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是指某一特定经济区域内部的社会经济活动和诸种经济要素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地域性综合经济体系。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历史概念,它随着一国或地区发展的时期、经济制度及政策环境、经济发展战略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和实质,在于按地区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特别是合理配置社会劳动,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同时建立以区域为中心的层次不同、规模不等、各具特点的经济区网络,最大限度地形成全国的整体优势,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沿海地区形成了以消费品工业为核心的出口型增长机制,通过扩大沿江和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来振兴内陆经济。但是,在现实中,经过30年以上僵化的计划经济时期,各经济区被严重地条块分割。物流产业的发展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有利于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吸引外资,有利于以城市为中心的网络化大区域市场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有利于城市的整体规划,有利于减少物流对城市环境的种种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实施沈阳经济区发展战略,是省委、省政府把握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从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实际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为区域经济发展绘就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国际国内经验表明,国家及区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的竞争,  相似文献   

4.
西部开发8年来,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经济区已成为西部地区三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西安都市圈作为关中经济区的核心.在带动关中经济的发展上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聂炳华 《山东经济》2011,27(1):127-130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针对如何借鉴国内有关经验,本文着重对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情况、动因和主要经验作了分析,并结合蓝色经济区建设需要提出了建议:一是指出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经验对蓝色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二是建议把蓝色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列为"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的重要方向和任务;三是提出以青、日、潍一体化带动蓝色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目前已成长为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经济潜质最好的经济区,且正在迈向新一轮更高层次——经济一体化的门槛,国家也将大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使其成为国内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示范区.我国及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和最有实力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中心区域。然而。眼下此区域经济整合凸现出来的体制与机制问题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阻隔。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呼唤体制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任何一个地区的协调、快速发展都与“口、腹、心”三者的结合分不开,关键在于发挥“口”、“腹”、“心”在区域中的位置和功能。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就是出口通畅,腹地广阔,上游有以重庆为中心的经济区,中游有武汉为中心的经济区,下游有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区。其特点是“口”惠“腹”实,加上重庆、武汉、上海等中心城市,因而使长江流域的经济能快速、协调发展。天津是北方的经济中心,是“口”、“腹”、“心”三要素皆备的城市。天津拥有优良的港口。从历史上看,天津的经济发展是从港口起家的。早在100多年前,…  相似文献   

8.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区域中心城市的崛起并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以中心城市形成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经济区,都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深刻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9.
自州九次党代会确定东、西部经济区发展布局以来,海西东西部经济区域优势正日益发挥出来.以格尔木市为中心,包括大柴旦、冷湖、茫崖等行政委员会在内的西部经济区和以德令哈市为中心,包括都兰县、乌兰县、天峻县在内的东部经济区,相互呼应,齐驾并驱,共同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10.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已成长为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经济潜质最好的经济区.且正在迈向新一轮更高层次发展——经济一体化的门槛,国家也将大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使其成为国内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示范区、我国及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和最有实力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中心区域。然而,眼下此区域经济整合凸现出来的体制与机制问题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阻隔。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呼唤体制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三峡经济区区域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第一批机组发电在即,三峡经济区的发展问题再次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三峡经济区"是指长江经济带的西部地区,它以三峡工程为龙头,以重庆和宜昌为支柱,以三峡库区为纽带,以服务三峡工程及百万大移民为特色,地域范围为重庆至宜昌700多公里的长江流域地区,涵盖鄂西山区、盆周山地及川东平行谷岭,区域人口4000多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区域.三峡经济区的发展程度关系到三峡工程的建设,关系到整个长江经济带的腾飞.三峡经济区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消除知识贫困和科技落后,三峡区域创新正是基于这个思路而产生.  相似文献   

12.
经济区由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农村所构成,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周边地区支撑中心城市发展,各区域单元之间空间关联和一体化程度逐步加深.按不同空间层次,经济区可分为以小城镇为核心形成的经济区、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形成的经济区及以城市群为核心形成的经济区.经济区与行政区的互动关联,也需要适度分开.将经济区作为全国性空间规划的基本单元,有利于改变我国人口与产业不匹配、大城市过大、小城镇过小、中等城市发育不良的区域空间结构不合理状况.八大重点经济区需要进一步建立区域合作与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四川省基本形成成都、攀西、川南、川东北和川西北等五大经济区.2010年,四川省各区域金融运行平稳,但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仍不均衡,大部分存贷款依然集中在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等经济发达地区.为促进四川五大经济区金融协调发展,四川省应大力发展各经济区特色经济,形成区域联动的多极共同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月26日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为青海经济区域重新定位以及青海省整体经济的发展开阔了新的思路。为适应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条件,实现青海省经济协调快速发展,首先应对青海省的经济区进行更加合理的划分,根据各经济区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寻求各区域形成优势产业分工的经济发展政策,对具有极大生态和环境价值的三江源经济区要充分运用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政策作用,以达到特定的区域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地区经济快速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长三角格局中,宁镇扬经济区处于落后地位,其原因是区域内城市化发展不均衡和产业聚集低水平。加速宁镇扬经济区发展,应当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产业聚集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在优势互补和错位竞争的前提下,实现区域经济的集约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经济发展规律证明,在工业化初、中期,一个地区的快速发展,无一不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共同推进的结果。特别是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平台和空间,有利于产业和人口聚集,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省十一次党代会基于“四区、两带、一线”的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提出了“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地区,要全力加快发展,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区”的新要求。因此,加快我省东部城镇化步伐,对于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综合经济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辽宁经济》2005,(5):1-1
4月7日,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七城市签署了《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七城市共同建设沈阳经济区合作协议》。这一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建设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从全省未来发展的大局出发,作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既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我省中部地区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化,区域发展也应突破原有的区域板块格局,以城市群为核心构建经济区,形成应对全球竞争的国家竞争力。旨在揭示城市群辐射带动经济区发展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城市群带动经济区发展的辐射源、辐射路径和实现过程。城市群是带动经济区发展的辐射源,通过空间结构优化和功能整合提升来提高其发展水平和辐射能力,人口流动、产业转移扩散和交通发展是主要辐射路径。最后,基于我国城市群发展现存的问题,提出城市群辐射带动经济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规划海西西部经济区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格尔木市为中心,包括大柴旦、冷湖、茫崖三个行政区在内的海西西部经济区,矿产资源富集的优势十分明显,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相对较高,工业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速度居于全州领先水平,已具备了建设新兴工业基地、率先实现小康目标的良好基础,在带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充分利用西部经济区现有的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推动这一重点地区优先发展,对于提升全州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地域辽阔,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差异性特征明显。在推进全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首先支持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加快发展,发挥这些地区的龙头带动效应,逐步推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核心经济区,是青海近几十年中优先发展的重点地区,该区从行政区划上包括西宁、海东所属县及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