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政党的中间媒介说强调政党在联结社会意识形态和官方政府机构间的中介作用,认为政党的本质是联结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中间组织.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侧重从伦理文化意义上概括市民社会,强调其意识形态功能.本文对政党和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初步作了一些探析,希望能对当代的政党建设以启示.  相似文献   

2.
"市民社会"概念由来已久,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多处提到"市民社会"一词并在"市民社会"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其唯物主义历史观,但是马克思市民社会的理论长期不被重视。文章简单梳理了市民社会概念的发展,对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市民社会概念进行分析,深入理解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的唯物史观与市民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3.
申玉琼 《魅力中国》2014,(9):279-279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以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为基础,分析了“市民社会”的地位和作用,阐释了“知识分子”的职能,强调两种社会控制中“同意”的重要性。这些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处于多事之秋的当前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关乎高等院校各项事宜的开展,关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进程,关乎到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从构建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的角度来看,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是有机统一的,其创建内容、形式、运行机制是学习型政党和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具体表现。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高校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政党认同不仅是一种心理上的认同,也表现在行为上的支持与肯定。政党认同教育必须把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必须体现在政党绩效上面来,民众才能形成永远跟党走的观念。政党认同的影响因素有政党意识形态、政党组织、政党领袖、政党绩效、教育环境以及其他多元价值文化的影响。通过宣传教育、价值观教育、党建教育、政治参与和提高政党绩效等路径。进而增强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合法性的认同,是当前政党认同教育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化领导权”是葛兰西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着葛兰西对东方与西方的国家、市民社会、文化战略与政治战略的深刻思考。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对于当前我国进行意识形态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湘云 《发展》2014,(1):105-106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意识形态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任务,十八大将此作为文化强国的第一要素提出。当下。市场经济带来社会价值观的分散、多元和混乱,中央对意识形态凝聚力的强调与现实社会民众价值观的分裂之矛盾已呈现出来。社会精神信仰的缺失已成为目前各种社会问题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民市民化,是指农民向城市转移并逐渐变为市民的一种过程和状态,其间伴随着意识形态、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一系列变化.农民市民化作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其进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即制度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社会因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中国报道》2010,(3):8-8
随着共和党和民主党近几十年的意识形态分化加剧,党内中间力量被削弱。对立格局使得政府在施政时深感掣肘。CNN的调查结果显示,62%的被访者认为大多数国会议员不值得留任。公众对政府能力的怀疑不是新鲜事,但他们今天的不满意程度比至少15年前要高出许多。要打破公众不信任和政府失败的恶性循环,就要求在解决大问题上有突破,这要求政党间必须要有更多合作。  相似文献   

10.
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意识形态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任务,十八大将此作为文化强国的第一要素提出。当下,市场经济带来社会价值观的分散、多元和混乱,中央对意识形态凝聚力的强调与现实社会民众价值观的分裂之矛盾已呈现出来,社会精神信仰的缺失已成为目前各种社会问题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不容置疑性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应具备  相似文献   

11.
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指针,它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崭新创造。科学发展观初步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新体系,呈现出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系统性与协调性相衔接、层次性与开放性相关照、人民性与统领性相结合等鲜明特点,是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和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新发展。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发展建设过程中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末期以来,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无论是获得的选票还是所具有的政治影响力与此前相比都变得不容小觑。在对当代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发展的现有研究中,从选民角度来说,主要有全球化文化抵制论和现代化文化反弹论两大类解释。前者认为越来越多的民众支持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主要源于全球化过程中移民所带来的文化冲击。而后者则更多地强调西欧社会中传统保守主义者对自由主义文化价值观所进行的抵制。辨析和比较这两种理论的解释力,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当代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兴起的决定性因素,进而增进对欧洲政治走势的判断。本文基于2014年欧洲社会调查数据,采用匹配的因果推断方法,比较分析了全球化文化抵制和现代化文化反弹对民众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偏好的因果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全球化文化抵制的影响力明显强于现代化文化反弹的影响力。这意味着当代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兴起更应归因于全球化文化抵制而不是现代化文化反弹。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问题,无论是执政环境,还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都必须加强对党的利益整合能力建设问题的研究。而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能力,则是因为政党的意识形态对于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精华,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立党之本、社会主义国家立国之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是无力的乞求,空洞的说教,而是历史的选择,现实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是和谐的根本,发展的指南。  相似文献   

15.
资讯·媒体     
《中国经济信息》2010,(5):14-14
随着两党近几十年的意识形态分化加剧,党内中间力量被削弱。对立格局使得政府在施政时深感掣肘。文章呼吁,国家应有更多温和派的中间人士从政来打破僵局,不能让整个社会的主流思想走极端。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自始至终强调历史主体的价值选择对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的意义,大力凸显人的创造性和上层建筑能动性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此,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重视经济基础研究到重视政治上层建筑研究、再到重视意识形态研究这样一个哲学转向过程。  相似文献   

17.
魏小英 《魅力中国》2014,(12):376-376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并以此作为指导思想,是我国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市民道德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又体现和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贯彻到市民道德建设过程中去,并成功地引领市民道德水平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倡议为新时代政党外交提供了新舞台,政党外交也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新动力。共建"一带一路",政党外交可进行政治引领、凝聚共识、坦诚交流,进而实现政策沟通、民心相通以及破解舆论困境。新时代政党外交主要通过融入总体外交、参与跨国政党双边交流和多边政党合作的方式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展望未来,政党外交应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汇聚各方力量,合理设置议题,妥善处理好热点敏感问题,发挥民主党派襄助作用,增强党际交流的务实性。  相似文献   

19.
张桂玉 《魅力中国》2010,(7X):18-19
本文以社会存在为起点,从社会意识形态的内涵功能入手,通过对两者关系的比较,明确社会技术和社会意识形态在社会运行中的地位和其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理清社会技术和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的价值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精华,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立党之本、社会主义国家立国之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是无力的乞求,空洞的说教,而是历史的选择,现实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是和谐的根本,发展的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