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为抑制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国家持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实行了信贷规模控制。由于不受规模控制,表外业务逐渐成为银行业务新的增长点。表外业务快速发展,在扩大社会融资规模的同时,也逐渐集聚了风险。本文在对银行表外业务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促进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健康发展应规范业务分类、完善风险处置和加强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了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风险状况和制约表外业务发展的“瓶颈”因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胡凯  赵俊 《上海会计》2011,(5):22-23
本文以风险资本理论为切入点,在对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与风险资本理论的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并有的放矢地提出促进和发展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发展表外业务是基层银行适应新形势、新条件和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基层银行表外业务迅猛增长的背后,也同样蕴含了潜在的不确定性风险,并且这种不确定性风险通常比表内业务产生的风险更难以控制和管理,因此应该积极关注基层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存在的风险,保持基层银行表外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巴塞尔协议Ⅲ的框架下,运用我国15家商业银行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④的风险与收益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金融衍生交易类表外业务的风险较高,收益却较低。在传统表外业务中,金融中介服务类表外业务风险较低,收益较高,且不占用经济资本,商业银行应大力拓展金融中介服务类表外业务收入;担保类、承诺类表外业务总体上收益较低,缺乏资本精细化管理,其中部分担保类表外业务可能风险较高,应纳入损失准备的计提范围。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以来,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与国外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发展尚不够成熟,对表外业务基本特征与跨界定义难以把握,对不断涌现的新型业务模式难以理解,以及现有会计准则对规范表外业务存在的滞后性,都对深刻理解表外业务造成了障碍。此外,银行出于自身利益不断扩张表外业务的内在动力,认识表外业务的客观困难,以及计量方面的难题都使得表外业务积累了一定的风险。基于此,应将完善会计准则作为首要任务,通过改进风险管理和加强风险监管的结合,实现表外业务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2005~2018年34家沪深上市银行的年度面板数据,通过GMM面板回归和DID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利率市场化视角下价格竞争和表外业务发展对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价格竞争促进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但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银行信用风险水平;表外业务规模与银行信用风险呈U型关系,表外业务发展初期的多样化资产配置对银行信用风险起到了分散作用;利率市场化下的利差收窄提升了银行风险抵御能力,破产风险有所下降,但价格竞争使得“以量补价”的信贷投放冲动较强,加剧了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不断创新,并得到快速发展,但其潜在风险也不容小觑。本文拟从表外业务的内涵、特征出发,通过风险案例的分析来讨论表外业务开展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寻求实现表外业务的合规经营与全面的风险防控。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表外业务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和业务创新基地.与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内业务相比,表外业务发展不规范、核算不健全、风险高等特点突出.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新的法律法规,对规范表外业务会计核算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钟海英 《海南金融》2012,(12):87-88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迅猛,不仅表外业务金额快速增加,而且表外业务品种也迅速增加。本文基于对2012年1-7月份海南省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状况调查,分析了全省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状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引发的风险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肖佳丽 《中国外资》2011,(20):62-62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表外业务以其盈利性高、对资本要求低的特点,成为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一个重点。但表外业务不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反映,运作透明度不高,风险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较难预测和评估,且其风险易转化成整个银行系统甚至金融系统的风险。本文着眼于表外业务的特征与各种风险,提出了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进行监管的主体、目标、手段和工具,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而是发展成包括担保类、承诺类和金融衍生交易等三种类型在内的业务.如何加强管理以防范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成为当今金融监管机构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以邯郸地区商业银行为例,对表外业务的风险与防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表外业务以其盈利性高、对资本要求低的特点,成为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一个重点.但表外业务不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反映,运作透明度不高,风险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较难预测和评估,且其风险易转化成整个银行系统甚至金融系统的风险.本文着眼于表外业务的特征与各种风险,提出了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进行监管的主体、目标、手段和工具,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表外业务是中国商业银行目前关注的重点.被银行业内普遍寄予了金融创新和创造利润增长点的厚望。本文从中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入手,从表外业务发展模式、当前适合的产品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十几年来,我国表外业务发展迅猛,产品创新层出不穷。而商业银行自身管控能力明显不足,不能满足表外业务健康发展的需要。本人从新的角度对表外业务风险特征进一步挖掘,提出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控管理的新思路,希望能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表外业务规模增长,表外业务的发展机制和风险防控的重要性愈加受到关注。目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自身转型要求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但外部市场环境机制仍然不够灵活。在表外业务的发展初期,目前业务风险尚处于相对可控的阶段,但仍需要监管部门出台相应政策规范和引导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向更加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快速发展,会计如何更好的发挥核算、控制和监督作用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及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规范表外会计处理、充分揭示表外风险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为抑制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国家持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实行了信贷规模控制。表外业务由于不受规模控制,逐渐成为银行业务新的增长点。表外业务陕速发展,在扩大社会融资规模的同时,也逐渐集聚了风险。本文在对银行表外业务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文娟 《青海金融》2010,(12):22-23
本文概述了青海省商业银行表外融资业务运行的主要特征,分析了表外融资业务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加强对商业银行表外融资业务监管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防范异常资金流入政策施行后,银行新型表外融资业务迅速发展,对跨境资金流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有加剧跨境资金流入压力、成为异常资金跨境流动的新通道、增加隐性外债风险、影响调控政策效果等。要完善表外贸易融资管理,需加强本币对外负债监测,加强表外外汇业务风险监管,加快汇率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