“社”、姓“公”姓“私”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有制是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对生产资料行使共同所有权或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经济形式。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方法和手段,不是目的,其本身不存在“姓社”、“姓资”问题。社会主义公有制应该成为全人类发展生产力最为有效的所有制形式,因而其实现形式应该更加灵活多样,只要有助于公有制经济发展,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都可以采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成立十周年招待会,我本来准备出席祝贺,转念一想,写一封贺信可以起到同志的作用,就动手写这样几页。我对这个组织名称的每一个组成的词都很有兴趣,认为都很有意义。我喜欢“民营”这个词。民营是与国营相并列的。我积极主张要把我国的国营企业搞好,同时认为,必须认识民营事业的重大意义。民营事业中的很大部分属于我国宪法中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条文中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它不是社会发展史各种社会经济形态中都有的一般的公有制。它是有社会主…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的概括,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最高层次是计划经济,它是由公有制所决定和所要求的基本经济制度,同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制度相区别。这个精神体现在《决定》的下列三处论述之中:“社会主义社会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危机,使生产符合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目的,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优越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标志之一。”“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总体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是那种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这些论述都清楚地表明,计划经济是从社  相似文献   

6.
《开放潮》1998,(1)
所有制问题一直是改革与发展中的朦胧、敏感、规避的问题,由此产生的姓“社”与姓“资”的争论以及姓“公”与姓“私”的纠葛,长期以来束缚着人们的手脚。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走出了传统、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出发,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深刻认识出发,历史性地解决了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问题和公有制多样化的实现形式问题,从而为打破抽象地争论姓“公”,姓“私”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福建是改革开放较早的省份,在调整所有制结构方面也是起步较早,步子较快,业已形成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笔者认为,构建这一经济制度,首先应当给各种经济成份以平等的社会待遇,从经济成份一般起步。我们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政治社会稳定和制度本身需要坚持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对非公有经济进入的领域有所限制,但绝不能因此说,非公有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组成的“二等公民”,应当给它们以身份上的歧视。在允许非公有经济自由发展的一般竞争领域,公有和非公有经济之间的平等,应该说是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体现,因为在市场条件下,公…  相似文献   

8.
但娇 《改革与开放》2012,(22):69+71
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前苏联、东欧还是中国都不是作为资本主义的替代物而出现,相反是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充分的结果。因此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发展社会主义。本文在深刻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设想的基础上,总结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在所有制问题上走过的路,对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该文针对国内、外愈演愈烈的所谓“当今中国不是搞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是搞的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的流行看法,从多个方面论证说明,改革开放并没有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文章特别指出:说“中国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这明显不是中国的现实。但我们也必须始终保持自己头脑的清醒: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是一个客观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分关键的一点正在于既鼓励、支持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而又不使其喧宾夺主。  相似文献   

10.
关于分配与所有制关系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同富裕,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改革区别于资本主义改革的试金石,也是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中的一个根本问题。正确评估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形势,促进分配关系的调整和社会公平是经济研究者的职责所在。贫富差距扩大最根本原因在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即所有制结构的"公降私升"已经达到影响公有制为主体的临界点,造成这种状况是干扰"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私有化"倾向。本文认为毫不动摇地发展包括私有经济在内的非公有经济,要以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作为前提,即实行两个毫不动摇,齐头并进,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发展,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大已经讲的很清楚了,我们对于国有企业改革有一些理论上的突破。比如说,国有经济应该是占领高、精、尖的行业方面,它是重视质量,重要的部f’]它要控股,但不在数量的多少,股份制的本身无所谓姓公还是姓私。它主要看控股权在谁手上,只要控股权在公有制手中,股份制的性质就是公有制的。这些重要的理论突破,对我们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是在沿着这样一条路创立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但是,企业仍然在思想上有一些顾虑。这些顾虑在什么地方呢?一个顾虑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为什么说肥水不能外流?是说效益好的企业不能搞…  相似文献   

12.
卓炯同志著文对我的见解提出了质疑①。他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性的商品经济或简称计划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在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一种无计划的商品经济或简称自由商品经济。”②用是否有计划来区分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是不正确的。垄断前的资本主义经济,是无计划的;垄断的资本主义经济,却不是这样的。早在1891年,恩格斯就已经看到这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简称为劳动价值学说。劳动价值学说是和商品经济联系起来的。在过去,我们认为“科学的劳动价值学说是解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从这里出发,才能进一步揭露剩余价值生产和运动的规律,从而揭露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这样理解劳动价值学说,似乎劳动价值学说是专为解剖资本主义而服务的。现在我们要问,当社会主义还存在商品经济的时候,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还适用不适用,是不是只适用于资本主义而不适用于社会主义?我认为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劳动价值学说一样是适用的,不过不同于资本主义而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相似文献   

14.
黄玲丽 《黑河学刊》2012,(7):1-2,75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学习和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道路,蕴含着对资本主义的正确认识和政策。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历程大致包括初步探索,部分肯定,基本否定和辩证认识四个阶段。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对待资本主义问题的基本经验:“一国两制”是处理“两制”关系的科学决策,“一球两制”则是处理“两制”关系的合理选择;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应当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既要借鉴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又要防止全球资本主义化;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但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新财经》2009,(11)
股份制并不是私有制,也不是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社会主义企业实行股份制并不意味着改变企业的公有制性质.通过国有资产重组,原来的国有企业或者变成混合所有制企业,或者变成职工或公众持股的企业,或者是国家独资企业,经过改制以后的这些企业仍然是公有制企业.  相似文献   

16.
公有制比私有制、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需要市场经济和市场机制,因为,我们的国有资产数额庞大,普天之下莫非皇土,产权流动靠行政审批,不能很好地发现买主、发现价格,市场却能够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公有制为主体与“三个有利于“发生矛盾时,应以何者为标准?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以公有制为主体与“三个有利于”并不都是一致的。按照辩证法,差异、不一致就是矛盾,这即是说,以公有制为主体与“三个有利于”有时是会发生矛盾的。像浙江的温州、台州、义乌等地的所有制结构就不是以公有制为主体,而是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产值占绝大多数,但这符合“三个有利于”。 要知道,所有制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已如上述的“三个有利  相似文献   

18.
曹荫全  石磊 《理论观察》2001,3(3):11-13
邓小平的整个中国以社会主义为主体、大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理论和以此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昭示出,一定范围内存在的资本主义剥削有功。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因为剥削无理。邓小平的两个“为主体”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要求把资本主义剥削的“功”和“理”统一起来:不能由于剥削无理而否定资本主义经济及其剥削存在的现实合理性,也不能由于一定范围内存在的资本主义剥削有功而否定以公有制为主体。  相似文献   

19.
葛守昆 《浙江经济》2014,(11):13-13
何谓“混合所有制经济”?顾名思义,应该是不同所有制混合形成的经济。具体包括这样两种形式:(1)一个社会或国家中并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所有制经济。比如,既有私有制,也有公有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逊的经济学中就有混合经济的思想,他指出,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既带有市场成分也带有指令成分。我们去过以色列,那里既有私有制经济,也有完全自愿基础上形成的公有制经济组织“基布兹”,不过与过去相比,这种公有制经济组织已经明显减少。(2)在一个企业内部,同时并存着公有私有两种不同所有制主体的形式。比如在某个企业和项目中,既有公有资本的投资,也有私人资本的投资。这里,私有制容易理解,问题是公有制,长期以来,经济学者们和实际经济部门基本上将公有制主要局限于政府作为所有者的所有制形式,对以色列“基布兹”式的公有制,还有合伙制的公有制相对漠视。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实经济生活中非政府所有者形态的公有制经济不够典型,不具有重要地位。人们谈论公有制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主要针对的是政府作为所有者的公有制经济,比如国有企业、国有经济。  相似文献   

20.
冯道杰 《山东经济》2006,22(4):18-22
社会主义必须在经济基础上培育出一种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并且享有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形式,这样才能从本质上区别于资本主义。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公有制却无法与私有制相抗衡,其主体地位的维持岌岌可危。间接公有制是一种较之传统公有制社会化程度更高且优越性更多的公有制新形式,我们应当用它来开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双赢的理想局面。以此为据,中国与世界的社会主义前景是令人乐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