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让·雅克·卢梭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高举自由与平等的旗帜,对封建专制集权进行了最为猛烈的抨击。特别是他试图用公意学说重建一个人民主权、道德至善的理想共和国,实现全体公民的平等自由和公共幸福。然而,卢梭在历史上却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对他的政治学说的各种认识上的分歧也主要是由他的公意学说引起的。如何看待卢梭的公意学说,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其政治哲学思想的把握。本文力求通过分析公意的含义、特征及其与其他意志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卢梭公意学说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公意”是卢梭政治学说的核心内容,却也是产生种种歧义的关键所在。卢梭从倡导真正的自由和平等这一角度出发阐释“公意”学说,却衍生出与其本意完全相反的结论。卢梭也因此成为历史上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民主主义者和专制主义者都从他的政治学说中寻找理论根据。文章试从“公意”概念入手,对卢梭的“公意”学说作一个粗浅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卢梭是一个兼具浪漫主义和理性思维的政治家,也是个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以浪漫主义为切入点分析了卢梭在两部主要的政治论著中的政治思想。主要评析了卢梭关于自然与文明、平等与自由、公意与契约和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论述,认为卢梭的政治思想中充满对平民的关爱和同情,并有许多不同于前人的政治创建。  相似文献   

4.
《商》2015,(52)
本文主主要从托克维尔民主思想的形成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进行说明。民主与自由、平等的关系,民主和平等是必然趋势,民主是自由的基础,现在追求自由就要与民主相结合,一旦失去民主的自由就容易走向多数人的暴政。  相似文献   

5.
卢梭的公民教育思想承担了由"自然人"到"公意"再向"公民"转化的责任。通过道德教育、自由教育、爱国教育和法律教育构筑起卢梭的公民教育思想体系;借助个人社会游历、创建公民宗教和建立公共教育等方法培养最有道德、最为贤明公民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胡兵 《消费导刊》2009,(10):118-118
笔者按照权利关系,把马克思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即"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划分为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分原则,即个人所有与共同占有原则、个人民主与共同管理原则和个人自由与共同发展原则。其中,个人民主和共同管理原则的要点是:个人民主权派生、制约和监督政治领导权。个人民主权是公民权的政治形式,它派生、集合为共同管理权;共同管理权派生政治领导权,后者通过民主联合来改造国家,组建民主共同体,达到实现个人民主和共同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博客的飞速发展,平民话语权日益成为讨论的热点。不少论者认为平民话语权意味着每个个体都被赋予了平等的话语权,意味着更多自由和民主。本文试图运用福柯关于话语和权力的讨论,揭示出隐藏在平民话语权背后的真相,指出所谓的平等、自由、民主实际上只是戴着镣铐的舞蹈。  相似文献   

8.
邵丽莹 《商》2013,(16):213-213
卢梭的立法者概念是他整个理论系统的一个亮点,立法是社会结合的条件,是公意对于一个共同利益的目标所作出的公开而庄重的宣告。本文将讨论立法者的约束条件,并且将卢梭的立法者柏拉图的哲学王展开比较。  相似文献   

9.
宗肖肖 《商》2016,(4):46
社会契约思想以一种新的视野和角度为欧洲大陆带来政治思想领域上的变革与发展。而公意思想贯穿于社会契约的始终,它借助于政府和法律得以体现和实现。同时卢梭在社会契约中对公意的部分阐述存在歧义,文章就关于社会契约中的公意思想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协商民主指的是自由平等的公民基于权利和理性,在一种由民主宪法规范的权力相互制约的政治共同体,通过集体与个体的反思、对话、讨论、辩论等过程,形成合法决策的民主体制、治理形式。在一个强调多元、尊重差异和多样化的时代,在一个即有体制面临重重危机和挑战的时代,协商民主开启了人类探索民主理想的新历程。  相似文献   

11.
胡莹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83-84
作为工人运动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罗莎·卢森堡的特殊身份、成长环境和非同寻常的经历造就了她独树一帜的民主观,其民主思想主要涉及社会主义本质、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以及党内民主等问题。罗莎.卢森堡的民主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着重从罗莎.卢森堡民主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主要内容来考察其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切实地反映了新时代下全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和现实需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创新社会管理,应注重运用契约思想。契约式社会管理,指在社会管理中要弘扬契约精神、贯彻契约理念、采用契约方式。自由是契约式社会管理的最高价值,诚信精神的培育营造自由环境,协商民主的贯彻推动自由发展;平等是契约式社会管理的基础价值,平等参与是原初体现,平等享有是终极实现;公正是契约式社会管理的内在价值,权力运行规范是关键,权利保障有力是保证;法治是契约式社会管理的当代价值,多元治理促进法治,机制创新夯实法治。  相似文献   

14.
先秦时期就已经兴起了原始民主思想与言论自由思潮,稷下学宫就是一个自由论辩的场所,引发了百家争鸣的高潮。《管子》一书正是在这种原始民主思想、自由主义背景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是百家争鸣的投影。《管子》提倡言论传播的自由,要求君主要善于听取民众的意见,君臣之间、群臣之间也要做到言论传播的畅通。但是《管子》对舆论传播的控制是很严厉的,采用法制的手段实行禁止、诛罚等,客观上要求言论要"名实相符",在某种程度上还反对著书立说。《管子》一方面提倡言论传播自由,另一方面又对舆论传播进行控制,这正是民主与法制这对矛盾范畴具有一定张力和弹性的体现。这对我们仍具有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个现代政府都承认以人人平等为施政基础。正如托克维尔早在两百年前就观察到的那样,民主化浪潮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内都追求平等。不过这里的平等只是指法律意义上的平等。民主理念的伟大先驱卢梭早已指出,人与人在实质上并不平等,每个人都拥有不同层次的能力与禀赋,然而正是这种不平等曾经造就了古代的贵族制度。历史证明,贵族制被  相似文献   

16.
冬莹  丁春福 《现代商贸工业》2022,(4):127-128,195
民主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是充分展现人民意志和人民主权的重要形式.每个国家在建设过程中都要面临以何种民主、何种道路来发展的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带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具备广泛性、真实性、有效性的显著优势,这对我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目标和促进民主事业的完善和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舒强 《商》2013,(2):227-227
马利坦在其《人与国家》一书的第二章详细的阐述了他对主权的看法。该章着力论述的是主权的概念,作者首先指出历史上对主权这一概念以及实际运用的各种争论,接着引用让.博丹、霍布斯、卢梭等人对主权问题的理解,在引用他们的观点的同时,作者也对他们的观点一一作了评价,在这一过程中,使得我们对主权的概念逐渐的清晰明朗。  相似文献   

18.
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凝结看人类智慧,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一国的法治总是由一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并与其相适应。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平等,建设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并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笔者就我国的法治建设谈谈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就社会层面而言就是要树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观,而社会的公正与法治建设需要律师发挥法律人的作用,彰显职业精神,服从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现代政府的产生源于人民公意达成和公意授权,这决定了公共管理的服务性质。21世纪,提供服务将是公共管理职能的必然选择。为公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将是公共管理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