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村金融风险分担和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分担和利益补偿机制是控制农村金融风险的一种必需的制度安排,为了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安全,需要建立资本金及时补充制度,推行农村金融利率风险定价机制,发展农业保险,设立财政支农风险补偿基金,建立健全信用担保制度,从而完善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风险分担和利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
傅强 《银行家》2008,(4):100-103
推动农业贷款担保机制和农业保险体系构建、完善农村信贷资金补偿机制等措施,建立合理的、不同层次的利益补偿和风险分担机制,引导金融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3.
贾雁 《青海金融》2013,(6):33-37
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面临的风险,提出通过加大政策扶持、明确风险分担、加强融资担保机构内控制度建设、建立风险分担制度等对策以缓解风险冲击,提出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推进银行、中小企业与融资担保机构之间的风险共担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4.
对农村信贷担保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强农村信贷投入、提振农业生产与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由于农村信贷相对的高风险,健全的风险分担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借监国内外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实行农村信贷保险、建立联户担保、组建农业信贷担保公司,是完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的重要环节,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农牧保险是市场经济下保护农牧民利益和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客观要求.本文以阿里地区为样本,对农牧保险在西藏特殊自然环境下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围绕农牧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从发展模式、产品服务、协调机制、风险分担、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特别指出,在西藏要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多样性的农牧保险服务,以发挥农牧保险的最大社会效能,为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信用担保机构迅速发展的同时,银行担保机构间贷款风险分担机制严重失衡,制约了担保贷款业务的开展。继而从理论上分析了担保机构产生的背景,指出担保机构的性质是高风险社会信用中介机构,其与银行合作的原则应是利益均衡、风险分担。文章在对我国银保间风险分担机制失衡的原因与后果分析后,提出了在我国构建银行担保机构间合理的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应具备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多种风险,这些风险不仅会影响融资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能力,甚至会危及融资担保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面临的风险及成因,并提出了建立健全融资担保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合作银行与融资担保机构风险共担机制;建立全国性再担保体系,实行强制性再担保;引入保险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冯超 《武汉金融》2015,(3):50-52
近几年,我国融资性担保行业已逐步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规模不断扩大,但担保机构在与银行合作中还处于谈判的弱势地位,多数担保机构全部承担贷款风险,银担之间风险分担不够合理,不利于双方的长期合作。本文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对我国目前已经开展的几种银担合作风险分担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如何在现有国情下深化银担风险分担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P2P网贷行业"去担保化"政策的出台,平台自主担保、第三方担保等模式逐渐退出该行业,保险成为P2P平台化解市场风险的管理手段之一。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以及保险参与机制下P2P借贷双方两大群体之间博弈的复制动态模型,分析不同条件下的演化稳定状态,即保险的介入是否有效约束借款人违约行为,以及能否促进投资者投资积极性。研究表明,借款利率以及信用信息共享水平直接影响借贷双方策略选择,借款人缴纳保费的政策可有效约束借款人违约行为,保险公司风险分担比例越大越能有效激励投资者投资积极性,在满足一定参数条件下,借贷双方博弈演化稳定于(放贷,守约),从而为监管部门引入保险机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昕 《上海金融》2007,(7):79-81
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由于在诸多制度方面还不健全,如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期限结构不相匹配、多元的风险分担机制尚未建立、违约风险定价机制缺位、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和管理误区等等,造成了自身的脆弱性,抗风险能力不强。我们应该借鉴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在大力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同时,通过信用评级、债项评级、政府担保、保险、法律、业务创新等诸多渠道加强贷款违约风险的管理和防范。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金融机构突破时空限制的服务模式,会使政策性担保机构与合作金融机构之间的空间距离拉长,进而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增加担保贷款交易成本,影响政策性担保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需要完善再担保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加强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力度,以提升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运行绩效。  相似文献   

12.
地方配套资金投入不足,水利工程建设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投资领域分布不均匀,非经营性水利项目缺乏稳定资金来源;法规制度建设不完善,政府行政干预过多,缺乏独立的监管机构;缺乏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以及融资担保体系是我国水利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此,从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拓宽水利融资渠道,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及补偿机制提出"十三五"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业在内蒙古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随着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本深化,内蒙古畜牧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其原因是:畜牧业生产具有连续投资周期长、风险大的融资特点;商业银行正处在改革阶段,支农信贷萎缩凸显;社会信用环境差,畜牧业保险及担保组织体系建设滞后,实践运行中障碍较多。应进一步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的功能,促进我区畜牧业发展,具体做到:优化好外部环境、选择好承贷主体、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健全涉农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14.
张昕 《上海金融》2007,(7):79-81
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由于在诸多制度方面还不健全,如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期限结构不相匹配、多元的风险分担机制尚未建立、违约风险定价机制缺位、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和管理误区等等,造成了自身的脆弱性,抗风险能力不强。我们应该借鉴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在大力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同时.通过信用评级、债项评级、政府担保、保险、法律、业务创新等诸多渠道加强贷款违约风险的管理和防范。  相似文献   

15.
在"三农"、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重点领域,因信用、信息不足等问题产生的较高风险制约着金融机构主动服务的积极性,建立多方参与的风险分担机制是缓解普惠金融服务对象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手段.本文建立以银担合作为代表性机制的理论模型,分析发现,担保降低了银行面临的违约风险,能够有效提升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当小微企业失信概率一定时,风险识别能力较强的银行更愿意接受比率分担模式;在小微企业经营风险普遍较高的地区,通过财政手段对分担比率高的担保机构给予适当补贴,有助于提高担保机构和银行的积极性.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梳理了我国普惠金融风险分担机制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借力金融科技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种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当前,我国种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制种生产风险分担机制缺失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制种企业做大做强的主要因素,建立制种保险制度是制种生产风险分担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促进种业保险发展,落实国发[2011]8号文件精神,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对符合条件的种子生产开展保险试点".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制种保险模式.  相似文献   

17.
2018年9月,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正式运营,标志着我国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初步形成。但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仍存在运作模式复杂多样、政府出资不足、分担风险比例较低、资金补充机制缺失、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其运行效果不佳,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状况效果不明显。为健全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担保体系,建议借鉴他国经验,出台简化运作机制、加大政府出资比例和风险分担比例、降低银行授信风险、健全资金补充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与监管体制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调查发现青海省融资性担保行业整体发展良好,但存在着机构数量少、实力弱、内控制度不健全、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在财政补贴、市场监管、行业自律等方面加强建设并予以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一)加快农业保险经营体制改革。充分考虑农业的特性.农业保险不能采取简单地与其他保险相同的方式,应当建立多层保险与风险分担、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的农业保险与风险防范机制。农业保险发展的症结在于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经营同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扶持之间的矛盾,纯粹由商业保险公司办衣业保险,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保险机制参与国家治理疫苗损害风险,具有理赔方面的效益优势和效率优势,能够完善社会风险分担机制。在运用多元化救济方式应对预防接种损害风险时,充分发挥保险机制的作用,这是域外的经验做法。目前,中央和地方陆续出台了相关文件,疫苗相关保险制度建设已取得一定进展。疫苗致害的风险来源、救济目标定位和疫苗种类等因素会影响保险机制参与我国疫苗接种损害治理的具体方式。为落实《疫苗管理法》的规定,疫苗相关保险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