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营销是不断地向消费者传播信息并让消费者产生购买行动的过程,而随着信息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以及消费者对媒介的全方位接触,消费者对于营销的信息辨别能力正在进一步增强,这让广告有时候并不能起到企业期望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2.
广告打动人心的最好办法就是从调动受众的情绪、激发受众的情感作为出发点,以缩小广告诉求对象与消费者心理之间距离。使受众在心理得到“按摩”的同时,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接受广告传播的信息,为产品或服务的促销作好重要铺垫。情感广告就是通过影响消费者的情感,带给他们心理附加值或情绪上的满足,在其心理上产生积极的品牌态度和反应。  相似文献   

3.
受众接受心理与企业广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要想使广告获得成功,不仅要吸引广告受众注意,更要使广告符合受众获取广告信息的心理反映规律。广告受众通过什么来获取广告信息呢? 一般认为是通过眼睛、耳朵来接收的, 但这并不全面,准确的答案是通过受众的感觉器官来接收广告信息并做出判断,即对广告进行感觉与知觉。因此,广告受众对信息的接收依赖其感知系统。  相似文献   

4.
面对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每天要接触无数与个人相关或无关的信息,在营销传播中,普通消费者对广告的天然抵触,使得即使广告放在眼前,绝大多数人也会视而不见。更何况那些为了追求所谓的“效果”的广告被消费者过滤掉,媒体公关则成了最吸引消费者眼球的“磁场”。  相似文献   

5.
面对报刊、杂志、电视、网络诸多泛滥的广告载体,大众也在被动接受广告信息的过程中日益成熟起来。受众心理已从吸引产生抗拒,由冲动转向理智。与此同时,公关传播正在以清新、柔和、贴近大众的方式走入消费群体之中。其独特的魅力正在挑战广告传播,并超越广告发挥出特有的传播优势,甚至影响到商家做出新选择一广告已不再是行销传播的唯一工具。  相似文献   

6.
营销是不断地向消费者传播信息并让消费者产生购买行动的过程,而随着信息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以及消费者对媒介的全方位接触,消费者对于营销的信息辨别能力正在进一步增强,这让广告有时候并不能起到企业期望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青山 《经营者》2010,(3):46-46
如果让一个消费者描述自己十几年前的媒体接触方式,可能两句话就可以描述清楚:白天看报纸,晚上看电视。而广告客户也只需要在几个媒体上投放广告就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传播效果。但在今天,媒体如何影响受众的上网习惯,从而和广告主傲更深一层的合作,是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就内容而言,要让受众有兴趣加入;就产品而言,还是需要通过广告来体现。  相似文献   

8.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广告应是一个说服、诱导的心理过程。一般路径是,企业通过广告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好感,从而产生购买行为。显然,企业的广告传播要产生效果,必须引起消费者的心理效应,而心理效应的产生又往往与说服传播策略的使用有关。其基本原理是:社会中的每一个群体都有其弱点,而且内心深处都有心理的需求,这样大多数消费者对外界的刺激抱有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一次营销传播如果能够成功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导致其记忆程度的加深和诱发联想,那么这种传播在激活和影响消费者的心理方面就是成功的。引起受众注意是达到传播目的的第一步,所以,在营销传播中,要深入研究消费者心理,从而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脉冲现象广泛存在于生物技术、工业控制、物理、机械、经济管理等许多科学和技术领域,广告是一种不同时刻使企业信息获知量发生突变的脉冲现象。本文建立了企业信息传播的脉冲广告模型,运用脉冲微分方程理论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一次广告成本、已知信息下消费者的购买偏好、广告影响因子、信息自然扩散系数、群体数量初值等因素对最优广告策略的制定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赵朔 《东方企业家》2003,(4):100-103
外形时尚,独具高科技感的液晶电视,被装在甲级商务褛宇和著名商厦的电梯里,滚动播放一些拍摄精致,画面优美的中高端品牌广告。这种令消费者耳目一新的传播形式,目标受众的命中率究竟如何?  相似文献   

12.
作为社会文化的积极塑造者,广告制作人应首先时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化的广告进行理论梳理,然后剖析广告传播中的意识形态的实质,循序论证广告传播中意识形态对受众的负面效应,探寻将广告塑造成积极的“文化角色”的理论途径与实践措施,重塑广告制作人的社会文化责任观,构建人积极向上的文化理念和中华文化传统精髓的弘扬与商业销售有机契各的广告信息传播核心价值体系,以达到对广告消费文化意识形态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3.
《东南置业》2014,(4):68-69
软文广告是相对于平面广告而言的。因平面广告受众一望便知,故被称为硬广告:而软文广告是以文章为载体,有很强的隐蔽性,因而具有很好的传播性。软文广告的效果与写作细节、投放策略有非常大的关系,相关“潜规则”如下: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知识的增长使消费者日益成熟,从而越来越倾向于选择自己喜欢的传播渠道,也不再盲目相信企业的单向传播,在信息接受上体现出更多的自我性与主动性,消费者的这一变化给企业的营销传播带来了重大挑战,增强企业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消费者的广告黏度成为企业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从消费者日益成熟的表现出发,分析了企业在传播应对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5.
品牌传播的围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企业对品牌的认识已经深入到了核心层面。没有品牌就失去了开拓市场的通行证。经验告诉我们,要让品牌这个通行证畅行无阻,需要执行一套系统的传播策略。传播对品牌力的塑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因为,要使品牌的信息进入大众的心智,唯一的途径是通过传播媒介。传播是由传播者、媒体、传播内容、受众等方面构成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中充满竞争和反馈。在现代传播日益发达所形成的“传播过多”的社会中,人们再也不能企望接受所有信息,而是“逐渐学会了有选择地记取、接受,即只接受那些对他们有用或吸引他们、满足他们需要的信息”。因此,在传播中塑造品牌力就必须考虑到如何才能吸引、打动品牌的目标消费者,考虑如何在传播中体现出能满足更大需求的价值。此外,传播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随时可能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外界环境通常会对传播过程产生制约、干扰,从而影响传播的进行。成功的传播策略需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6.
广告活动是信息的活动,信息熵是信息活动的度量标准。本文利用信息熵理论对广告活动中的信息处理、广告传播、广告效果测定和广告受众进行了论证,指出了广告信息活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是将抽象化的、概念化的语意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视觉符号,且以企业标志、标准色、标准字为核心的完整的、体系的视觉传达系统。VI是CI的具体化、视觉化、符号化的过程,是将CI的本质表象化的结果。通过统一的视觉识别,可以使传播信息达到统一性与一致性,以节省企业信息传播的成本,尤其是在以视觉文化为背景的时代,图像已经成为受众接受信息的直接方式,个性鲜明的视觉形象传播,能够增强企业与目标受众之间的亲和力,让消费者感到企业的持久魅力。  相似文献   

18.
<正>广告是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主要促销手段,广告诉求策划在快速消费品广告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告诉求是广告说服目标受众接受广告所宣传的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一种说服策略。如何说服目标受众使之正确地理解并接受广告作品所传达的信息,是快速消费品广告诉求策划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从娃哈哈的“爽歪歪”、肯德基广告的“鼓励篇”,这些企业品牌传播之所以会被误读甚至受到抨击,问题并不仅仅在于品牌信息暗示失当,而在于企业忽略了消费者解读信息时所处的语境。  相似文献   

20.
王莹 《活力》2013,(22):91-91
当今社会传媒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共存发展,要想在竞争中赢得受众的青睐,达到传播致效,作为传播者的媒体就必须在了解受众的同时优化传播环境,讲求传播技巧。而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活动(广播和电视媒介)中,语言无疑是播音员与主持人达到传播效果的有力手段,所以作为联系媒介与受众的它们就要充分结合各自的传播环境,运用各自具有特点的语言与受众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拉近观众与传媒之间的距离,这样才更有利于受众接受传媒发布的各种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