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田丰 《中国海关》2014,(1):82-82
要解决企业"差钱"问题,就必须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让钱去到该去的地方。2013年12月19日,中国货币市场利率飙升至6月以来的高位,其中1天期的国债逆回购利率甚至一度达到16%,7天期逆回购利率最高至9.8%。这意味着短期资金严重供不应求,体现在实体经济,说明企业"太差钱"。企业"差钱"的状况已经延续了一段时间,尤其是2013年6月20日,银行间隔夜质押式回购成交利率最高达30%,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最高成交于28%。中国当时遭遇的流动性紧缺令世界各地投资者震惊,担心中国可能爆发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2.
2014年,央行行长周小川和央行研究局纪敏副局长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操作要走利率走廊的模式。利率走廊模式是指货币当局通过改变自己的存贷款利率进行利率调控,简化利率调控的模式。通过介绍以加拿大央行为代表的对称利率走廊系统、以欧洲央行为代表的地板利率走廊系统、并创新地介绍了土耳其的利率走廊系统实践,分析以上实践的具体原理,探讨对我国构建利率走廊系统的启示。建议我国应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发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市场基础利率的有效性,构建以存款便利利率为利率走廊下限,完善常备借贷利率为利率走廊上限的利率走廊系统。在具体实践中,根据需要调控的具体目标,相机结合使用一些合适的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3.
《商》2015,(12)
2013年11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首次正式公布了常备借贷便利(SLF)的货币政策工具,该政策工具一经推出就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该政策工具到底是如何调节市场货币的,其传导应用机制是如何的,都是一个个问号。如今,一年半过去了,2014年9月,央行继续向五大国有银行投入了5000亿的SLF,到底SLF的实施效果如何,本文将从SLF产生的背景、理论知识、SLF在日常流动性管理中的应用以及SLF对利率市场化的影响这几方面来分析常备借贷便利该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简要回顾和评论三种主要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我国货币市场上银行间质押式回购、银行间买断式回购以及银行间拆借产品三大类1年期至30年期共计90小类产品,在1999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的月度数据对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进行了检验。结论表明,我国货币市场上三大类产品相同期限产品种类利率高度正相关,同大类产品长短期利率之间也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不同产品并不存在明显的市场分割现象,利率期限结构较好地吻合预期理论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计量工具的定量实证分析,通过建立相对应的VAR模型,研究了我国公开市场回购利率、同业拆借利率与银行贷款利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并着重分析了二者对贷款利率波动影响的贡献度以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三个利率主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调节市场资金流向和货币供求。就银行贷款利率而言,会根据央行公开市场回购利率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完善性,使得这种利率的传导有效性受到了限制,即公开市场利率对银行贷款利率作用减弱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央行不断发行央行票据,以试图达到冲销不断扩大的基础货币,稳定资本市场.但是央行票据的发行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为了量化分析其影响程度,本文借助相关计量研究方法,通过对央行票据对货币供给量和市场利率的实证分析,分析得出央行票据的操作存在其局限性,并进而提出借鉴性的建议,促进我国央行票据更好地为市场服务.  相似文献   

7.
当前利率变动正处于敏感区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债券投标,市场心理必然十分微妙.市场的资金状况带动理性投资、债券二级市场收益率引导新发利率、债券的供求弹性影响投资选择、利率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债券的风险与收益.在分析市场资金状况时,也需要参照央行货币政策尤其是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情况、回购与拆借利率的变动方向以及债券利率的期限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8.
张欣怡 《中国物价》2014,(5):78-80,88
基于货币市场的历史数据,本文分析了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的特点,讨论了影响其利率波动的因素,研究了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受到利率市场化进程影响所呈现出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9.
秦红阳 《商》2014,(5):145-146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直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一大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央行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在金融脱媒等金融结构变化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并非之前那么简单地可以侧重于某一种渠道,诸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利率渠道研究逐渐为国内学者和监管者关注。众所周知,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三大法宝之公开市场操作针对的就是货币市场,而在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又存在着诸多准基准利率,各自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基准利率的作用。利率是纲,纲举目张。利率市场化下,选择哪个利率作为一个基准利率,能够具有金融市场权威定价权及担任金融信息的指示器,即作为央行政策利率的“信使”及时将货币政策意图传递给金融市场利率,一直是学术界和央行关注的话题。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曾被我党制定为一项战略性目标。2004年开始了对银行存款利率上浮封顶,贷款利率下浮封底的利差保护,目前利率市场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要使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并最终实现,具有货币政策“二传手”功能的货币市场上基准利率亟需完善。同时金融市场间协调发展,商业银行资金定价、宏观调控方式转变,都倒逼着这一基准利率的地位夯实。〈br〉 因此本文将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问题纳入到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框架中去。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研究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SHIBOR、银行间国债回购利率、短期国债收益率等各个市场利率的属性及优缺点,找到比较适合充当基准利率的(SHIBOR),通过实证考察SHIBOR自身期限结构等的效果及SHIBOR与其他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传导关系是否通畅, SHIBOR是否真的具备了基准利率的潜质进而能够不负众望在金融市场上成为具有绝对话语权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 SHIBOR未来有何改进的地方,如何更好的培育完善它,如何提高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SHIBOR渠道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效力,成为本文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商》2015,(49)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了达到既定的政策目标而采取的调控手段。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化,亟需一种通过市场机制发挥重要作用的政策工具。为提高货币调控效果,央行推出了一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并且开始有意构建利率走廊。本文拟对我国新推出的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工具做一个简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云  程丽萍  郑忠 《商业研究》2006,(18):120-123
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发展对各国金融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我国正在进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迫切需要构建适合实际和发展需要的利率调控模式,所以必须了解“利率通道”调控模式的运行机制,运用实证数据对“利率通道”调控模式进行模拟分析,从而建立以“利率通道”调控为主、公开市场操作调控为辅的利率调控模式作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13.
论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与利率期货的推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袁东 《财贸经济》2003,(6):19-24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正在有步骤地加速推进,利率的市场化必然带来利率波动幅度的加大,如果没有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作为配套机制,必然会影响利率市场化的顺利进展,也影响到整个金融市场应有作用的发挥.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利率市场化要求利率期货作为利率风险管理的机制予以配合,因此,在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应研究推出利率期货交易的问题.利率期货的最主要承载体是国债期货.根据中国目前利率市场化进展的实际情况,从各类经济实体已经或可能面临的利率风险看,对国债期货的需求日渐强烈.本文的主旨是,在论述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分析各类经济实体所面临的各种利率风险,以及国债期货对于这一风险管理所起的应有作用,从而得出应当推出国债期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Interest Rate Dynamics and Consistent Forward Rate Curv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e consider as given an arbitrage‐free interest rate model M, and a parametrized family of forward rate curves G. We study the question as to when the given family G is consistent with the dynamics of the interest rate model M, in the sense that M actually will produce forward rate curves belonging to G. We allow the interest rate model to be driven by a multidimensional Wiener process, as well as by a marked point process, and we giv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consistency. As test cases, we study some popular models, obtaining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sults about consistency. We also introduce a natural exponential‐polynomial family of forward rate curves, and for this family we giv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consistent interest rate models with deterministic volatility functions.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行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增强我国银行对外资银行的竞争力,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研究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宏观投资效益、存贷款先后次序安排及汇率的效应分析,有利于改进资金使用的宏观效益。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应选择渐近式实施利率市场化进程为宜。  相似文献   

16.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PBOC),the central bank, announced on April 5th that it would raise bank's benchmark one-year deposit and lending rates by 0.25 percentage points effective April 6th;rates of other borrowing and lending would also be adjusted accordingly. This was the fourth adjustment by the PBOC since last October and hereafter one-year deposit rate was raised to 3.25 percent and one-year lending rate to 6.31 percent. The rate rise was announced at a time expected by the market. Experts say t...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财政政策效力的减弱,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应让货币政策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保持适当较快的贷币供应增长,满足宏观经济增长的需要。连续七次降息,政策效果明显。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趋缓、储蓄存款增长、债券利率下降、国际利率降息浪潮及较低的通货膨胀率等现实的存在,都说明人民币利率再次下调有其客观性。  相似文献   

19.
We study a continuous trading bond model where the associated forward rate curve follows a multidimensional Poisson-Gaussian process. the bond market is complete, and the unique arbitrage-free interest rate call option price is explicitly derived.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与其它国家的互动关系逐步加强,国内经济更易受外国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两国经济DSGE模型,采用参数校准法选取模型参数,利用经济变量波动特征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美国加息对人民币汇率和相关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加息会导致中国通货膨胀率下降和股票价格下跌,人民币汇率贬值,但汇率贬值不一定引起出口增加;美国加息冲击发生后,中国股票价格的相对波动性最大,其次是人民币汇率,随后是通货膨胀率,利率的相对波动性最小。最后提出完善宏观调控政策和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