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翀 《财会学习》2011,(9):14-16
一.引言 并购重组是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主要路径之一,企业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做大做强都需要并购重组。然而,愿望如此美好,现实却异常残酷。企业并购是个高风险的技术活儿。有资料显示,企业并购的失败率高达70%,还有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两年,中国企业跨境收购失败率为全球最高。比如说,曾被誉为“中国首起成功的海外敌意收购”的中钢...  相似文献   

2.
李斌 《理财》2005,(7):56-57
2004年,中国并购交易升温的趋势明显,无论并购数量还是交易金额,均大幅攀升,伴随中国加入WTO,中国并购也进入全球一体化时代,2004年的并购事件中,不仅有境外企业为了进入中国市场而长驱直入收购中国企业,也有中国企业大搞海外收购活动。中国企业不再只是被追逐的对象。如今也能频频出击:盛大借上市余威收购韩国网络游戏公司;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  相似文献   

3.
《国际融资》2006,(4):42-42
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企业运用并购手段谋求迅速扩张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从2004年开始,一批批中国的优秀企业频频出击海外并购,举世瞩目12005年,随着中石油收购PK石油,南汽收购罗福汽车等一系列海外并购的尘埃落定,以国有企业为主力的中国企业登上国际舞台,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企业向全球看齐,同时也表明了中国企业群体在产业链前端构筑阵地的信心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冲动的跨国并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积极鼓励企业走向海外,中国企业收购国外企业的新闻不时登上媒体显著位置。尤其是今年5月1日取消了投资境外购买境外企业的审批程序后,将有更多的企业走出去收购,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大潮可以说刚刚兴起。但是,企业上演跨国并购大戏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深度观察     
中国海外矿业并购位列全球之首 全球知名专业审计与咨询公司安永公司发布报告称,2009年,中国的矿业和金属业的并购交易额为161亿美元,占全球交易总额的27%。从全球范围看,中国是最主要的收购国,而其中58%的收购发生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中国企业海外金属矿业并购延续上年的强劲势头,并购交易额有可能超过上年。  相似文献   

6.
最近,随着金融危机触底,中国企业到海外收购的热潮又悄然升级。汤森路透集团的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全球跨境并购规模同比下降36%,并购收益下降了60%,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企业今年海外收购总额同比增加40%.涉及金额达到218亿美元,仅次于德国,居世界第二位。  相似文献   

7.
近期盛大收购新浪几乎得手,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该事件其本质是盛大对新浪的恶意并购。所谓恶意并购是指并购方企业事先不和目标企业的管理层协商而秘密购买目标企业的股份,最终使目标企业不得不接受条件出售企业。在恶意并购的条件下,并购方企业通常得不到目标企业的管理层的配合,相反,后还会设置障碍阻挠并购。  相似文献   

8.
2009年,当海外企业仍在国际金融危机阴影下苦苦挣扎时,资金相对充裕的中国企业已经迅速在全球范围展开一系列大规模收购活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为冷清的全球并购市场增添一丝暖意。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企业共完成38起海外并购交易,同比增长26.7%;其中披露价格的30起并购事件总金额达到160.99亿美元,同比增长90.1%。中国企业活跃的海外并购活动,已成为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独步全球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9.
杨小舟 《新理财》2006,(2):20-22
2005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热潮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但总的来说是“雷声大雨点小”,全年盘点下来,大额收购的成功率较低。中海油最终退出竞购优尼科、海尔放弃美泰克,华为企图通过收购马尼可通信公司而登陆欧美市场的计划也中途夭折……业内专家学者也大都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信心不足,言辞谨慎。TCL收购国际著名公司汤姆逊和阿尔卡特后整合的失败,更加重了业内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悲观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标企业作为被收购的对象,其行为选择无非有两种:支持并购和反对并购。支持并购时目标企业就会积极配合收购者的行动,使其以最合理的方式并购成功,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反对并购时目标企业就会采取种种措施进行反击,千方百计地阻止对方的收购行为。不管采取什么行动,  相似文献   

11.
机构     
中航工业首次并购欧美飞机制造企业 3月1日,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宣布,近日已与美国西锐飞机工业公司股东签订协议,将以公司合并的形式、以现金方式收购美国西锐公司100%的股权。这是中国航空工业首次并购欧美发达国家飞机整机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12.
李光斗 《中国外资》2013,(13):32-33
进入21世纪,中国企业组织形式逐步由最初的“有限公司”发展成“集团公司”.迈向了“兼并收购”的优化整合阶段。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经济大势,争久必合。近来,国内企业发生了两起大型并购案:一个是蒙牛124亿港元收购雅士利,一个是森马20亿元现金收购“GXG”所在公司71%股权。其中蒙牛乳业全资收购雅士利,共涉及资金124.6亿港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乳业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中国企业正步入一个并购时代。  相似文献   

13.
于跃 《新理财》2012,(9):58-59
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数据上的成绩固然喜人,但整合失败的案例也屡见不鲜。事实上,能够持续经营和维持被收购企业的业务模式、技术、产品、市场,以及与客户的关系,一方面是并购方已经得到被收购企业员工的人心、管理层的人心,以及客户、供应商的人心的最好印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并购企业对收购目标企业的整合效果,而这些因素通常也决定了企业整个并购活动的成与败。  相似文献   

14.
《国际融资》2014,(4):53-54
能否跟上并购流程仅仅是并购是否成功的一个因素。还有很多方面,中国买家需要进一步学习。太多企业因为不熟悉并购流程而导致出局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发展到了一个阶段,需要通过跨国并购来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增长。一方面中国企业需要通过收购海外公司的技术、品牌提升能力和形象以获取更加合理的利润,摆脱低成本制造的桎梏;另一方面通过海外被并购公司的现有渠道进入广阔的世界市场,摆脱对于中国国内市场的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15.
刘金梅 《吉林财税》2003,(12):54-54
企业并购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企业并购也是一个复杂的战略决策过程。并购不是简单的收购,其涉及的问题是多而复杂的,它可以使企业获得许多潜在的收益。  相似文献   

16.
零美元收购,也称承债式收购,是指在被并购企业资不抵债或资产负债相等(即零资产)的情况下,并购方以承担被并购方全部或部分债务为条件,取得被并购方的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  相似文献   

17.
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继《企业并购中的价值评估》一文(刊《上海会计》2000年第7期)而作。企业并购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其目标是寻求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所以企业的一项并购活动不仅要考虑操作上的可行性,更要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因此,在进行企业并购时,除首先要对被并购企业的价值按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估外,应按并购的方式进行财务分析。本文即就企业并购中以现金和股票两种方式收购作一分析。一、现金收购的财务分析假定企业甲拟收购企业乙。设V甲为甲企业的市场价值,V乙为乙企业的市场价值,V甲乙为并购后联合企业的市场…  相似文献   

18.
纵观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2007年度中国十大并购事件榜单,我们发现上榜者无一例外是跨国并购动作。三起来自外国企业对本土企业的收购,剩下的七起,则皆是中国企业海外亮剑的典型代表作。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企业正在扬帆远航,不断谋求全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外资并购高峰突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以来,中国并购市场精彩不断,各种收购兼并事件风起云涌,在这其中外资并购独占鳌头。2006年伊始,外资更是频频出手,不断大手笔并购中国的钢铁、金融、水泥、啤酒等企业股权。一时间,“外资并购”成为炙手可热的关键词,而中国的各行各业也弥漫着并购风潮的种种气息。  相似文献   

20.
<正>近两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作连连。联想以17.5亿美元的价格并购了美国IBM公司的PC分部,震惊了国内外经济界。TCL收购了法国汤姆逊公司的电视业务,随后又收购了阿尔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