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2006年11月6日《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颁布,使一直以来形同虚设的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制度终于有了规制,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还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从我国现状入手,提出自行申报在税收征管领域的完善思路,即加强申报管理要有效控制纳税人税源,增设申报激励措施,加大违法申报的处罚力度,强化税收申报服务。  相似文献   

2.
我国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决策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先分析影响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申报行为的各个因素。再以国外分析逃税行为的经典理论(Allingham—Sandmo—Yatzhaki模型)为基础,将逃税心理成本、社会影响成本、税制与税收支出公平程度以及纳税经济成本也一并纳入模型,建立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使偷逃税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得到了较全面和系统的阐述。通过数学分析,列出纳税人的决策条件,并且分析模型中的各个变量与纳税人中报决策之间的关系。基于模型结论,探讨提出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改进个人收入自行申报管理、减少偷逃税的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个人所得税目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06年11月6日《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的颁布,人们的焦点又一次集中到了高收入群体上。自行申报一时间成为点击率和话语出现率最高的词语。能够引起社会的如此关注,不仅仅是因为一直以来形同虚设的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制度终于有了新规制,更多的在于《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还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在提出税收监管制度完善措施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自行申报在税收立法和税制要素方面的完善思路,即完善税收立法和完善税制要素.  相似文献   

4.
高培勇 《新经济》2007,(4):30-31
从表面看,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的实施,只不过是纳税人向税务部门报送收入信息或税务部门采集纳税人收入信息的渠道增加了一条:由以往代扣代缴的“单一”渠道变为代扣代缴加自行申报的“双重”渠道。然而,透过表面现象而深入到它的实质内容,人们便会发现,个人所得税的自行申报有着十分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丽竹 《经济论坛》2011,(4):216-219
研究我国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制度,应当同时研究国外个人所得税的自行申报制度,进行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制度的比较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各国在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上的不同法律规制,总结制度上的共同优点,对我国可以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个税自行纳税申报之后的改革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洁 《时代经贸》2007,(3Z):85-86
今年刚开始实施的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进行自行申报的申报制度,是加强对高收入阶层的纳税监控、促进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差距的一项举措,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促进公民纳税意识的转变,增强自觉诚信纳税意识。但一个良好制度要发挥好其作用,还有赖于整个机制的配合。本文将对个税自行申报实施后,相关制度的改革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2007,(1):8
1月1日,《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开始正式实施。国家税务总局去年12月15日发布的《关于明确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纳税申报口径的通知》明确了股票转让所得的自行申报标准,有人因此开始担心国家将对股票转让所得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日前明确表示,对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而言,虽然其取得的股票转让所得需进行自行申报,但对这部分股票转让收入仍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相似文献   

8.
时至今日,从今年元旦开始、为期三个月的第一次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已经落下帷幕。与此同时,围绕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问题而引发的热烈讨论也算告一段落。该是进行盘点、评估的时候了。对于这次实施的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似可在总体上做如下概括:一个特征、三项意义、五大难题、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9.
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个人所得税不仅关乎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且还与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息息相关.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个人所得税的关注不断增加,而如何防止偷税、漏税,完善国家的税收体制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已经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论个税自行申报——导引价值、制度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税自行申报具有培育纳税人权利与责任意识、收集纳税人信息,有效监控税源和倒逼税制改革等导引价值。然而,现行个人所得税制的分类征收方法、"一刀切"扣除项目以及完税凭证协查机制等与个税自行申报存在诸多矛盾,这是个税自行申报元年遇冷的根本原因。因此,应把个税税制改革作为个税自行申报有效运行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税收征管是保证税收制度有效执行的手段。就个人所得税税制而言,只有提高税收征管有效性,才能真正发挥其组织收入和调节高收入的作用。本文从税收制度本身、税务执行机构、纳税人以及税收制度环境等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并就如何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个人所得税逃税理论模型的演进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个人所得税的逃税问题是我国当前税收征管的一大难题。纳税人的逃税决策受到税率、未申报所得或未纳税额、查处概率、罚款力度、以及纳税人的风险厌恶程度和税收隐瞒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早期的个人所得税逃税模型主要着重于纳税人与政府强制征税能力的博弈分析,最近的文献则主要对包括税收隐瞒技术在内的更一般的模型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目的在于综合述评西方个人所得税逃税理论模型的演进和最新发展,并籍此提出该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张录 《经济师》1999,(9):84-85
个人所得税因其税源分散、流动性大、隐蔽性强,又直接关系到收入者个人的经济利益,称之为“税收第一难”。自新税制实施以来,我们大同市地税局各项税收征管措施逐步趋于完善,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适用于我市具体情况的征收管理办法。但就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而言,在申报、代扣代缴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我市个人所得税征收入库分别为1429万元、3607万元、4762万元、7545万元,而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939.6元、1450元、1765元、1980元,城镇居民…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出现一些问题是难以避免的,而且这些问题也不可能一次性地或在短时期内加以解决。因此,需要不断完善自行申报纳税的制度和依法构建有利于促进纳税人依法申报纳税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5.
张劲 《经济研究导刊》2011,(1):30-33,65
探讨税收原则,讨论税收任务导致的税收不公平。探讨个人所得税消费抵扣,探讨激励国民如实申报个人所得税的方法。分析中国个人所得税主要来源渠道。探讨个人所得税分类综合征收模式。论述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税务改革,及其他国家事务中的监督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经济分析与改革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界定、分项、分类扣除制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现行税法本身的缺陷,以及在征管过程中监控申报等手段的不完备之处,提出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取向  相似文献   

17.
金婉 《当代经济》2016,(29):52-53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的个人收入逐年增加,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数范围也不断扩大,考虑到纳税人的切身利益,对个人税收进行纳税筹划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我国个人所得税从无到有的基本历程,以及其经历的三个重要阶段;对个人所得税的相关规定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必要性,从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转换纳税人身份、合理利用纳税延期以及工资薪金转换分割或合并四个方面提出了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有纳税义务的个人征收的货币和实物,同其他税收一样,是国家财力的后盾和保障,而国家财力则是税收的新起点和归宿。因此,无税收国家财力便无从谈起,无国家财力的安排,税收也便失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步入市场经济的国家有关数据显示,其财政收入95%以上来自税收,而个人所得税在整个税收中所占比重约在30~50%之间。诸如荷兰、德国个人税收则高达全部税收的60%以上,这说明个人所得税在国家财政支撑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样,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收缴,也直接关系到国家财力的状况,关系到各项事业的兴衰与否。国库的充实,新千年的可持续发展,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调节,缩小贫富差距,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等等,也都有赖于个人所得税的合理有效征收。同  相似文献   

19.
王国太  许学廷 《经济师》1999,(12):61-61
个人所得税具有税额小、税源分散、征管难度大、涉及面广等特点,是典型的“芝麻税种”之一,加强对其做好税收征管不仅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级差,增加财政收入,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全社会的纳税意识。本文就个人所得税的征管现状谈几点浅见,以供参考。一、个人所得税的征管现状应该说,这几年通过税务机关的大力宣传和征管水平的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个人所得税法》逐步被大多数人理解和接受,公民的纳税意识增强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呈现出了增长的势头。但是,由于个人所得税和公民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加之课税对象…  相似文献   

20.
关于高收入行业个人所得税征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高收入行业的个人所得税征管实践中,税务机关存在的问题包括:对个人的工资薪金收入不能完全掌握,对个人的工资薪金外收入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税务部门内部征管信息传递不畅;纳税人越轨成本低导致的"侥幸"心理;社会不公正导致的"相对剥夺"心理和社会失范导致的"赢利"心理。对此,提出了完善我国高收入行业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