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 ,随着国际关系的改善和经济的发展 ,中印两国的贸易量增长较快。西南地区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 ,不仅地理位置优越 ,而且与印度的经济互补性很强。文章着重分析了双方发展贸易的有利条件 ,并对双方贸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 ,指出应利用其优势加大与印度合作的力度 ,以实现西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印经贸问题被广泛探讨.国内外学者大多用"龙象之争"来形容包括贸易关系在内的两国关系.然而,2010年12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问印度时表明,中印两国应是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强调"龙象共荣".中印两个大国在快速发展中竞争虽不可避免,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争取广泛的贸易合作更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文章通过对比分析中印贸易关系当中的积极与消极因素,探寻中印两国扩大贸易合作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中印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及比较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商品贸易结构进行比较。实证分析表明,中印之间存在着贸易互补性,但不同行业有很大差异;中印之间不存在非常显著的贸易联系,两国贸易存在较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蒙少东  何琳 《改革与战略》2012,28(11):114-118
中印两国在资源禀赋上具有相似性,同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接近,然而对于中印两国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多以指数分析为主,没有深入挖掘中印两国产业内贸易发生和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强弱.文章正是基于上述事实,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试图理清中印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基本脉络、原因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提升两国产业内贸易的水平,促进两国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005~2009年金砖四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分行业对中印、中巴和中俄产业内贸易特点进行深入探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金砖四国产业内贸易水平整体偏低,中印、中巴和中俄的产业内贸易虽各有特点,但受人均收入、资源禀赋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短期发展潜力不大。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服务贸易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和印度同为亚洲地区的发展中人口大国,并且两国在发展状况、劳动力资源等方面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服务贸易方面,两国的总量都在发展中国家的前列,但具体到结构、行业发展方面,中国与印度还有一定差距。本文通过对中印服务贸易发展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找出差距,促进中国服务贸易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中印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分析发现,首先,从静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的考察来看,中印制成品主要是以产业间贸易的模式为主.其次,从动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考察来看,中印的贸易增长主要是以产业问贸易为主要特征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不能纠正贸易不平衡性的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便找到更能真实反映边际产业内贸易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中印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分析发现,首先,从静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的考察来看,中印制成品主要是以产业间贸易的模式为主。其次,从动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考察来看,中印的贸易增长主要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要特征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不能纠正贸易不平衡性的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便找到更能真实反映边际产业内贸易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印尼双边贸易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印(尼)贸易关系现状作为亚洲地区的两个大国,中国和印尼都有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市场广阔等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双边贸易成就令人瞩目。《95/96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统计表明,目前东盟是我国第六大贸易伙伴,而在东盟内部,印尼的贸易额仅次于新加坡。中国已成为印尼第七大贸易伙伴。两国1996年至1997年的贸易情况如下表:由表中可以看出两国贸易呈现的积极发展态势,1990至1997年平均增幅达16.8%。另外,除了1994年逆差4730万美元外,其余7年印尼均处于顺差地位。1967年中印(尼)断交起至1987年,印尼对中国贸易一直…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不仅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更是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必经途径。中印两国同样作为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具有非常相似的贸易结构和经济发展规划,也是重要的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文章通过比较研究中印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以期为促进两国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欧、中俄关系的不断发展,中欧、中俄贸易飞速增长。2012年中国与欧盟、中国与独联体国家、中国与俄罗斯贸易额分别达到5460亿美元、1484亿美元、882亿美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7.55倍、14.00倍、11.03倍。高速增长的贸易造就了中欧、中俄间巨大的物流运输市场。一、中欧陆运的重要意义1.中欧陆运通道是一条安全的运输通道。中国与欧洲之间的海运一直存在安全问题,再加上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的拥堵,因此中欧陆运通道要比海运安全得多。2.中欧陆运可大大缩短中国与欧洲内陆之间,尤其是中国中西部和俄罗斯之间的运输距离。郑州、重庆等中西部城市经新亚欧大陆桥铁路直达莫斯科的陆运距  相似文献   

12.
汤碧  陈佳 《亚太经济》2012,(5):65-69
本文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中印两国机电产品的贸易互补性,通过出口相似度指数以及出口市场结构的比较,分析两国机电产品出口世界市场的贸易竞争性,最后以贸易强度指数预测两国机电产品贸易的增长空间。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对印度机电产品出口的贸易互补性大于印度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贸易互补性。中国和印度机电产品的贸易结构差异明显,竞争性不强。两国的机电产品贸易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3.
中印两个十亿人口大国之间的贸易发展,应有更火发展空间。而两国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则是能否突破瓶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王伶 《改革与开放》2012,(20):71-72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印贸易现状,即:中印双边贸易额及贸易结构;中印贸易是互补还是竞争;中印贸易的摩擦问题。从分析可知,中印贸易虽然存在种种问题,但合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随着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地位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本国的服务输出.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国情十分相似的发展中国家,两国服务贸易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并各具特点,在国民经济中也扮演着不同角色.本文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等量化指标对中印两国近十年的服务贸易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修正后的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了造成印度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强而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晓华 《魅力中国》2011,(11):50-51
2009年后中印贸易摩擦从以往单一的反倾销到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案件都呈现凸显。本文从微观经济学角度说明贸摩是因市场失灵和技术进步所致,利用最新数据说明中印贸摩新特点,从政府和企业角度分析贸摩加剧的原因,最后得出未来中印贸易中中国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兰倩 《中国经贸》2012,(10):14-14
劳务贸易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推动劳务贸易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劳务贸易对我国贸易的现状并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近两年中印的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不断增强。2003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其速度甚至超过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印同为世界上少有的几个经济高速增长,劳动力丰富的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伴随着印度和中国两国国内经济的强劲增长,中印贸易发展业十分迅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合作经济》2014,(8):129-129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出海要道,是我国与东南亚国家交流的重要窗口.广西供销合作社系统60多年来在服务当地群众,搞活城乡流通,促进内外贸易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区际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区际贸易的认识,结合我国区际贸易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了我国发展区际贸易的可能性、必要性,进而提出一些对策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