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王成 《全国商情》2005,(10):72-73
本文从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出发,阐述了21世纪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取决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同时对我国制造业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加强的趋势,世界制造业正在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战略调整与优势重组.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必须加快制造业信息化步伐,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便在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3.
深入探讨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问题,对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对于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先进制造业及其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测度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较为系统的文献回顾与评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提高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装备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竞争力的关键。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缺乏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产业技术创新的环境有待优化,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支撑动力存在断档。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先进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高的动力机制主要有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球兴起,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提高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竞争力,需要推动我国先进装备制造集聚区建设,构建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态系统,激发我国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潜力,建立开放的先进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不仅是把握未来信息技术与工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多棱镜",而且是信息技术发展到深层次阶段的一种崭新的工业发展模式,核心在于不断增强企业、行业甚至国家的整体竞争力。"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其本质便是依靠互联网与工业之间的紧密协同与深度融合,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紧抓未来制造业革新的先机。"中国制造2025"可借鉴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经验,从促进不同部门间的合作、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积聚和吸引高端人才、重视信息安全、大力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等方面进行深入推进,进而逐步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转为制造业强国。  相似文献   

6.
面向现代制造业的物流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是贯穿于制造业生产及经营所有过程的实物、信息的流动,对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竞争力有重要影响。当前,制造业的生产方式正处于变革之中,精益生产、大规模定制、敏捷制造逐渐成为制造企业提高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制造业的变革必然要求有与其相适应的现代物流来提供服务。现代物流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服务社会化、业务流程电子化信息化、信息传递网络化、功能集成化。但在现实中,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还远没有达到现代物流所具有的一系列特征,因此,采取措施,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应成为提高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制遭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研究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明确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反映绝对竞争优势的制造业增加值、国际市场占有率以及反映相对竞争优势的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4项显示性指标.时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进行考察,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企业在培育和发展核心竞争力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水平还很低,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总体竞争力的提高。没有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支撑,我国企业将难以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因此,我国企业必须意识到培育、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工作,提高企业的实力。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经济国际化发展,国际产业资本加快向我国转移,推动了中国制造业成为国际重要制造基地。但中国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廉、档次低,在产业价值链中处于末端。本文认为中国制造业国际化发展中的问题,是与忽视营销在产业国际化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关,而产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生产规模与遍布世界的营销网络。因此,推动我国制造业国际化进程必须重视营销的作用,以在世界市场上建立营销网络作为促进制造业竞争力提高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众多中小企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迎来了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中小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并能获得长久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概述了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及在经济新常态下培育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重点从企业发展战略定位、技术创新、信息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来阐述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可测算得出2003~2007年我国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效率值,然后利用这些效率指标构成面板数据(Panel Data)、建立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中国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效率区域发展不平衡,物流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建议:进一步加强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我国...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的市场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合作伙伴在协同作业过程中,形成供应链系统的核心竞争力,使供应链在产业界地位巩固、并不断提升.笔者以制造业供应链为例,在分析了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发展现状后,提出了打造制造业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从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与分类入手,从信息化意识、基础应用、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及信息化水平的普及程度方面介绍了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并提出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在实施工程体系、技术创新体系、能力提升体系、战略支撑体系方面对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生产者服务业逐渐从制造业领域分离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通过分析国际分工的演进脉络,论述产业组织的垂直解体对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提出我国应从战略高度重视发展生产者服务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分工的外部环境优化,进而促进内部服务业外部化;加强研发、营销环节的发展,促进企业的竞争战略由综合竞争力向核心竞争力转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装备制造业所占的经济比重也在不断地提高。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装备制造业的行业竞争力、财务管理水平还比较薄弱,制约着我国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本文对装备制造业、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设备制造业及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等作了详细的分析和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1999~2004年中国汽车制造业竞争力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2004年我国汽车制造业经历了酝酿、高速发展、回落的全过程,是产业竞争力格局演变的重要历史时期。本文运甩因子分析法,结合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和汽车制造业的产业特征,提出了我国汽车制造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并对该时期主要产区间竞争力变化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结果不仅反映了历史的演变规律,也是判断未来我国汽车制造业竞争力格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蔡金秀 《全国商情》2012,(13):39-41
随着我国制造业开始全面实施精益生产方式,传统会计理论已经无法满足其发展和实践需要,因此精益会计理论应运而生。本文探讨了精益会计理论的内涵,将其与传统会计理论进行较为全面地对比分析。本研究不但可以加快精益会计理论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还可以切实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必然选择,对这个新生事物需要积累经验,共同思考。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应该上下一致,共同努力,认真研究,因地制宜。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产业主体,选择并大力发展它能有效地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国家在发展高新技术的制造业同时,还要加强对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改造。企业则应树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念大力做好有关人才方面的工作。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关键在于造就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武汉应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智力优势,结合西部大开发,在大力培养经济适用型人才的基础上进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山东省确立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希望通过胶东半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推动全省经济的更快发展。两年中,省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策略。为进一步提高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企业的竞争力,应在借鉴国外和国内其它省市发展制造业财税政策经验的基础上,实施促进胶东半岛制造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和辽宁省两个资源型老工业基地由于存在路径依赖及其锁定效应的影响,制造业发展相对缓慢.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二者均面临着老工业基地改造、经济结构调整、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对山西省和辽宁省两个资源型老工业基地历史演进的梳理,认为制造业振兴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地区资源优势日益凸显,制造业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但也存在制造业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将振兴制造业等同于重新振兴传统产业等现实问题.因此,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制造业聚集区,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激励作用是今后资源型老工业基地制造业振兴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