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疆是我国传统牧区之一,新牧区建设是新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牧区和农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牧区远远落后于农业区,很多牧区尚不具备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条件,可以说新牧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在对牧区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新牧区建设的艰巨性,并提出了加快牧区发展,推进新疆牧区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今后农村牧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对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发挥资源优势的空间.在发展的新时期和新机遇面前,农村金融如何顺应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历史潮流做好金融服务,笔者结合伊金霍洛旗的实际,就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李琼 《北方经济》2012,(7):104-105
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加快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是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农村信用社支持和服务农牧业、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维护地区金融稳定,不仅责无旁贷,而且作用甚大。鉴于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刘彦霞 《北方经济》2007,(4):103-103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今后农村牧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对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发挥资源优势的空间。在发展的新时期和新机遇面前,农村金融如何顺应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历史潮流做好金融服务,笔者结合伊金霍洛旗的实际,就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以来,全国许多地区和有关部门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治区的实际,建立了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区各地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进程进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贯彻落实好这一精神,必须认真研究本地区“三农三牧”工作,对照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要求。找差距、寻症结,定对策,从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相似文献   

7.
农村牧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重要政治保证。搞好农村牧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树立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赢得群众的认同和信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我区农村牧区既有与全国农村相同的共性特征,也具有独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因而内蒙古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既要遵循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结合我区的实际。如何结合我区的具体特点选择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路径及方式,是当前各级政府和理论工作者需要迫切解决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属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我区农村牧区既有与全国农村相同的共性特征,也具有独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因而内蒙古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既要遵循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结合我区的实际.如何结合我区的具体特点选择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路径及方式.是当前各级政府和理论工作者需要迫切解决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战略部署,是加快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带有根本性的大事。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摆上重要日程,做为重中之重来抓,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相似文献   

11.
王关区 《北方经济》2011,(11):30-33
新农村建设的五大要求与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那么,新牧区建设的目标与要求是什么呢?根据草原牧区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的特点,我们认为,新牧区建设的主  相似文献   

12.
(接上期) "三个下功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新思路--论内蒙古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报告的亮点(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我区现代化进程中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解决增加农牧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关系到农牧民、畜牧业和内蒙古的经济问题,而且关系到我国的生态安全、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自治区地域辽阔,地区差异大,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农业和牧业生产的布局特点以及建设与改革中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使得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任务更加艰巨和紧迫。实现我区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寻求战略突破。  相似文献   

14.
石天英 《北方经济》2011,(12):18-19
青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生力军,目前内蒙古生态环境恶化,其中,牧区青年的生活贫困、文化素质偏低、劳动力转移困难等问题是牧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不可忽略的原因,因此在新牧区生态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青年人力资源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青海经济研究》2008,(1):44-50
促进农村牧区社会和谐,首要是发展农村牧区生产力,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牧业。这是党中央在新时期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省地域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自然条件、生产生活条件迥异,要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难度更大,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必须要紧密联系各地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青海深处祖国内陆,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农牧相杂,基础薄弱,贫困面大,是一个欠发达省份,与全国相比,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困难更多,任务更重,更具有特殊性。从基层调研了解的情况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的新形势下,我省各地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试点起步、示范带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内蒙牧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分析了内蒙牧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根据内蒙牧区的自然、经济情况提出了单户散居—家庭牧场模式、联户定居—联户牧场模式和移民新村—养殖小区模式等几种牧区新农村建设模式,并提出了模式选择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一、调查路线和方法 2006年7月份,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牧区经济研究所部分科研人员对呼伦贝尔市四个牧业旗进行为期20天的调研(调研顺序是鄂温克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调研以嘎查为切入点,以户为基本点,涉及牧区生产生活各个领域.我们在调研中选择较能反映当地情况的两类嘎查,一是较富裕嘎查,一是较贫困嘎查.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期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工作难度大。政研室作为为市委提供决策服务和从事综合性研究的工作部门,要围绕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把握以下五个重点,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新的执政理念为指导,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这一根本方针,全面落实中央关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十一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关键时期,要统筹规划,着眼长远,立足当前,从农村牧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扎实有效地做好起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