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的规划,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从2007年,京津冀三地代表签署物流业《合作框架协议》之后,4年过去了,京津冀三地区域物流合作对企业产生哪些影响呢?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河北好望角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清杰,请他介绍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对企业的影响。三地物流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吴清杰告诉记者,构建京津冀物流产业体系,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能对区域经济产生积极影响,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促进规模效应,优化区域经济增长模式: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将会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那么,其中面临哪些问题,解决途径是什么呢?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请他深度剖析京津冀区域物流现状及解决办法。一轴两翼多节点空间布局汪鸣认为,京津冀区域物流合作是篇大文章,需要三地政府共同来完成。首先,京津冀区域物流应优化物流的空间布局,围绕核心城市来进行物流网络构造的空间发展方式,从区域产业城市经济布局来考虑。要彻底打破京、津、冀地区在发展现代物流业上的行政区划界限,  相似文献   

3.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区域物流能力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科学评价京津冀区域物流能力,有针对性地提升区域物流服务水平,阐述区域物流能力的内涵与特点,构建京津冀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模糊物元法的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模型,从区域整体角度对京津冀区域物流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物流能力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为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有利于促进京津冀区域物流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日,京津冀三地共谋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大计,着力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工作。三地将协同推进京津冀交通运输规划对接,形成区域交通“一张图”,统一部署、统一实施、同标准落实:协同加快京津冀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快完善区域干线公路、铁路网络,推进港口、机场合理分工、功能优化、业务合作;协同加强京津冀交通运输管理、服务联动。  相似文献   

5.
郭乃菡 《中国储运》2020,(1):139-140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物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实现物流一体化将大大促进区域经济整合与协调发展。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城市的物流综合能力进行评分,通过数据降维和变量筛选将众多指标压缩,再依据各主成分指标的权重,得出各地区物流能力并分析枢纽城市与辐射城市间联系,进而建立层次分明的京津冀辐射物流网络。  相似文献   

6.
以铁水联运港站为研究对象,在阐述布局优化方法和思路的基础上对港站货运流程进行分析,并划分港站作业区域,采用系统布置设计理论(SLP)分析各区域物流和非物流关系,针对作业区域综合关系绘制其位置相关图。在综合考虑港站货运流程对区域布局各种限制因素的基础上,调整和修正位置相关图提出2种优化的铁水联运港站作业区域布局方案,并通过方案比选,确定最佳港站设备平面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牢牢把握当下航空物流发展的利好趋势,高质量落实交通强市建设要求,在分析国内外航空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4个维度,对天津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发展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并且从货源、通达性和服务3方面构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CCS模型,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天津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建设优化对策,即培育稳定货源、优化现有航线网络结构、完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优化综合营商环境、研究专项"客改货"和全货机保障方案、完善航空物流发展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形势下,北京局集团公司大力推进绿色物流体系建设。从公铁运输结构、运输区位优势、物流业发展规划和绿色物流网络节点划分等方面,对天津市物流运输进行分析,探讨天津市物流体系方案构架。在此基础上,研究天津市绿色物流体系建设方案,即:综合性物流基地节点布局,城市功能性物流节点布局,服务城市配送的物流中心,商品车运输专业物流基地,服务集装箱运输专业物流基地。针对构建城市绿色物流体系,提出天津市政府在规划、财政、交通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对城市铁路绿色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具有示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和信息等多种行业为一体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物流业,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和提升区域竞争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加快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发展铁路现代化物流,不断拓展物流服务功能,创新物流服务产品,提高铁路物流综合服务水平,充分发挥铁路在社会物流体系中的骨干作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笔者通过对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铁路物流市场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沈阳铁路局全国性、区域性、地区性三级铁路物流节点网络优化建议方案,并对物流基地的功能定位、建设规划方案等逐个进行研究,提出物流基地选址、功能布局等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0.
李玉林 《中国储运》2022,(2):199-201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促使我国的物流行业更上一层楼,在大量的运输压力下,降低物流运输过程的成本能使利润最大化,传统的经济成本控制方法控制效果差,成本降低效果不明显,因此设计一个新的物流运输过程的经济成本降低方法,首先分析了物流成本构成,然后选取了运输参数,构建了企业物流运输成本优化模型,最后设计了成本降低优化方案.进行...  相似文献   

11.
提出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构建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实现物流一体化管理方案,介绍了区域物流信息资源网络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在论述区域物流信息网络框架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平台的层次与功能结构,包括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数据交换平台、货物跟踪平台和行业应用托管服务平台等模块。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支撑京津冀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协同发展,在分析京津冀地区市域轨道交通功能定位和性能要求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市域轨道交通系统制式选择的基本要求,结合线路规划要求、建设及维护成本、系统效益、社会及环境友好性等因素建立市域轨道交通系统制式评价体系。在确定京津冀市域轨道交通系统制式理想方案后,对备选方案的各个指标进行评分,运用信息熵计算各指标客观权重,构建基于灰色关联度判别矩阵的制式方案优选决策模型,从而对市郊铁路、地铁和快速铁路3种制式与理想方案的关联度进行量化,最终得出快速铁路制式最适合京津冀市域轨道交通的结论,为京津冀城市群的轨道交通建设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国务院今年2月发布了《"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对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体化网络提出了明确要求。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成为京津冀综合交通体系构建的两个有力依据。从构建国家交通走廊、研究编制大区域发展规划、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客货运输联程联运与多式联运、京津冀物流发展、京津冀城市群交通系统建设、互联网+交通、国铁参与市域(郊)铁路与路地合作八个方面提出对京津冀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京津冀地区高速铁路线网的发展,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将京津冀地区高速铁路网络进行抽象,选取京津冀地区2018年和2030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下高速铁路网络进行建模,分别计算网络特征值,并从节点特征值、关键节点特性和整体特性3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京津冀地区高速铁路网络的网络化不明显,站点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较弱,北京、天津等关键节点作用巨大,2030年高速铁路网络较2018年网络规模显著增加;随着京津冀地区高速铁路网络演变,其关键节点也随着发生变化,不均衡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但部分关键节点的压力较大,还应加强关键节点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物流系统的构建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在物流系统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对系统的网络组织进行规划,确定产品从采购到最终销售的整体物流渠道和组织结构。其中,物流系统构建数据的获取及其信息化、规划模型的选取、物流节点的选址、运输线路的优化是构建物流网络的重要环节。不断地对物流系统组织进行优化重组, 可以使企业节省物流成本、提升客户服务水平,而科学合理的网络规划是保证物流系统高效运行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选择合理的铁路物流服务方案对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提高铁路物流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铁路物流服务方案数量多、部分方案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结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选择经济性能、技术性能、服务水平和社会服务4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建立铁路物流服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铁路物流服务方案评价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阐述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评价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分析法具有有效性和合理性,能够为铁路物流服务方案评价问题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阐述湛江港概况的基础上,将系统布置设计理论(SLP)应用于湛江港宝满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扩建工程的平面布置问题。根据集装箱作业流程及各物流作业系统的功能,将集装箱码头划分为码头前沿、重箱堆存区、空箱堆存区、冷藏箱区、危险品区、铁路站场区、预留发展区和生产辅建区8个区域,通过作业区之间的物流关系、非物流关系和综合关系分析,并结合码头实际作业流程和地理环境限制条件,提出2个平面布置优化方案,最后从作业安全性、流畅性、便捷性等方面对2个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推荐的湛江港宝满港区集装箱码头平面布置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升铁路物流基地网络化运营组织效率,阐述铁路物流基地网络化运营组织现状,分析铁路物流基地网络化运营组织优化方法,以全网全程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铁路物流基地网络化运营组织优化模型,以27个一级铁路物流基地运行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模型的科学有效性。结果显示:运用铁路物流基地网络化运营组织优化模型,能够快速生成铁路物流基地跨局班列开行方案,为提升成网条件下铁路物流基地班列开行质量、优化铁路物流基地网络化运营组织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9.
铁路工程项目的成本、进度和质量三大目标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合理地调整优化三大控制目标,将对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重要作用.在分析铁路工程项目工期、成本与质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构建质量和成本约束条件下的工期优化方案、工期和质量约束条件下的成本优化方案、工期和成本约束条件下的质量优化方案,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我国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建设促进了中部地区物流网络的建立和发展,针对物流网络发展和区域经济之间复杂的联动效应,基于向量自回归理论建立了一种物流网络发展对区域经济联动影响的研究模型.以1996-2012年中部6省的经济数据和物流行业相关数据为基础,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物流网络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物流行业的发展并非当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但近5年中部6省物流网络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中部地区仍需协调规划物流运输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物流网络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