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烟条密度检测现状,分析了微波技术的烟条密度检测原理,提出了微波技术在卷接机组的烟条密度检测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常用禽流感检测技术及其在检验检疫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目前常用的禽流感检测技术如琼脂凝胶扩散试验(AGP)、血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鸡胚病毒分离试验、FLISA方法、免疫荧光技术、RT-PCR技术和荧光RTPCR技术等试验方法和技术收集和分析,以及这些技术在检验检疫领域的应用,探讨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和在检验检疫领域应用的实用性.最后重点介绍了在检验检疫领域最具有应用优势的荧光RT-PCR方法检测禽流感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在现有的食品检测技术中,原子荧光检测技术的使用频率较高,其简便的操作步骤和较低的检测成本为该技术的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阐述该技术的原理,分析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同时探讨相关的注意事项,为该技术的应用优化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民对于食品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多,而为了保证我国食用食品的安全,需要运用相关的农药检测技术进行农药残留度检验。农药的残留度检测有多种检测方法,其中准确率较高、可操作性和安全性都较好的色谱技术应用较广泛。本文主要针对色谱技术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做了相关的阐述,并同时分析了色谱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技术的进步,食品安全检测越来越重要,利用生物检测技术来确定食品的安全性,进而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效率和结果,对食品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完善和改进生物检测方法,快速且高度灵敏的生物检测技术促进了食品检测技术的创新。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表现出了巨大潜力。本文概述了生物检测技术的类型,并探讨了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食品检测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生物检测技术极大地促进了食品检测行业的发展,其贯穿于整个食品检测的各个环节,是食品检测中非常有效便利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对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实际应用展开讨论和研究,以促进食品检测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荧光原位杂交、聚合酶链式反应、环介导等温扩增等方法在水中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检测中的应用得到迅猛发展,不仅在检测灵敏度、准确度方面有了明显提升,而且检测方法趋于多样性,操作也越来越便利.本文针对近年来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中红外光谱在食品掺假检测中的应用成本比较低,应用范围比较广,是一种比较简单、有效的检测方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在食品掺假检测中应用中红外光谱的主要技术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液质联用技术是在色谱分离的基础上采用高选择性的质谱进行检测的一项技术,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适用性强等优点。本文简介了食品中主要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分析了近年来液相色谱-质谱法在在食品检测领域的主要应用,展望了液相色谱-质谱法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前景,为食品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数字PCR是继实时定量PCR之后新兴的一种绝对定量分析技术。近年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数字PCR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因此,有必要建立快速简单、高灵敏度、高精确度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本文介绍了数字PCR技术的基本原理,概述了其在微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彗星电泳法检测样品单细胞DNA损伤从而鉴别辐照食品。[方法]选取12种食品基质,经1KGy、3KGy、5KGy、7KGy、10KGy剂量辐照后,进行彗星电泳检测,并对检测时效性进行研究。[结果]除熟制鸡肉外,其他样品均可通过彗星电泳法检测到辐照状况,检测灵敏度达lKGy辐照剂量;辐照产生的DNA损伤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以TL、TDNA%指标分析存在平台期,以TM、OTM指标分析则不存在平台期:辐照后6h-5d均可检测到明显的彗星图像。[结论]彗星电泳法适用于除熟制食品外的含DNA食品的辐照检测,方法稳定性好,检测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菜豆及其近缘种共21份植物材料的psbA-trnH基因序列,设计出一对菜豆的特异性引物。将叶绿体trnL和此对特异性引物结合进行多重PCR,结果表明可用于鉴定菜豆。  相似文献   

13.
建立快速检测化妆品中绿脓杆菌的实时荧光PcR方法。选取绿脓杆菌oprI基因中相对保守且高度特异的核苷酸片段作为荧光PCR扩增的靶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并研究了DNA提取方法,优化扩增反应体系和仪器条件。与GB方法进行比对,检测结果一致,但检测时间均只有GB方法的1/10;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2cFu/荧光PcR反应体系,染菌样品经6h增菌培养后,检测低限均达到2cFu/g,证明该方法高度敏感;通过对36株标准/参考菌株和51株非目的菌的检测,证实该方法高度特异;批内cP值的变异系数小于2%,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Roundup Ready大豆的Lectin、CaMV35S、NOS和CP4EPSPS等被检测基因的RT-PCR定性范围。[方法]用CTAB法提取DNA,对Lectin、CaMV35S、NOS和CP4EPSPS等被检测基因的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被检测基因在相同RT-PCR条件下的定性范围。[结果]研究发现,不同被检测基因在相同RT-PCR条件下的浓度检出范围不同。Lectin为0.05~792mg/L,CaMV35S为0.25~792mg/L,NOS为0.25~396mg/L,CP4EPSPS为0.05~1980mg/L;共同的方法检出限LOD为5ng,体系浓度范围为0.25~396mg/L。[结论]确定了Roundup Ready大豆被检测基因的定性范围和检出限,可应用于大豆中相关基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在食品科学技术发展与对外贸易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食品检测与分析工作在保证食品安全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面对日渐严苛的食品检测要求,以生物技术取代传统分析方法是一种趋势,比如DNA探针技术、PCR技术和免疫学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根据GenBank发表的简单异尖线虫保守的ITS-2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用以扩增简单异尖线虫114 bp基因片段。用简单异尖线虫的重组质粒(AS-ITS-pGM)为模板建立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简单异尖线虫的方法,并用该方法对经PCR-RFLP鉴定为简单异尖线虫的样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简单异尖线虫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稳定性好,可用于简单异尖线虫的鉴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可见光基因芯片技术,针对12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建立快速、准确、高通量的诊断方法。[方法]设计靶细菌16S rDNA和23S rDNA的通用引物,反向引物5’端标记生物素;特异寡核苷酸探针设计在两对引物之间的可变区,5’端标记氨基基团。将探针点样于固相载体制备基因芯片,优化PCR反应体系后,PCR产物与芯片点制探针区域进行杂交,然后通过化学显色直接观察结果,并评价反应体系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等指标。收集临床样本28例,同时制备双盲模拟污染样本10例,对检测方法进一步评价。[结果]:本试验所建立的基因芯片方法可同时检测志贺菌、耶尔森氏菌、沙门菌、腊样芽孢杆菌、空肠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单增李氏菌、布鲁氏菌、变形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等12种食源性致病菌,特异性高,操作简便;针对纯培养食源性致病菌反应体系的灵敏度为10^3cfu/mL,模拟样本的灵敏度为10^4cfu/mL;重复性好;采用可见光基因芯片方法检测28例临床样本,26例与常规培养方法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达到92.9%;双盲模拟样本的检测符合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8.
金属丝面料作为新型功能性面料是目前市场上较流行的一款高附加值的面料,一般同等技术水平下,金属丝占的比例越高价格越贵。目前常用的检测手段主要是手工拆分,虽准确但耗时长,效率低,通过建立高温灰化法检测金属丝含量,一次可以处理多个样品,且与手工拆分法有着同样的准确度,精密度也良好,是一个可以广泛应用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犬病的快速诊断,本研究利用高通量的基因芯片技术,建立了犬传染性肝炎、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病基因芯片快速检测方法,同时提取DNA和RNA病毒核酸,再用多重不对称PCR扩增目的片段,与芯片上探针特异结合,实现了3种犬病同时检测,CDV、CAV的检测灵敏度达10^2copies,CPV的检测灵敏度达10^3copies。  相似文献   

20.
抗病毒转基因番木瓜的实时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木瓜是世界上第一种大规模种植的转基因水果,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转基因番木瓜的研究和田间试验。针对市场上可能遇到的转基因番木瓜种类,本文分析了这些转基因木瓜的外源基因结构,在外源基因的NOS启动子与植物基因组之间的侧翼序列中设计了3类转基因木瓜的4个品系(Event)的特异性实时PCR的引物/探针,建立了4种抗病毒转基因番木瓜的品系特异性实时PCR检测方法,优化了番木瓜果肉和种籽的DNA纯化方法。实验表明这些品系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符合出入境检验检疫的要求,应用这些方法从市售的番木瓜中检出了台湾中兴大学研发的两个转基因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