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国印 《经济师》2005,2(10):31-32
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几十年的艰辛探索为实践基础,吸取和总结世界上其它国家及我国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逐步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和谐社会发展观。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作为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观历史进程,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进一步深化,同三代领导人的发展观一脉相承,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也是中国和平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发展战略。研究解析其历史进程,对我们全面认识,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一系列新的施政纲领,实现了执政理念的创新和发展。这其中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理念内蕴的生产力思想,有效拓展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思想的认识,实现了对既往生产力思想的扬弃,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表明,她始终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本文论述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以及党在不同历史条件下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不同任务、手段、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是把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范畴的开拓者。与时俱进 ,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品格。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杰出代表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都对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观的创新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 ,科学技术发展变化不同 ,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不同 ,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思想的贡献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曾德高 《生产力研究》2003,(1):46-47,50
马克思是把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范畴的开拓者。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品格。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杰出代表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都对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观的创新发展提出了卓越的贡献。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科学技术发展变化不同,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不同,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思想的贡献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任务。改革开放后中国关于生产力理论的探索得到空前发展和创新。从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提出发展先进生产力、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变化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也在与时俱进,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和观点,特别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是21世纪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三个代表思想把党始终置于时代前列,要求党必须随时代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趋势,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侧重于强调生产关系的调整,第二阶段侧重于追求生产力的增长,都没能够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联系中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的生产关系。第三阶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方法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主要内容之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围绕着如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基本问题,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继承、丰富和深化了邓小平关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包心鉴  薛恒 《江南论坛》2003,(10):54-54
朱步楼、王世谊两同志的新著《江泽民对邓小平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由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这部30多万字的著作是用全新的理论视野研究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理论贡献的最新成果,真实客观地再现了两位理论工作者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及宽广眼界对马克思主义新发展的关注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坚持、运用和在新的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进行了艰辛的理论创新,使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新的经验,吸取新的思想,从而向前发展,不断为建设有…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在经历了20多年的增长奇迹后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的又一次根本性转变,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新阶段的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深化和创新,是我们党理论创新和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2.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和观点,特别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是21世纪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使全体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就必须用发达的生产力作为生产手段。因此,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要看到,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这就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国有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笔者就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国有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的相关问题浅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王思敬  邓敏 《生产力研究》2012,(5):65-66,72,261
自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生产力理论以后,生产力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被不断的创新与发展。经过中国几代领导集体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已经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与发展。我国必须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6.
段景泉 《资本市场》2007,(12):32-33
<正>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新时期情况下,我国经济和  相似文献   

17.
王保生 《时代经贸》2012,(10):49-49,52
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国有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笔者就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国有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的相关问题浅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与生产力的再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华东 《经济论坛》2004,(17):148-15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到“五个统筹”、“五个坚持”,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对人类发展规律认识上的重要升华,也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科学的发展观对于我们如何认识和理解生产力,如何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之一就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提出、确立、丰富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凸显了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作用,对于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绿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所提倡的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绿色经济理论与绿色发展学说,可以概括为胡锦涛绿色经济发展观。它丰富、创新、发展了科学发展观的绿色内涵和时代价值,是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其内容十分丰富,初步梳理有10个方面,即可称之为胡锦涛绿色经济发展观"十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