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从计量经济学角度.以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和消费函数为经济理论基础,从一般消费理论出发研究安康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问题。本文运用1990—2006年间的消费样本数据建立了安康市农村居民消费函数模型,通过Eviews3.1软件利用OLS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经计量分析得知安康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主要由当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决定.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若安康市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1%.则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约增加0.8968%。最后文章提出了主要通过提高安康农村人均纯收入的途径来提高安康农村人均消费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繁荣和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键是要努力扩大国内需求,“要努力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农村消费市场启动困难已经受到各方关注,如何促进欠发达边疆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消费作为居民的最终需求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数字消费时代数字普惠金融能否加快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值得研究。本文基于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空间集聚效应呈现正相关,空间集聚程度呈现加强趋势;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并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数字支付、数字信贷和数字保险等途径直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其中数字支付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最显著;通过提高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间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最后,根据长江经济带数字普惠金融的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巨大,扩大内需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对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巨大。通过VAR模型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及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深化是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农村金融变量变动时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具有较明显的时滞。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主要由其自身解释,农村金融深化因素在当期和下一期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变动的相对贡献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关注农村居民消费,尤其是正确分析与科学评价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情况,并进而引导和促进农村居民不断提出消费质量,才能不断扩大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消费理论为指导,从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影响因素、改善对策等方面总结和评述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四川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状况,探讨四川居民消费行为的内在特点和规律,提出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肖毅  李兴发 《海南金融》2007,(10):74-76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增长,但是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一定程度上约束我国经济内生性增长.本文以近几年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为调查对象,实证分析农村居民低消费现状与影响因素,提出改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低消费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利用世代交叠(OLG)模型和2010—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简称“城乡居保”)对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老年抚养比、预期寿命均与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少儿抚养比与农村居民消费不存在显著性关系;城乡居保的缴费率、覆盖率与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显著正向关系,但是城乡居保统一与农村居民消费不存在显著性关系,城乡居保缴费率与覆盖率对农村居民消费存在交互作用;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较为平稳,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会抑制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建议提高城乡居保待遇水平,巩固和完善缴费激励机制,明确政府财政补贴和个人缴费责任。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居民储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迅速提高,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加大,为此研究9亿农村居民的储蓄特点,探讨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储蓄的因素和未来走势,提出进一步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对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静 《财政监督》2012,(2):77-79
农村居民消费的不确定性预期是影响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对农村消费环境带来的农村居民消费的不确定性预期及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优化农村消费环境、降低农村居民消费的不确定性预期、扩大消费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2005年至2012年地级市经济面板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对于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形成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存在耐久效应,并且对于当期可支配收入存在"过度敏感"。与此同时,实际利率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产生的总效应为收入效应,而非挤出效应。为了消除耐久品消费对于研究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是否存在习惯形成效应,实证结果不支持农村居民食品消费存在习惯形成效应,并且农村居民食品消费同样收到可支配收入影响以及实际利率的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11.
肖毅  石海峰 《海南金融》2009,(6):22-25,36
扩内需、保增长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建省以来,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持续偏低。本文从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现状着手,分析了影响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各种因素.并就如何启动农村市场、对提高海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郭逸雪 《时代金融》2014,(8):270+273
本文基于反映消费和收入变动趋势的多变量动态面板模型,运用stata12.0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自19932012年间农村居民消费及可支配收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对于我国农村居民来说,过去的消费习惯对其当期消费影响显著。因此,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改变农村居民传统消费习惯对促进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力推进农村保险,为农村经济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循序渐进地建立起农村居民保障体系,是保险业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具体体现。农村保险的发展必须以满足农村居民的保险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农村人身保险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农村居民对保险消费的认知程度和需求行为、消费趋势和发展前景,我们在全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4.
扩大内需将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有助于把握农村居民消费总体发展状况和趋势。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湟源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一、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三类:第一类是农民的收入水平;第二类是宏观经济发展和农业的发展、消费品的价格水平、消费环境等;第三类是农村居民勤俭节约的消费伦理及消费习惯.其中收入是最直接并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曹会娟 《金卡工程》2010,14(9):319-3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休闲消费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旅游作为休闲消费已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农村居民的闲暇消费却微乎其微,尤其对于河北省这样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尚待开发的市场,刺激农村居民旅游消费需求,开发农民旅游市场,不仅对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对消费需求的拉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河北省农村居民出游现状,以及导致农村居民出游率较低的原因所在,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农民增收的视角,在对2000-2009年9月末景德镇市农村居民收入消费状况进行典型调查的同时,随机选择辖内乐平市100户和浮梁县60户农村居民收入消费状况作为调查样本,解析了当前农村居民收入消费状况及其特点,剖析了制约农村地区消费需求的诸多原因,探寻农村居民收入变动对农村消费影响的内在规律,并就如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一、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三类:第一类是农民的收入水平;第二类是宏观经济发展和农业的发展、消费品的价格水平、消费环境等;第三类是农村居民勤俭节约的消费伦理及消费习惯,其中收入是最直接并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分析研究当前农村居民消费状况,我们对2000-2009年景德镇市农村居民收入消费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调查,深度解析了当前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及其特征,揭示了影响农村消费需求的主要成因。本文研究认为,从长远来看,拉动农村消费,关键在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1993~2010年的数据对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和各类型人均纯收入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对其他各类型的收入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而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却没有得以体现。所以在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过程中应从提高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着手改善收入结构,进而扩大内需,更好的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