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构建SVAR模型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人民币汇率与我国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助长了国内通胀,模型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PPI的影响要大于对CPI的影响;同时,该政策推动了人民币的升值,而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的通胀造成了先正后负的冲击。文章的实证研究支持以下结论:通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汇率渠道,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通胀水平构成了显著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研究每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的不同背景及措施入手,研究该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深入探讨了该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造成冲击的途径:分别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利率汇率引起的国际资本流动两个途径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如何影响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并进行预测。通过分析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的通货膨胀带来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防范正在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造成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3.
美联储从2014年1月开始逐步缩减资产购买规模,标志着美联储开始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可能通过实体经济、流动性、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传导机制,从货物贸易、投资收益、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跨境贷款、贸易信贷、大宗商品价格等渠道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分析了具体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美联储逐渐退出了其自2008年来采取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经济进入加息周期.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下,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波动频繁.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我国金融资产价格影响如何?本文以2013年11月至2016年6月美联储的持债规模和上证指数、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一年期Shibor数据为样本,采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我国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结果显示,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有显著的正向冲击,人民币具有贬值的压力;对上证综合指数有负向冲击,我国上证综合指数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期间会降低;对一年期的Shibor有正向冲击,一年期的Shibor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期间会上浮.  相似文献   

5.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两次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推动经济复苏,其规模巨大和持续时间都属少见。有鉴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出台背景以及传导机制,随后,本文根据政策传导效果和市场表现分析指出,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短期效果比较明显,但对美国经济的长期刺激作用有限,且给美联储及其他各国央行的政策操作带来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中,西方发达国家使用了形式多样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引导经济发展。但随着经济的缓慢复苏,美国正在削减购债规模,逐渐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与退出,不但在发达国家内部产生了政策效果,而且对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也产生了溢出效应。本文从汇率波动、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等多个传导渠道,对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的溢出效应进行了综述研究,同时探讨了溢出效应对中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新兴市场国家应对新型货币政策冲击的措施与效果。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后,出于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目的,美联储先后实施了两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针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果的争论在学界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鉴于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联储"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必然通过多种渠道对其他国家的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产生影响。本文通过事件法分析法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公告效应进行了检验,结论表明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公告效应对我国股票市场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8.
2007年次贷危机发生后,美联储采取了以利率调控、量化宽松(QE)和扭转操作(OT)为内容的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宽松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调低短期名义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降低长期利率和金融产品风险溢价,以增加经济金融体系流动性和信贷可获得性,进而推动美国经济走出危机。本文分析了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调控逻辑与操作实践,反思了货币政策在应对危机中的效应、调控框架构建、超额流动性传导等问题,以期为我国央行政策操作提供一些参照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国际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理论,选取中美两国1998-2017年度的季度数据,建立TVP-VAR模型,分析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资本流出影响的时变特征和结构性变动;采用蒙特卡洛抽样法、脉冲响应分析和时点脉冲响应分析,从汇率、利率和资产价格三个渠道分析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资本流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利率和美联储加息通过利率的传导渠道在短期内对中国资本流出的溢出效应明显,正向作用在加息后第二季度达到峰值;而汇率和资产价格传导渠道对中国资本流出的影响呈现出结构性变化,对资本流出溢出效应较弱。由结果可知,通过在国内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加快金融市场的开放可以有效地减轻因美联储加息给我国资本流出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量化宽松对世界新兴经济体影响及中国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主要发达国家实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措施基础上,通过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得出量化宽松政策将会降低新兴经济体债券收益率、促使新兴经济体货币升值、加大新兴经济体流动性过剩压力、加大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压力等结论,认为这些不利影响必然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稳定。因此,我国应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以应对中国可能面临的危机。  相似文献   

11.
陈国权 《中国外资》2013,(21):102-103
2008年次贷危机后,美联储实行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复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政策外溢效应日渐扩大,尤其是新兴经济体面临着较大的通胀压力与资本流动风险,本文深入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本质特征,并结合中国实际分析了其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13年12月19日,美联储宣布削减量化宽松每月资产采购规模100亿美元,标志着正式启动 QE退出,美联储 QE退出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本文回顾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过程和退出步骤,分析了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主要传导机制与渠道,剖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2月19日,美联储宣布削减量化宽松每月资产采购规模100亿美元,标志着正式启动QE退出,美联储QE退出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本文回顾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过程和退出步骤,分析了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主要传导机制与渠道,剖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2月19日,美联储宣布削减量化宽松每月资产采购规模100亿美元,标志着正式启动QE退出,美联储QE退出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本文回顾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过程和退出步骤,分析了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主要传导机制与渠道,剖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人民币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人民币国际化已然大势所趋。然而,自2015年末美联储摒弃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美国进入新一轮加息周期,人民币汇率随之波动较大。近期,受诸多因素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明显放缓甚至停滞不前,汇率风险已构成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一大障碍。本文以新一轮美联储加息周期为背景,结合当前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发展变化,同时借鉴日元国际化的经验教训,积极探索防控汇率风险的措施和方法,以期为人民币国际化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回顾美国历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及未来可能的退出步骤的基础上,研究发现我国外汇资金净流入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较大。针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产生的影响,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由于当前单边主义货币政策的盛行,国家间缺乏有效的政策协调和约束机制,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的流动性主要经过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国家间传导。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到,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宽松货币政策不仅冲击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也给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带来通胀压力,而中国这样汇率制度相对固定的国家更容易受到来自外部扩张流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严佳佳  陈岚 《投资研究》2023,(12):104-115
本文以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逆转为研究背景,基于股票市场信息传染理论,运用互信息和核密度估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中国和美国股票市场中各个金融板块之间的风险相依关系,并运用窗口滑动法分析风险相依关系的动态演化过程。研究发现,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增强中美股市金融板块之间的风险相依性进而提高金融风险在不同金融市场间传播的可能性,并且我国金融业扩大对外开放政策对子板块的风险相依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张晓玲 《金融纵横》2011,(6):8-11,25
本文以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为例,分析了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特别是储备发行国政策变化对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动影响的传导机制和影响程度,并提出我国应采取合理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储备管理、资本管制以及完善金融市场建设、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政策组合减少外部政策变动产生的负面冲击,同时还应呼吁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促进全球经济再平衡。  相似文献   

20.
在2013年6月联邦市场公开委员会会议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向市场发出了调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伯南克的这一表态不仅通过预期作用于美国经济的增长路径,也使得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着外溢性政策冲击的风险。本文就当前市场对于美联储退出QE的预期逐渐强化的情势下,美联储将如何选择QE退出的时点和路径,美联储退出QE的后续影响以及对我国影响的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如何化解这一潜在的政策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