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创立。通过马克思的著作,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是基于两种不同意义来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一种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一种是"一般意识形态"。前一种意识形态概念主要指在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基础上诞生的以费尔巴哈、布·鲍威尔以及施蒂纳等为代表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后一种意识形态概念实际上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意识形态。因此,要从这两种不同意义的意识形态概念出发来理解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遵循其内在必然性而发展变化着,是一个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自我意识功能的有机整体.《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框架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成熟.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概念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正式提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关怀。全面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深入推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吴明 《魅力中国》2010,(31):226-227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概念主要是在社会现象与社会心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革命阶级的意识形三个层次上使用的;意识形态具有反应性、阶级性、虚假性,意识形态没有历史。虚假性是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马克思抓住这点加深了对意识形态批判力度,为我们研究意识形态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5.
封哲学  张思雅 《黑河学刊》2013,(6):63-64,69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马克思阐述了其分工思想,仔细研读该文中马克思对分工的产生、发展、作用及影响等的详细论述,我们发现分工思想是马克思用以逻辑导出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一条主线。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的分工思想展开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而且能够使我们循着马克思的思路认识到:从异化到自由,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逻辑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传统学界对于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观存在理解不足的现象.实际上,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观是深刻吸收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精华的,且黑格尔哲学的理论根基是隐性的社会唯物主义.在此基础上,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理解达到了同时代的高点.随着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市民社会是马克思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领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是过程性的.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对市民社会进行了初次分析,对市民社会和国家的二元分裂的观点是赞同的.在某种程度上,马克思对于黑格尔的经济学规定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理论是不自觉接受的.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在第一笔记本中,构建了人本主义异化理论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而到第二、三笔记本,马克思的视野发生了改变,开始不自觉地从客观逻辑分析市民社会,将劳动概念的理解和分工概念结合起来,将异化理论和客观逻辑结合起来.对于市民社会的研究,从理论上说,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路径.现实意义是对我国市民社会的建设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两种生产理论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提出了两种生产的思想;以后恩格斯又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系统地阐述了两种生产理论.两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交往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界定了交往范畴,论述了交往与生产、生产力、实践之间的关系。认为交往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交往的普通发展是共产主义实现的前提。马克思交往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异化劳动学说中工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蕴含着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双重存在——这一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被马克思进一步表述为"现实的人"的双重存在:一方面是作为个体的"现实的人"的存在;另一方面是作为共同体的"现实的人"的存在。"现实的人"的双重存在产生了劳动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则形成了商品的二重性:作为个体的"现实的人"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作为共同体的"现实的人"的抽象劳动则形成商品的价值。以此为理论基石,马克思写成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巨著《资本论》。  相似文献   

10.
经实践检验和历史证明,《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著作中地位举足轻重,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重要理论的形成,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标志着唯物主义的诞生和马克思世界观的形成,完成了哲学史上的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该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学习者必修的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了"现实的个人"原理,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对此研究能更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人是"现实的个人",相对于"抽象的个人"而言。它与"实践""、物质"、"感性"等范畴联系,不是在抽象的层面研究人自身,也不是以各种抽象的、先验的人性来规定人的本质,而是在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及其历史文化条件中去研究人的现实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个人"思想在当代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具有十分重要地位的哲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的标志。唯物史观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和出发点,这一理论在习近平所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中得到了完美阐释,把握其"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对我们深刻理解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具有极强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晓慧 《魅力中国》2010,(15):103-104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有一个形成、成熟、完善的过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书反映了这一过程,分别对这两书中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进行研究,然后联系起来看待它们,有助于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  相似文献   

14.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分工作为切入点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私有制、阶级、国家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形成了重要的分工理论。通过解读文本,阐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工理论对于建构唯物史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峥钰 《理论观察》2006,3(1):47-48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市民社会的最初经济学解剖主要从两个层面来完成:一是从批判性层面上对市民社会中的“异化劳动”进行分析,深刻解剖了市民社会的内部结构;另外是从肯定性层面上对市民社会中的“对象化劳动”进行分析,成为使“市民社会”概念发展为描述社会历史的基础性概念的萌芽。  相似文献   

16.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阐述了“交往”的含义和内容,指出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它伴随着整个人类发展的进程,贯穿于人的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当前形势下,应正确对待交往理论,认识到它对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转折时期首次提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唯物主义观点 ,继而又从几个具体方面对其深化认识 ,达到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萌芽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 ,早期市民社会理论是马克思科学历史观的理论渊源。但依历史和逻辑 ,因该时期的马克思对市民社会概念的把握不是很确定 ,决定了早期市民社会理论非其最终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8.
《德意志意识形态》被认为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做的第一次经典的表述,在文中,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并通过费尔巴哈、鲍威尔以及斯蒂纳等为代表的唯心史观思想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阐明了自己的唯物史观,在否定了将“神”“人”“类”及“观念”等作为唯心史观的出发点后,确立了“人”这个唯物史观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9.
柏欢欢 《北方经济》2010,(23):68-69
一、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渊源 传统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是和"政治社会"等同的,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那里,意指已发达到出现城市文明的政治共同体及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20.
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论界长期争论的一大课题。本文主要以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这段时期的著作为考察对象,探讨马克思早期所有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力求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较为准确的理论依据。(一)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和对私有财产的最初认识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有它的必然性,有它的起点和始因。青年时期的马克思从当时的实际政治斗争中看到物质利益在人们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发现私有制与国家理性和法的矛盾。这是马克思研究所有制的起点,也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