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关于我国房价情况的看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认为我国城市房价运行合理,基本在城市居民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房地产开发建设速度也是合理的。另一类则认为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价格存在泡沫,而且远远超过的城市居民的购买力范围,无法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需要政府对房价进行控制。笔认为在探讨房价的高低和政府如何控制房价之前,需要界定政府在我国土地管理中的地位、土地制度政策目标和房地产管理目标,在此基础上才能认定政府在控制房价中如何去做。  相似文献   

2.
商品房价格(以下简称房价)是目前中国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房价的概念到底是什么?是怎样计算出来的?政府各个部门公布的数据为什么差异很大?实际交易的房价为什么往往比政府公布的要高?许多老百姓对此疑问重重,甚至认为政府有意为之,从而影响了政府形象,也影响政府的决策。因此,对此问题我们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以美国为代表的许多西方国家政府都介入住房问题,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此相反,日本也曾因政府不干预房价而接受了沉痛教训。我国政府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并进行了调控。从当前形势看,扩大社会保障面不会使政府负担过重,政府干预房价有利于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4.
《江苏楼市》2005,(8):6-7
国家七部委八项措施稳定全国房价,国务院转发相关稳定房价的通知,江苏制定“铁八条”稳定住房价格……上半年政府密集出台的房地产政策“组合拳”,打出了政府稳定房产市场的决心,更唤醒了江苏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在对全省今年上半年楼市的最新统计数据进行了认真分析后,江苏省建设厅指出:全省房地产市场发展平稳,房价涨幅趋于稳定,全省房价的过快上涨将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持续上涨的房价成为社会关注的民生话题,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切入点。有些人认为,房价居高不下,是由于实行招拍挂后地价太高,是地价高导致了房价高。只要降低地价,就可以把房价降下来。现实情况是不是这样,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逐渐下降,而财政支出却逐渐上升。针对这种对地方政府不利的局面,地方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弥补财政收入下降所带来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一项就是提升房价。而中央政府考虑到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会给国计民生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从2003年开始就对房价实行调控。在这种情况下,地方财政收入是否受到了影响以及受到怎样的影响,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市场中政府行为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兴起新一轮的房地产开发和销售热潮,房价的上涨速度也越来越快,房价已大大超出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这也引起了政府、经济学者以及广大消费者在促成房价过高的原因、房地产市场泡沫过多等方面激烈的讨论。本文从我国房地产市场中的政府行为八手进行研究,阐述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中的政府行为的沿革,分析了政府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中的行为特点,揭示了在政府行为主导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社会主义原则提出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方向和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城镇住房价格出现连续快速上涨,致使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越来越难以解决,也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为平抑房价,政府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但效果不大,房价依然上涨。推动房价上涨的主要根源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9.
2006年的宏观调控,提出了“要重点发展满足当地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接着建设部又提出,对房价涨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廉租屋建设滞后的地区,要追究当地政府领导责任。对以上决策,有人认为是要求加大政府干预房价的力度,有人则认为政府不宜干预房价。对此,发表以下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与高房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时房价越涨越烈的态势,面对老百姓抑制房价的呼声,近来,中央政府出台了许多措施来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然而房价却依然居高不下。究其原因,除了房地产业的基本矛盾,即市场潜在的需求远远大于现成的供给之外,还有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11.
北京房价在两年内至少涨了上千元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上海房价在两年内上涨了大约3倍,甚至5倍。面对房价成倍增长,我们看到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打击投机炒房、稳定房价也看到专家、学者、教授等运用各种理论分析房价走势,一会说房价要涨,一会说房价要跌,甚至还与“人民币汇率”联系起来还看到开发商一边在老板台底下数着钞票,一边义正辞严地承诺要“盖让老百姓买得起的房子”。  相似文献   

12.
城市房价一路上扬,已远远超出其实际价格,商品房成了部分高收入者的消费品和投资品,普通民众则望尘.莫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处于市场交易弱势一方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文章从分析房价现状入手,结合国外住房制度的实施经验,指出政府在解决城市房价虚高问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以美国为代表的许多西方国家都介入住房问题。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此相反,日本也曾因不干预房价而接受了沉痛教训。我国政府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并进行了调控。从当前形势看,扩大社会保障面不会使政府负担过重,政府干预房价有利于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高房价”并非无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宪容 《数据》2010,(4):24-25
在“两会”之前.笔者就撰文指出,房价问题肯定会成为“两会”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实际上,在“两会”上,住房问题或高房价问题比笔者预期的要热得多。不过,尽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快速上涨,温家宝总理也表示政府有能力在几年内让中国房价回归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15.
刚刚公布不久的广州去年11月份房价,产生了截然相反的数据,这让很多买房人无所适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1月份广州房价环比上涨12.27%,而广州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公布的数据却称,11月房价数据环比下跌9.9%。两个不同身份的政府权威部门,统计出的房价数据却有着截然差距。  相似文献   

16.
资讯·数字     
《房地产导刊》2014,(2):18-18
英国房价同比上涨8.4%伦敦房价仍然最高 英国贷款机构全国建房互助会3Et发布的房屋价格指数报告显示,2013年英国房价同比上涨8.4%,伦敦仍然是房价最高的地区。该机构说,经济好转,低利率和政府推出购房支持计划等因素,推动英国房价走高。  相似文献   

17.
政府部门应把重点从控制房价涨跌转为稳定房价,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方面措施,转向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房价事关社会稳定,政府责任可谓重大。  相似文献   

18.
声音     
《东南置业》2013,(8):10-10
住建部:与国家工商总局赴各地督导“国五条” 房价的不断上涨给政府的房价调控带来巨大压力。“国五条”后,多地公布房价调控目标,但从现阶段来看,至少有超过10个城市房价上涨幅度已超过调控目标。住建部继约谈房价上涨过高城市后,  相似文献   

19.
政府、房企、消费者,究竟谁才是决定我们房价的幕后主使?政府决心稳定房价,地产企业希望涨房价,消费者希望降低房价。在中国,再没有比房价问题更能裹挟大众的注意力。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地产及相关产业从业者、  相似文献   

20.
地价与房价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深入分析房价和地价的关系,才能弄清房价和地价的相互影响,才能判断地价是否过高。本文以经济学的角度从因果关系和数学关系两个方面探讨了地价与房价的关系,并根据分析的结果,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