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讯     
云南: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防止因旱返贫 云南省扶贫办今年把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抗旱减灾的重要内容,加大了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工作力度。省扶贫办今年累计安排1.233亿元扶贫资金,用于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对受灾较重、贫困面大的州市和受灾较重的县,在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支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湖南省怀化市为例着重探讨农民务工培训,该培训涵盖了“扶贫技能转移培训”、“湘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阳光工程”三大专项培训,而“扶贫技能转移培训”、“湘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针对贫困地区的政府金额资助的培训项目,本文认为农民务工培训工作存在着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如培训项目管理不完善,培训资金短缺,贫困户难以参加培训项目,培训资源不能共享,重计划配置轻市场配置等,并对此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扶贫政策的不断推进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乡村治理体系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却也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本文利用2017年中国6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1045户农户数据,采用多元处理效应模型探究了精准扶贫政策及劳动力市场的双重排斥对中国贫困地区农户乡村治理体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精准扶贫政策与劳动力市场均对中国乡村社会治理体系造成了严峻影响,且其影响程度呈现出“差序格局”。其次,相较于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地区社会信任稳态的冲击,劳动力市场排斥对农户的冲击影响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大。最后,当精准扶贫政策与劳动力市场对农户造成双重排斥时,农户社会信任将出现系统性失衡。因此,一方面要提高贫困人口识别精度,调整扶贫资源分配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地方性市场培育;另一方面要鼓励并保障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及充分就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以提高农业人口收入并扩大农业部门就业,进而缓解制度及经济双重排斥对中国贫困地区乡村治理体系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这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去年,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在全国推开,此举在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摆脱贫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  相似文献   

5.
今年四月,由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共同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已初显成效。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截至9月底。已培训转移各类农村富余劳动力120万人,培训就业率达到80%以上。“阳光工程”不仅带动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还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深入有序地开展。  相似文献   

6.
永胜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经济弱、财政穷县、国家级扶贫工作县。近年来,永胜县委政府从实际出发,在注重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工作。截止2007年底,我县累计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69402人次,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宿迁市正式获批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近年来,围绕体制机制创新,在农业教育精准扶贫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宿迁市坚持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主抓手,以"精准培育"推动"精准扶贫",通过"扶智"让农民拥有"造血"功能,为贫困村发展和贫困地区农民朋友增收致富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教育扶贫政策先行。农民教育作为强农富民的重要手段之一,宿迁市高度重视职业农民培训工作。2014年5月,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加强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农民科技培训》2005,(4):F003-F003
湖南省怀化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于2000年8月成立(以下简称“中心”),“中心”集学历教育、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输出为一体,组织管理全市农民素质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履行政府培训农民的工作职能,主要是组织实施全市农民教育,绿色证书教育、农科教结合,青年农民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农业劳动力的"精英转移"造成农业非点源污染严重、可持续农业发展受阻、生态系统恶化等系列生态负效应。这主要是因为农业优质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加剧了化学农业效应,且阻碍了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克服农业劳动力"精英转移"的生态负效应应采取利益刺激、政策引导、培训提升等"柔性"措施,吸引农业劳动力精英回流,强化生态型农业人才培养,构建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以实现农业劳动力转移与生态农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自2009年3月以来,安照《湖南省贫困地区劳务技能培训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实施“雨露计划”即劳动力转移培训。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在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如何发挥农民教育培训在产业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如何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提高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能力,是摆在农民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承担单位面前的催人奋进、光荣艰巨的使命,必须做好做出成效。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农广校作为全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肩负提升脱贫带头人致富带富能力和务农贫困户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职能,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和农业主管部门悉心指导下,以稻虾综合种养和龙虾养殖技术培训为突破口,发挥自身优势,紧贴产业和扶贫要求,凝神聚力施策,采取多种形式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和创业就业能力培训,形成了培育职业农民、助推产业发展、精准帮扶脱贫互促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包袱”变财富———实行“六个结合”,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江津市有农业人口12343万人,农村劳力74万个,富余劳力48万个。为了把劳动力资本置换为货币资本和物质资本,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市里把农村劳动力开发作为一项新兴产业,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县在转移农村劳动力过程中,探索了六条途径。1.向二、三产业转移与第一产业内部转移相结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第一产业,从事工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这是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攻方向,也是我县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方面。与此同时,我们还注重第一产业内部劳动力转移,引导农民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把劳动力投向开发性农业和高效农业,开发荒山、水面,开发农产品生产基地等,收到起网见鱼的效果。2.发展非国有经济组织转移与公有企业  相似文献   

14.
政府在有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中的责任唐洪(四川省剑阁县委政研室)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分业的必然结果。农业劳动力继续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总趋势不可逆转。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实质是市场机制引导农业劳动力适应社会大生产的需求,合理配置农业...  相似文献   

15.
省委驻新沂市扶贫工作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千村万户帮扶”工程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八有”目标,在宣传推介新沂、开发区建设、产业项目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济困助学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推动了新沂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关县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坚持合理引导、完善管理、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前引导培训和基本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开展培训和劳务输出工作,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就业能力,为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探索出一条“政府扶持,市场引导、定向培训、强化服务、  相似文献   

17.
"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广西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实现企业和农民的双赢。目前该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农户市场意识淡薄、交易方式单一、品牌意识不强、农业产业链效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从加大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农业产业基地的生产基础作用、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发挥农业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六个方面优化广西"公司+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  相似文献   

18.
促进农村劳动力输出产业化发展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政府服务与市场机制并举,强化劳动力转移培训,培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和建设农村信息化体系,不失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输出产业化发展的有效之举。  相似文献   

19.
正新疆农广校发挥体系优势,落实自治区农业农村部门"综合协调、行业指导、产业支持、定点帮扶"职责,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致贫原因,定制培训方案,助力深度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一、突出深度贫困地区开展定制培训为提高农牧民培训针对性,新疆农广校聚焦32个国家深度贫困县致贫原因,依托沙湾、尉犁、温宿3个自治区级以上培训基地,开展定制教育培训,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20.
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扩大非农就业机会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详尽分析了农民务农收入变化规律并评价了主要农业政策的可能影响,通过计算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内需要转移出大量农业劳动力,进而认为在公共政策层面上提高农民务农劳动收入的关键是扩大和统一劳动力市场,最终目标是大规模转移农业劳动力。为此,政府应当把工作重心放在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逐步消除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增加对农村教育支出的比重,加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为农民抓住和创造就业机会提供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