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对二元经济理论、新兴古典主义和新经济地理学三个理论传统以及国内有关城乡发展理论进行回顾,结合城市群的一般特征,构建了基于城市群中城乡劳动力报酬差异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型,以长株潭城市群1978-2007年的经验数据时主要结论进行实证,最后提出城市群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 引言 福利经济学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溯源. 本篇文章在福利经济学的视角下, 针对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情况, 做出了研究. 由于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不均衡, 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 导致我国地域间的发展不均, 城乡间公共服务是一直处于失衡的状态下, 农村和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始终是处于较大的差距. 文章基于福利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来阐述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供给、 健全财政体制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城乡物流发展不平衡,呈现出显著的"二元"形态,阻碍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文章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视角,运用物流系统工程相关理论分析了新形势下推进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意义,从基础设施布局、流通渠道、流通模式、组织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从组织领导和监管、物流设施对接、物流渠道畅通、流通资源整合、流通主体培育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从而促进城乡物流的有效整合和无缝隙的对接,形成城乡物流信息共享、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城乡物流融合的科学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一种十分突出的经济社会现象。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就是统筹城乡关系,实现城乡对接与城乡融合,这些恰恰反映在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上。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思路与对策是:牢牢抓住制度创新这个中心环节;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在倾斜发展中寻求协调;依托中心城市进行农村资源的战略重组等。  相似文献   

5.
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是开拓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先决条件.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市,自2003年以来,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突破口对城乡二元体制进行了系列改革,具体内容:一是实施户籍及配套制度改革,推进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二是实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土地要素自由流动;三是实施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资金要素...  相似文献   

6.
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国家一项重大决策,城乡统筹要求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从而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需要协调土地流转与城市化过程之间的关系,使两者产生良好的互动机制。本文首先在分析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剖析了农村土地流转的一些热点问题,以及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缺陷。然后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提出土地流转和城市化的互动模式及互动途径。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尤其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消费、城乡教育发展、城乡卫生发展、城乡社会保障及城乡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距不断扩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到五个统筹的第一位,为深化贵州城乡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从贵州城乡差异现状出发,对统筹喀斯特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保障与城乡统筹的对接(上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保障与城乡统筹的对接既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必然选择,也是各地政府及其劳动保障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针对这些课题,只有结合本地实际对社会保障与城乡统筹对接的基本理念作出判断,才能对各自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化思路和实践作出选择。◆社会保障与城乡统  相似文献   

9.
要实现小康目标,建成小康社会,就需要让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统筹的关键就是城乡一体,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其中,农民的市民化是重要途径之一。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就是消灭人的身份差别,打破旧的制度约束,以保证公平、正义、自由。  相似文献   

10.
一、城乡统筹是我国进入工业化城镇化新阶段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 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扭转经济发展中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各地积极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方针,根据地区具体情况,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城乡联系及统筹城乡的战略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城乡联系的传统经济理论大致可归纳为城市为主导、乡村为主导、城乡一体和城乡互动三方面,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城市化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则为城乡联系理论增加了新的内涵.以城乡联系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对建国以来城乡关系及城市化进程的历史考察,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应重点关注主现愿望与客观规律的矛盾、政府的角色和职责定位、城市化的地位及其道路选择等重要战略性问题并分析给出了方向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探讨数字经济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并采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有效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且在东部地区的积极效应更突出;基于门槛模型发现数字经济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呈现出典型的双重门槛特征,当数字经济指数位于第一、二门槛值之间时,其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缓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促进地区创业,进而驱动城乡协调发展。因此,新发展阶段应该积极推动数字经济深度改革,在扩张规模的同时注意防范化解潜在风险,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以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统筹城乡发展内涵介绍,结合重庆市为统筹城乡发展所做的土地改革探索,分析了重庆市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改革、"地票"制度建立及农村土地交易所创设、农民转市民农村集体土地退出与利用探索对于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重庆市在土地改革上的探索为确保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顺利推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最后提出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土地改革要以充分保障农民权益为前提,土地改革的重点是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相似文献   

14.
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重庆市农民新村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贯彻落实重庆市委三九会议关于建成2500个农民新村的决议,科学合理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缩小三个差距。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资料分析法。研究结果:重庆市农村目前贫困人口、贫困村仍较多,城乡差距较大,有必要通过城乡统筹的农民新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重庆市农村居民点布局较零散、规模小、基础设施差、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在新村建设中应探寻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重庆在农民新村建设上已有大量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后续农民新村建设应积极吸取以前新村建设的良好经验;重庆农民新村建设还面临新村选址、资金保障、农民入住、农民退地等方面的问题。研究结论:为有效解决重庆市农民新村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切实推进农民新村建设,可以开展新农村选址适宜性评价、构建以"地票"交易资金为主体的多渠道融资平台、加大农民新村建设及退地宣传力度,建立完善促进农民入住新村相关办法及退出原有宅基地补偿机制、在新村建设之前与农民签订新村入住协议及退出宅基地复垦协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门到门成为对货运送达的一个普遍诉求,在苍南这一商品经济发育最早地方,对城乡物流配送需求尤为迫切,文中介绍了目前苍南物流发展及城乡物流配送状况,指出了该县在城乡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打造节能型农村物流配送网络进行了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苍南城乡物流配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种宗刚  张海航 《价值工程》2010,29(2):121-122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没有带来农村家庭收入的相应增加。高等教育收费对城乡家庭造成不同程度的负担,实际生均学杂费和家庭收入的比较更能反映这一差距。无论是城乡比较还是国际比较,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负担都十分沉重。基于我国二元经济格局的国情,必须减轻农村家庭高等教育负担,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7.
从城乡金融存贷款额、城乡金融资产、城乡金融化水平等三方面对1978—2012年间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化现象进行全面测度,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我国城乡金融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及检验,结果显示:从城乡金融发展的视角来看,我国金融发展仍然处于非均衡状态;在政策等环境不变的前提下,我国城乡金融发展绝对差异水平将继续扩大,但相对差异水平在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8.
李培 《城市问题》2007,(6):86-91
20世纪60年代以来,泰国经济迅速发展,但城市化的进程却相对滞后.由于历史、政策以及政治体制等多方面原因,泰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城乡发展不协调、城市规模等级体系畸形化、贫民窟等严重的城市问题.泰国城市化过程的经验和教训对如何实现城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而言,政府更应该重视优化城市层级,赋予城市一定的自治权,尊重农民的地方性知识并努力缩小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杨晓庆  许美旗 《企业技术开发》2013,(10):115-116,127
文章简单介绍了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的模式,并详细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办法和先进技术,并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应如何选择适合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效率,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20.
董晶 《价值工程》2012,31(31):282-28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农民增收、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实现现代化、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延安市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新农村建设基础薄弱,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立足历史发展视角,着重从延安市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农村土地制度、农民培训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六个方面探讨困扰延安市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