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新一轮海外上市热潮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将海外上市作为其融资的主要目标,大部分的企业把上市的目标市场集中在美国、香港和新加坡等资本市场.然而究竟选择哪个市场上市才能使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且为今后的持续融资作好准备?这一直是众多公司所关注的问题.以下,我们将从美国、香港和新加坡证券市场的状况和上市要求等方面来剖析各国IPO市场的差别,为中国公司海外IPO的市场选择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刘晓峰 《经济论坛》2006,(14):80-81
当中国由市场经济进入到资本经济时期以后,企业的融资手段将更多地取决于在资本市场上的直接融资。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资本市场格局,加上国内股市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的低迷状况,使得企业(特别是中小民企)在境内通过上市来进行融资变得非常困难,而海外市场相对成熟。民营企业是否到海外上市,取决于以下条件:企业是否急需资金及取得上市地位;企业是否需要外汇资金;企业是否有意拓展外汇市场;是否有意吸引国外专业人才加盟;公司是否增长快速需要不断从二级市场配股集资;是否希望尽快实施股权计划以吸引人才;是否有意引进…  相似文献   

3.
企业海外上市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红梅  张雷 《经济论坛》2004,(2):100-101
在国内主板市场遥不可及,二板市场遥望无期的大背景下,海外资本市场成为我国企业竞相逐鹿的对象,众多求“金”若渴的本土企业前赴后继,走出国门,用中国企业特有的上市激情演绎着海外上市的峥嵘岁月,2003年更被誉称为“海外上市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热潮愈演愈烈。然而,海外上市过程充满着风险与挑战,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将有利于深入了解其意义和现状,帮助中国企业在海外成功上市,并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提供重用依据。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海外上市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梳理了海外上市融资下资本成本的形成和作用机制,对海外上市融资之于资本成本影响机制中的重点环节进行了剖析.文章认为,我国企业海外上市融资借助于海外成熟资本市场的约束,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信息披露水平、降低投资人对公司的风险补偿要求、促进股票的合理定价,从而有利于降低公司资本成本和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自2006年国内股票主板市场恢复融资功能以来,海外上市企业回归A股市场融资的现象已经引起了证券界、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尤其是境外上市企业回归A股的高溢价发行问题更是令人关注.本文的研究发现,海外上市企业回归A股市场IPO定价不仅远远高于其在H股的发行价格,甚至出现了高于回归前一段时间H股市场平均价格的特殊现象,这些企业在回归过程中为什么能进行如此之高的溢价?这种过高的溢价又会引发哪些问题,对此本文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最后分析了海外上市企业国内融资定价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问题以及相应的举措.  相似文献   

7.
海外上市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2000年,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中国特大型国有企业海外上市可谓是饱蘸浓彩的一笔。首先是2000年4月,被誉为“国企旗舰”的中国石油艰难出海,在纽约、香港两地上市;6月21、22日,中国联通股份有限公司在纽约及香港成功上市,共融资64.31亿美元,创下中国公司海外融资数额的纪录;2000年10月19日,中国石化在香港、伦敦、纽约成功上市,融募资金34.6亿美元;2000年10月底,中国移动在继去年收购三省移动资产后更为大手笔地收购,将国内包括京、津、沪在内7省市的移动业务尽数收其麾下,总收购价值328.4亿美元,筹集资金75.5亿美元,如此筹资规模,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也罕有其匹。中石油、联通、中石化、中移动的连番上市,共筹集资金200  相似文献   

8.
黄彭 《经济咨询》2006,(5):40-41
一、国有企业海外上市的原始动机和预期效益 我们知道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股权融资比起国内来说要难的多。一般的海外资本市场都要求证券发行方有良好的会计制度和比较完善的信息披露程序,此外在定价上还要大打折扣。所以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无论在期前成本上还是期后收益上与国内融资相比都没有优势。那么中国企业积极的申请海外上市的原因何在呢?总体来说,国有企业海外上市的的动机主要由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构成。  相似文献   

9.
畅言 《资本市场》2009,(3):106-107
<正>清科集团研究显示,受海外金融风暴和境内资本市场调整影响,2008年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总体情况低迷,境内外上市数量和融资额大幅缩减,分别创下三年同期新低。2008年共有113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合计融资218.3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93亿美元;上市数量、融资额和平均融资额均创三年来新低。其中上市数量较2007年减少129家,融资额减少79.2%。113家企业中有37家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合计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及其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润 《经济师》2006,(3):113-114
近年来,我国企业赴海外上市者越来越多,其筹资规模已经超过国内资本市场的筹资规模。文章旨在对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意义、模式等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新途径──加拿大证券市场首钢研究与开发公司吴祖尧以往我国企业海外上市主要是在香港股市上市,这不利于拓宽资金来源,有必要积极发展在世界其它资本市场的上市。加拿大证券市场作为世界著名市场之一,证券流动性很高,世界各地的企业都有可能前往筹...  相似文献   

12.
马煜婷 《经济》2011,(6):40-42
上市心切、渴望走出去的中国公司,要掂量好海外上市的利与弊、得与失,才能在融资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上走得更远,走得更稳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数量和融资金额都在逐年递增,上市地点的选择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伴随着时代发展的浪潮和经济周期的起伏,当初第一批海外淘金的企业如今有的破茧成蝶,有的狼狈退市,也有的苦苦挣扎在去与留的边缘。  相似文献   

13.
大量企业赴海外上市加剧中国股市边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企业赴海外上市,这对于国内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如何?实际上,从不同的主体的角度看,答案是不一样的。对于企业来说,海外上市是他们自己作出的选择。哪里能够解决他们急需的资金,能够解决治理上的问题,他们就到哪里去上市。但是,对于中国的投资银行以及整个证券业来说,大量优秀企业海外上市后,会使得他们失去很多业务发展的机会。这种市场格局如果持续发展下去,中国可能有国际领先的实业企业,但很难有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和基金管理公司。对于交易所来说,海外上市则意味着上市资源的流失。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在市场存在对外投资的管制时,社保资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可能面临合格的投资对象缺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中小企业极强的融资需求,在国内难于进行证券市场融资,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选择在海外上市融资.  相似文献   

15.
王红枫 《经济论坛》2007,(11):116-117
一、保险公司上市带来的财务问题 自从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在海外上市以来,中国的保险公司就对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充满了期待.同时关于保险公司上市带来的利弊也一直争论不休.有人提出,保险公司在享受发行股票、进入资本市场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  相似文献   

16.
潘洁 《时代经贸》2007,5(10X):182-184
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中小企业极强的融资需求,在国内难于进行证券市场融资,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选择在海外上市融资。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在国内融资困难,一段时间以来,国内中小民营企业掀起了一股在海外上市的热潮;“某某公司成功在海外股票市场挂牌”的消息也不时见诸报端。然而据调查,海外上市虽然可以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但在这一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的陷阱与圈套,急需政府部门加强引导和监管。  相似文献   

18.
甘芳 《当代经济》2005,(9):42-4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各国金融管制逐渐放松,国际资本流动日趋自由化,同时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交易所在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联盟,企业跨境上市日趋频繁。在这种大的国际经济背景下,伴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走向海外资本市场。从八十年代中期中资企业在香港的窗口公司在香港卖壳上市掀起的红筹热潮,到九十年代开始的国有企业海外上市,中国企业在香港股市已形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国企海外上市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19.
王晓博 《时代经贸》2007,5(12Z):176-177
加入WTO之后,国内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机会逐渐增多,风险也越来越大。在此时刻,无论以哪种方式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充足的资本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国内资金毕竟有限,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倾向选择海外融资。现今中国企业的海外融资有两种很流行的方式:反向收购和特别并购上市。本文将详细说明二者的操作流程及优劣比较。  相似文献   

20.
4月18日,由清科集团发布的《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上市研究报告》显示:一季度中国内地共有9家企业在境外各市场上市,融资金额为34.41亿美元,上市数量同比减少35.7%.早在3月下旬,恒大地产在香港联交所招股失败,宣布中止了在香港上市的计划.由于受到资本市场大环境的影响,许多中国企业推迟或取消了海外IPO计划,宁愿等待更好的上市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