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茜 《经济师》2012,7(3):45-47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积极采取货币政策来挽救深受打击的美国金融市场。但由于"流动性陷阱"的出现,传统性货币政策效果受到影响,美联储开始对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创新,采取了一系列非传统性货币政策。文章从"流动性陷阱"理论出发,对次贷危机后美国货币政策演变的原因、内容和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2008年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危机也从最初的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各国政府普遍采取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发展,我国也不例外.在后危机时代,我国的货币政策也从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适度宽松”到如今的“稳健”的政策转变.本文在对货币政策相关理论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我国2008年至今的3大主要货币政策进行简单的评述,重点在于分析近年来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以及预测货币政策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3.
周铮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31):F0003-F0003
美国次贷危机以来,美联储采取的注资降息、美元贬值等一系列货币政策,无疑会降低美元资产的吸引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次货危机势必会对我国经济有所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我国进出口,加大就业压力,大量热钱涌入而使得我国通胀压力增加、国家货币政策操作难度加大以及金融市场风险提高,而且次贷危机还降多我国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陈华  赵琳 《经济前沿》2008,(9):11-15
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金融市场敲响了风险的警钟。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背景与危机发生前高涨的美国经济有一定相似性,应当从中得到警示,防患于未然。本文从证券化、货币政策、金融监管等方面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并为中国金融业、外贸企业、政府部门等应对美国次贷危机不利影响提出了可行性措施,主要包括:金融机构控制风险加强监管,政府通过贸易政策和管制措施弱化人民币升值预期,统筹规划货币、财政、贸易宏观经济政策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各国的利率都几乎降为零点附近,常规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效使一些市场失灵,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纷纷采取了非常规货币政策.本文以美国为例,对其应对金融危机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进行归纳研究,以期为后危机时代货币政策的退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日益蔓延,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中央提出了2009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文章论述了从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成因.而国家为了保持2009年宏观经济运行,通过对货币环境的影响,创造条件和落实积极货币政策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为了避免次贷危机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美国自2007年底开始大幅下调利率,并从2009年以来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增加流动性。与此同时,2008年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现存文献大多将此归因于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实并不完全如此。虽然美国次贷危机以来的宽松货币政策确实提高了2008年以来的通货膨胀率,却不能解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通货膨胀普遍高于发达经济体的事实。因此,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只是扩大了原有的通货膨胀,而高通胀的根本原因仍然在于各国国内的高货币供给。  相似文献   

8.
中国股票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在学术界引起了关于资产价格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广泛讨论。从理论上阐释了股市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目前中国股市不具备财富效应,中国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机制存在严重阻滞。  相似文献   

9.
2012年全球经济经历了欧债危机深化、地缘政治危机等一系列风险事件,美国、欧盟、中国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先后执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体系风险大幅下降,但经济复苏乏力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受宽松货币政策和一系列风险事件影响,2012年大宗商品价格  相似文献   

10.
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中,特别是美、欧、英、日等央行.截止目前,对非常规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其效果进行了梳理,结果发现非常规货币政策有效地维护了金融稳定,但对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影响并未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11.
2001年日本率先开始使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应对经济衰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纷纷采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发展。本文介绍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理论机制,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量化宽松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介了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了次贷危机中暴露出来的三点缺陷,即美国货币政策的失误、美国金融监管政策的漏洞、美国金融风险控制不力。针对这三点缺陷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蔡强 《经济学家》2012,(10):97-100
美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交互关系在经济衰退时期呈现出扩张的财政政策引致扩张的货币政策,在经济企稳时期呈现出扩张的货币政策引起紧缩的财政政策。美国存在财政政策的非凯恩斯效应,所以一旦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得以实施,将引致宽松货币政策效力的发挥。在后危机时代,这些宏观经济政策间非对称形式的相互作用机制将有利于美国的财政稳固和未来的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14.
薛苗 《时代经贸》2012,(16):158-159
近些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一波接一波威胁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失业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美联储两次量化货币政策收效甚微:欧洲债务危机升级,使得世界经济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5.
发端于2006年下半年的美国次级债危机冲击了华尔街投行,也冲击了对冲基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本文认为当前发生的美国金融危机与现行美元本位制下美国货币政策外部软约束有着内在的联动关系,即外部均衡软约束的美国扩张货币政策推动了美国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6.
对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目标的再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际社会关于此次金融危机成因和教训的讨论很多,尤其是二十国集团华盛顿金融峰会以来,各界已经对金融监管、国际金融组织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等方面的改革达成了一些共识。本文将主要从货币政策的角度,对此次金融危机前货币政策进行系统性回顾,反思金融危机前的货币政策,并对危机后的货币政策目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从实体经济层面看,是由于美国由制造业经济转变为服务经济,使得美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消费拉动,而服务经济下收入分配偏向于知识型阶层的特征,使得美国多数家庭的消费以借贷消费为主.因此,在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下,当美国货币政策扩张引起资产价格上涨却不再引发通货膨胀时,由资产价格上升刺激借贷消费需求,就可以拉动经济强劲增长.由此,美国进入一种扩张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上涨、借贷消费需求增加、经济增长的循环中,而一旦资产价格下跌,个人偿付能力出现问题,就会引发金融系统的危机,经济也会由消费不足陷入衰退.  相似文献   

18.
张书君 《经济师》2011,(6):12-15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主要在于:房地产泡沫是危机的源头;金融衍生品过多掩盖了巨大风险;多重环节的利益链条断裂是危机的深层原因;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是危机的重要成因;对金融机构放松监管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因素;金融全球化是危机传导的背景条件。在评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严重危害基础上,论述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应对金融危机的做法,主要包括美国、欧盟、中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巴西、东南亚和国际组织对金融危机的应对,以及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措施呈现的新变化,并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启示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9.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各国政府多以扩张性货币政策挽救经济。美国除于2008年推出第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11月更提出第二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希望藉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经济。本文尝试以不同的经济学派的货币理论,分析这宽松货币政策的成效,并藉此对西方经济学派货币政策的一次文献综述,整理不同经济学派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1.聚焦次贷危机 自2007年8月以来,一场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金融风暴悄然来临。随着美联储从2004年6月起连续17次的提高利率,导致许多贷款人由于还款利息过高而违约,进而引起按揭提供方的坏账增加,最终导致次贷危机的爆发。在2001年美国经济萧条时,格林斯潘采取了反周期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