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高宜程  赵培红 《城市问题》2012,(9):23-26,90
从提出背景、空间组织、空间形态与结构、城市功能特征等四个方面对城市功能地域的概念进行了辨识,分析了都市区、大都市带、都市圈、城市群、经济圈等概念,对城市功能地域发生作用的内部机理和规划中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城市功能地域的概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城市圈及其范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城市圈及其属性所谓大城市圈是指以大城市为中心,其经济和社会受大城市作用的区域,城市与该区域间存在着经常的有机联系和彼此相互依存的关系。大城市圈是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而形成的。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地域空间组织,大城市圈具有以下属性: 1.依存性大城市圈通常由中心城市、空间流、通道和经济腹地等地域结构要素构成。作为区域中心的大城市,不仅是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而且大都兼具交通枢纽、贸易中心,物资集散地等多种功能。中心城市在其形成和  相似文献   

3.
重点从语词使用、概念属性、范围界定三个方面对"大城市连绵区"及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基于国家战略考虑,建议规范两类通用概念,即国际视野的"大城市连绵区"和国家视野的"城镇密集区".大城市连绵区的范围界定宜采用周一星教授关于都市连绵区的界定标准,城镇密集区的范围界定应结合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4.
世界大都市组织与管理的新模式、新思维和新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世界大都市管理的空间组织新模式 :一个强中心领导下的多中心制  工业革命以后 ,西方国家出现了日益突出的大都市问题 :(1)大城市人口和地域迅速扩展 ,城市需要新的发展空间。大都市区内各个市镇和周围地区在行政区划上相互独立 ,新的自治市镇又在不断涌现 ,大都市区由越来越多互不隶属的城市组成 ,各市镇行政区划过小 ,城市发展空间严重受阻。 (2 )各地方政府由于规模较小 ,实力有限 ,关系到整个都市地区的一些公共事务 ,如交通、住宅建设、供水与排水等问题 ,各地方政府无力解决 ,这种状况客观上要求在大都市区域实行统一的规划、建…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化已进入空间、生态、有效投资等多重约束的发展阶段,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是新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大城市边缘区是农村聚落形态与城市社区的交错地带,空间变动活跃,发展潜力大,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而边缘区现行的乡镇空间组织模式面临很多问题,难以承载城市功能扩散要求,这是我国大城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命题。我国东部沿海大城市在率先转型的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优化提升中心城边缘区发展空间,传统的以乡镇为空间单元的组织模式弊端凸显,边缘区空间组织模式研究极为迫切。以东部沿海城市宁波为例,在对大城市边缘区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宁波中心城边缘区的发展背景与要求,探讨边缘区整合提升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边缘区空间整合的组团模式的选择方法、布局、空间整合及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大城市群是一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是进入成熟经济阶段的空间组织形态,也是世界各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地域单元。当前我国大城市群存在着"大而散""大而不强"的问题,根源于大城市群内部缺乏"协同效应",协同的障碍主要在于内部差异性大、行政区划分割及级别不对等、财税分灶体制等。大城市群要着力从基础设施、要素市场、产业分工、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方面积极推进内部一体化。在协同创新机制设计上要明确一个"核心",发挥市场主体功能,重视社会组织力量,建立利益共享和利益补偿机制,完善行政主体首长联席会议制度。  相似文献   

7.
空间规划策略与城市竞争力提升——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城市竞争力视角对城市空间组织进行了重新解读和深入分析,从竞争资源、竞争载体、竞争实践三个方面论证了卓越的城市空间架构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从都市圈、市域、都市发展区、主城四个层面对南京城市空间影响其城市竞争力的发展格局进行了总体评析,并在此基础上以城市竞争力为导向,建构了未来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策略框架.  相似文献   

8.
都市圈规划:地域空间规划的新范式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作为一种新的地域空间结构,都市圈的规划需要不同于传统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文章在论述了都市圈相关概念和萌生背景之后,参考国外都市圈规划案例,总结了都市圈规划异于城镇体系规划的特质要求,并对都市圈规划的理念、方法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兰州都市圈为例,对都市圈范围划分和空间组织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首先,分析了日常都市圈范围划分的依据与兰州都市圈规划范围的确定;接着,对兰州都市圈的结构特点与兰州都市圈的基本范围划分进行了分析,同时讨论了标准都市圈范围划分的重要性与原则方法,探索了都市圈规划与管理统计中关于范围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辨析边缘区概念发展的基础上,指出边缘区已成为大城市发展的核心空间,实质上承担了大都市"自上而下"的空间外拓和撤市(县)设区后"自下而上"式的城镇蔓延.通过分析大城市边缘区的演化,归纳了演化要素、结构模式、管理方式、空间边界等若干要素和特征,并提出对"边缘区"内涵的补充.由此展开对广州市案例的研究,从空间形态、产业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多方面分析二元发展的矛盾及深层原因,并进一步探索新发展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治理体系建构的合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首先简要界定了多中心都市区的概念.从国家层面分析了德国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阐述了联邦政府引导大都市区发展的具体政策和建议,并以莱茵鲁尔和柏林为例,从城市区域层面具体说明了德国大都市区的特点、问题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城市发展和都市区的形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了都市区这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都市区将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地域空间形式,同时也对传统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分析了中国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和空间演变特征,阐述了中国都市区现象的出现及其发展前景,并对中国都市区的概念、界定标准以及都市区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霍露萍  张强 《企业经济》2020,(1):99-107
随着"疏散化"趋势的到来,我国大都市地区所呈现的集聚与扩散趋势逐渐明显。以我国128个大都市区为例,对其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集散特征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全局莫兰指数表明,2000年至2017年我国大都市区经济发展整体上呈现显著的集聚特征,但是集聚程度呈现下降的趋势。从东中西和东北地区角度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均具有显著的扩散趋势,但是原因不同;中部大都市区的集聚程度具有下降的趋势;而西部大都市区具有显著集聚上升的趋势。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率、人口规模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均对大都市区的经济增长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向关系,且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对城市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程度最大,大都市区之间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较为显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大都市区辐射带动作用较强。最后,从顺应大都市区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制定城市发展规划以及合理分布人口规模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三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美国大都市区规划管理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如何有效管理以促进大都市区经济的空间整合 ,日益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和总结了美国大都市区规划管理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大都市区的行政分割有效治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都市圈规划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将循环经济理论引入到都市圈规划中.在充分论证其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都市圈规划中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兰州都市圈建设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都市圈理论的引入和创新发展,对西部尤其是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区域的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首先强调了都市圈发展模式的特点,接着分析了兰州都市圈建设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兰州都市圈建设目标、原则与时序.  相似文献   

17.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及城郊关系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经验表明,大都市区人口空间演变引发政治、经济、社会重心向郊区转移,并进一步带来城郊关系的调整,从而对大都市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1990年代以来,中国大城市经历了类似的过程,人口空间演变催生了平等、分工、协作的新型城郊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心城区不断向外扩张,加上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城乡之间的经济与社会联系加强,都市区逐渐形成并发展。对京津冀都市区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都市区统计和当前城市统计进行对比,发现都市区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主要聚集地,是真正具备城市功能的地域;都市区代表了区域内更高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都市区统计能够更好地反映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状况。最后总结了中国建立规范的都市区统计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从都市区的视角提出了促进京津冀区域内产业协调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迁主线,以市县关系为切入点,从城市管治的角度重点探讨地区中心城市行政区域经济强化而中心城市本体实力和综合功能却相对弱化的原因,从制度创新和非制度因素创新两个方面分析并提出了提升地区中心城市竞争力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Many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initiatives assume that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Empirical research has presented rationale for this argument showing that small firms create proportionally more new jobs than large firms. However, little research has been performed on the issue of net job generation at the urban level, particularly when self-employment is considered as an indicator of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o what extent US metropolitan areas in the 1969–2009 period characterized by relatively high rates of self-employment also have shown relatively high rates of subsequent total employment growth. The analysis corrects for the influence of sectoral composition, wage level, educational attainment, presence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size of the metropolitan area to measur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number and quality of self-employed in a region contribute to total employment growth. It fi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mployment rates and subsequent total employment growth to be positive on average during the 40-year period but to weaken over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