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健康运作,是债转股能否成功的关键,简单的债转股并没有解决国有企业资金短缺和所有者缺位这两大难题。本文提出资产证券化一方面有利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国有企业进行融资,另一方面有利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退出其有国有企业中的股东地位,本文在最后设计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资产证券化的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2.
债转股是国家为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三年改革和解困目标,优化企业资产结构,促进国有企业增资减债工作而推出的一项政策性措施。债转股作为一种资本运作方式,对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债转股的含义及目的   债转股,是以商业银行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做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将原来商业银行与企业部分债权、债务关系,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实施债转股企业之间持股与被持股、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将原来的还本付息转为按股…  相似文献   

3.
今年4月,专门进行“债转股”工作的中国信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宣布成立。8月4日,国家经贸委负责人表示,要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严格把关,做好“债权转股权”工作,切实促进国企改革与脱困。随后,国务院又批准华融、长城、东方3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并且这3家公司也很快依法进行了债转股的相关工作。9月2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与北京建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债权转股权协议,从此,债转股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至11月止,国家经贸委已制定了三批债转股企业的名单,经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协商、评审后,分批实施操作,这标志着落实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债转股工作从此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有企业债转股工作已基本完成,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业已进入正常运转阶段,但是业内业外对资产管理公司行使对债转股企业的股权意见并不统一,其中有两种较普遍的观点:一是仍然遵循原来国有商业银行债权管理的思路,二是虽然意识到自己是企业的股东,但主观上还存在搭当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便车的思想,客观上存在放弃大股东地位的行为,本文主要通过企业理论和博弈理论做一些理论思考,并结合腾的实证分析,说明这两种操作思路都是告不住的,只有主动地发挥资产管理公司的大股东作用,才能很好地化解资产管理公司对债转股企业的管理风险和退出风险,实现债转股的初衷。  相似文献   

5.
债转股,就是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不良债权转变为国有独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对企业的股权,以改善企业和银行的资产结构,化解金融风险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根据最新统计,截止2002年末.我国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处置资产5967.05亿元.占实际收购不良资产总额的42%;累计回收现金674.52亿元,现金回收率11.3%;累计回收非现金资产2288.51亿元.待回收资产353.62亿元:累计已形成处置损失2650.40亿元,资产损失率44.4%:全部债转股企业共587户,已注册新公司393户;债转股金额累计3343.12亿元。可以说,我国不良金融资产处置工作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但在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成功 《财政监督》2005,(4):35-35
据统计,截止2004年底,不包括债转股,我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共处置不良资产6750亿元,资产处置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根据审计署近期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审计公告指出,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资产处置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弄虚作假,暗箱操作,低价处置债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下面笔者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打包处置过程中的风险形成原因及如何防范谈谈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债转股可谓是破解企业与银行双重困局的一般办法,但债转股本身并没有化解已经存在的风险,而是将原来银行所担的风险转移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身上。因此,资产管理公司经营运作效果如何,才是债转股能否成功、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能否“双赢”的关键所在。据统计,至2000年1月底,全国拟实施债转股企业已达600余家,涉及银行不良信资产达4000亿元,在已实施债转股的企业中,平均资产负债率从71%下降至47%,相当部分企业实现了扭亏增盈,但是在实施债转股过程中存在不少风险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9.
张广荣 《金融科学》2001,(2):109-111
80年代以来,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总理2,许多国家都成立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门从事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我国资产管理公司自成立以来,已经初步完成了机构组建、债权收购等项工作,正在进行资产保全、债转股、资产处置等业务,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由于目前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持,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工作遇到了许多法律问题,现仅就资产管理公司在收购与保全不良资产业务实践中的若干法律问题做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债转股,债转股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减轻国有企业绩务负担和减少国有银行不良资产而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国家组建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理银行原有的不良资产,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投资主体实行债权转股权,其主要目的是解决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帮助国有企业摆脱困境,促进国有企业转换机制,随着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相继建立,债转股与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债 转股的重要性,必要性,债转股的出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浅谈债转股     
债转股是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政策。中国信达资产公司就解决北京水泥厂和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债务问题与有关部门签订债权转股权协议,标志着国务院决定实施的搞活国有企业的重大举措———债转股工程正式启动。所谓债转股,是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投资主体,将有关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国家开发银行成为企业的股东,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参与公司重大事务的决策,但不干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实质上,它把原来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  相似文献   

12.
张晶艳 《海南金融》2011,(10):72-74
11年来,我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充分运用国家赋予的政策和手段,加快对不良金融资产进行有效处置和回收,为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减轻包袱、转换机制,为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的改善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债转股工作以其涉及面和影响面的广泛性,受到了政府、企业...  相似文献   

13.
债转股作为一种国际流行的资产运作方式,曾在80年代解决拉美国家债务危机中大显身手,在我国,所谓债转股,是指国家在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原有不良资产的基础上,将国有企业欠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的一部分,转化为对企业的投资,即股权,债转股的事实是原来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持股预备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原来的还本付息变为按股分红,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实施债转股是当前帮助国有企业与银行脱困的一项重要举措,债转股,对企业而方,能切实解决国企的债务负担,使企业轻装上阵,同时实现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国企的监督,提高国企的经营效率与竞争力,加快企业走出困境的步伐,对银行而言,银行将不良贷款和坏账出售后,可以提高银行资产负债表质量,提高资本充足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4.
1999年以来,我国政府和理论界都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债转股”政策的实施,本文分别从“债转股”的主要目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退出和“债转股”的终极目标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应当从更深层次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上来看待,认识、债转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超 《中国金融》2005,(16):58-59
1999年,国家经贸委向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审查推荐债转股企业601户,债转股总额4596亿元。截至2003年底,批准实施债转股的国有企业共570户,涉及金额3178亿元。在已签订债转股协议的企业中,尚有20%没有完成新公司的注册登记,债转股余额达1808.97亿元。近期,国资委发出《关于对债转股企业进行全面清理检查的通知》,目的是通过全面清理检查,摸清债转股企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现并纠正债转股工作中的不规范行为,研究提出进一步规范债转股工作的政策和措施,防范金融风险,促进债转股企业健康发展。目前,企业债转股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部分拟转股资产长期处于“非股非债”的悬空状态;资产评估水分多,资产管理公司股权受损严重;股权管理难以落实,资产管理公司股东权益缺乏保护等。  相似文献   

16.
一、正确认识债转股的范围和目的 债转股就是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债务转为股权.银行与企业之间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并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控股分红.债转股是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7.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银行不良资产的鼾主要是用“债转股”的方法,应当前政策中,“债转股”后资产管理公司却没有一个顺畅的“退出通道”,甚至没有一个退出时间安排。为此,应安排不良资产的出售,并应进一步完善有关配套措施,在操作方法上,可选择债权出售、银行主导调解协议、引入民营经济成分等。  相似文献   

18.
资产管理公司.地方政府.企业经营者为企业发展壮大相互支持.沟通.求同存异的过程,是一个运用资本手段锤炼优质资产的过程,更是资产管理公司支持债转股解忧脱困有所作为的过程。企业的每一步改革.发展和壮大,凝聚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努力和心血,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9.
债转股是指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控股(或持股)与被控股(或被持股)的关系,债权转为股权后,原来的还本付息也就转变为按股分红。国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际上成为企业阶段性持股的股东,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参与公司重大事务决策,但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在企业经济状况好转以后,通过上市、转让或企业回购形式回收这笔资金。按照债转股的思路,资产管理公司在完成债转股后必须尽采取市场手段实现退出机制,然而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短期内实现股权的退出机制是不容乐观的。因此,在目前条件下尝试进行金融创新作为债转股的退出机制,不失为一种好途径。笔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多家债转股企业的股东,对债转股企业的管理能力有限,客观上不可能全面履行股东职能。为此,采用股权重组信托的方式,不失为可行的办法。它是资产管理公司通过与外部特定机构建立信托关系,将债转股股权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特定机构,由该机构以自己的名义对信托财产进行必要的重组及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