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 企业承包制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结合点,也是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结合点。只有坚持和完善企业承包制,才能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首钢,二汽等一批企业实行承包制算起,已经过了10个年头。从1987年5月全国普遍实行承包制算起,也已经有两年多。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根据实践对人们的担心和顾虑提出明确的答案,并进一步阐明企业承包制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树 《经济纵横》1989,(11):34-41,19
<正> (一)1、企业承包制,是亿万中国人民总结农村土地联产承包制的成功经验,在工业企业管理制度方面的一个伟大创造。承包制在吉林省已搞了七年,全国大面积推广也两年有余。今天,又重新提出“坚持和完善承包制”的问题,不仅是严峻的经济形势下的慎重之举,也是基于对承包制实践正反两方面效应的反思。正确地实事求是地研究承包制,寻求走出困境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已成为当前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说,走出这一步事关大局。2、关于承包制的功效,过去已经谈论许多。从基本方面来说,①承包制通过契约管理,使企业摆脱行政机构的附属状态,有利于政企职责分开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企业开始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满足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②  相似文献   

3.
张浩  姚振民 《经济问题》1989,(12):44-45
近一个时期,人们对于企业承包制(?)说纷云。有的人只看到承包制存在的问题,因而怀疑承包制,非难承包制,主张改弦易辙,予以否定。笔者通过对运城地区二百多个承包企业的调查研究,认为还是完善企业承包制好。首先要坚持、稳定承包制,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承包制暴露出来的严竣问题和弱点,进而总结经验,积极探求完善承包制的办法,使之不断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4.
<正> 承包制是我国现阶段企业改革的重要形式,而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的曲型模式,是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股份制是承包制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我国普遍推广股份制,需要有一个准备阶段和较长的发展过程,有以下三种过渡构想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 承包制是产生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它改变的只是分配关系,而不是社会经济运行机制,所以承包制企业本身的经营机制的运行并不完全构成新的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的系列。为什么承包企业习惯于把获取利益的着眼点放在市长,而不放在市场,就是这一道理。因此,即使在原有的公有制条件不变和市场机制很不健全的条件下,进行承包制试点——哪怕在一个村、村民小组,一个企业、甚至一个车间,  相似文献   

6.
《经济纵横》1990,(5):27-32
<正> 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按照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对国家与企业责权、利关系的全面调整。在责、权、利诸方面关系中,利益分配关系是核心。国家与企业利益分配关系主要是通过承包基数来界定的。因此,在“承包条例”中把“包死基数,确保上缴,欠收自补,超收分成”做为承包的基本原则。包死基数,既是推行承包制的利益启动功效最基本的环节,也是承包制发展过程中暴露的弊端最突出的地方。因此,完善承包制,重点也是完善承包基数的核定、考核办法。这是关系到承包制能否坚持、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试图通过系统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产权明晰化与双层股份制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在国有企业的改革探索中,人们遵循着两条不同的思路:一是通过简政放权让利,硬化利益约束机制,促使企业行为合理化,但因其绕开产权界定而日益受到来自理论与实践的挑战;二是把产权明晰化作为搞活国有企业的根本出路,笔者赞同这一思路。一、承包制并非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近年各种形式的承包制作为实行两权分离、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的具体形式,获得了迅速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指出,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关键何在,为什么必须强调进一步完善企业承包制,而对股份制和税利分流进行试点,这是企业界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一、为什么十四大要强调完善承包制1987年5月全国推行承包制,范围迅速扩大到95%以上的国营企业。当年扭转了企业实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经济从1988年开始又一次进入了调整时期。这次调整的核心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如何看待形成现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企业承包责任制,是这次调整首当其冲的关键问题,特别是现行承包制在今明两年到期后的出路选择,更是令人关注。一、承包制的初衷与现实以企业承包制作为现阶段我国企业改革的基本形式,是在当时我国发展与改革同时面临极为严峻的形势下作出的抉择。1986年以放权让利为基本内容的浅表层次的改革因国家无力继续让利而走到了尽头。已有的放权让利改革虽然使企业有了较强的利润动机,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也开始增强,但放权改革并未改变企业内在的经营机制。由于缺少相应的自我约束  相似文献   

10.
<正>承包制,在城市工商企业中,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发展方向来说,尽管存在着诸多弊端,但是,在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之前,仍不失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好办法,特别是经过改造过的承包制——招标抵押承包,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会发挥重大的积极作用.一、招标抵押承包制能创造一种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1.
<正> 承包基数是承包制的基石。研究承包制,要重视研究承包基数问题。稳定、发展承包制,要着重解决好确定承包基数问题。无论理论探讨,还是实践要求,承包基数问题关系到承包制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以及能否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一、确定承包基数要避免偏高偏低承包基数,是资产所有者暂时出让一定时期的资产使用权由企业创利而获得的收益;也是对承包经营者责任与义务的界定。它是联结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关系的纽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企业的留利水平、经营者和职工的收入多少,是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企业中经营者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关键。当前确定承包基数的一般做法,是以每个企业承包的前几年平均或上一年的实现利润或上缴利税为基准,来确定财政上缴的承包指标。这种做法,就一部分企业来说是合理的,特别是通过招标竞争所确定的承包基数更合理些。当然,在一部分企业也确有不够合理的现象。有一部分企业,原来经营比较好、经济效益比较高,因其基数高承包基数也就高;也有一部分企业主要是在小型企业中,原来经营比较差、经济效益低,因其基数低承包基数也就低。或者是,生产价高利大产品的企业,利税增加相对比较容易:生产价低利薄产品的企业,利税增加相对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该国的税收体制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曾进行两步“利改税”的改革,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目前包括二十几个税种的体系。但是,80年代后期开始实行的企业承包制和若干省、市的财政地方承包制却在相当程度上否定了“利改税”的原则。尽管两步“利改税”所设立的二十几个税种及其税率依然存在,但在实行企业责任承包制与财政地方承包制的领域与地区,在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改革实践中的现实选择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0年来工业企业改革已在实践探索中全面展开。在此期间,企业承包制做为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一种主要形式,走过了由试点到普遍推行的发展过程;其具体形式和内容在实践中逐渐得到丰富和完善。承包制成为企业改革实践中的现实选择,也是我们深化企业改革的现实基础。北京市工业企业改革的发展过程,也是如此。在经过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基本思路的初始探索阶段(1979—1982年)和以不同思路、多种形式为特征的徘徊选择阶段(1983—1986年)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的承包责任制是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因此,探讨承包制的理论基础,要避免把某种现成的概念、公式当作标签往它身上贴,而应当如实地把它当作一种新事物来研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新概念,都为承包制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思想和理论的前提。但是,仅有这些还不能直接说明承包制在各项改革措施中的特殊地位和功能。全民企业承包责任制的特殊地位和功能,在于它是对全民所有制实现形式的一种改革,它是适应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现状和继续发展,对国家、企业、职工三者责权利关系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的飞速发展要求有全方位、高标准、低成本、高效率的后勤服务做保障,大庆炼化公司的后勤服务有其特殊性,即:食堂实行承包制。承包制食堂的管理在经营服务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市场规律与企业发展规律的关系,既要遵循市场的原则,又要充分体现”服务企业”的理念,这就决定了企业承包制食堂必须努力创新经营机制,不断拓宽服务市场,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来提高企业承包制食堂的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全面推行经营责任制,是在1985年少数企业试点的基础上,于1987年5月开始的,截至1988年底,全国85%的预算内工业企业,90.8%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已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然而,伴随着承包制的推广,由其所带来的问题和弊端日益暴露,关于承包制的争论也越来越激烈。今明两年,大多数实行承包制的企业的合同行将期满,届时,是否继续进行新的一轮承包?治理、整顿期间企业机制改革如何深入等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研究和回答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晋中地区从1987年5月开始推行企业承包制,到1988年2月底,全区153户国营预算内企业的承包面已达97.2%。而且从承包一开始,就引进竞争机制,公开招标,风险抵押,法律公证,承包制的成功率较高,经济效益也非常显著。1988年1—3月份,已承包的149户企业、产值、利润平均比承包前月增长27.4%和30.8%。承包制在晋中推行速度这么快,而且在短期内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充分显示出承包制与我国现实体制环境相适应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企业承包制在我国出现以来,围绕其利弊得失进行的争论从未间断过。目前,大多数企业第一轮承包结束,已经转入新一轮承包。第一轮企业承包经营情况究竟怎样?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企业承包制,当然是个令人关心的问题。 山西省预算内工业企业全面推行承包制,是从1988年开始的,到1990年底,有1062户工业企业第一轮承包届满,占全省工业承包企业总数的85.02%。全省对第一轮承包届满的1051户企业进行了承包终结兑现审计,占承包届满企业的98.96%。本  相似文献   

19.
如何搞好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广州市天河区集体企业试行股份制的分析》提供了一些经验。他们是在总结承包制的利弊、借鉴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的经验和引入股份制某些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特点和优势是:1、股份合作制弥补了承包制的局限性;2、股份合作制吸取了合作制和股份制的优势;3、股份合作制实现了积极性和优越性的统一。当然,它和任何新的事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集体股的存在导致新的政企不分的问题;企业股设置问题;集体股与企业股比例确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 根据企业上期承包和部分企业第二轮承包的实践,提出以下建议,供决策部门参考。一、推行承包制要与产业政策、区域发展规划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