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赵东成 《企业文化》2012,(11):76-77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企业应该把视线从本土市场转移到全球市场,更快更成功地屹立于全球商界。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以及国际市场的高速成长,使中国经济越来越深地融入全球经济,中国企业不仅要在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在国内市场同样面临着全球企业的竞争。2004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全球第三大贸易国,证明中国企业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已是不争的事实。[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要步入世界强企之列,必须经历的出路在于走向全球。不在全球发展,就不会真正强大起来,也挡不住国际强大的竞争对手在国内市场的拼杀。因为这些全球级的竞争对手,在全球范围内组建各种资源,有比只在中国进行资源整合的中国公司有更强大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2013年伴随全球经济回稳,中国航空货运市场将改变目前需求同比下滑的局面,实现个位数的增长。而随之也将出现货航企业谋求转型、加剧争夺国内快递市场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国内办厂还是国外办厂。中国的优势在于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凡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应该尽可能利用这一优势,因而应该尽可能把工厂建在国内。但一个企业到底将工厂办在国内还是办在国外,还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产品的运输成本,二是市场的进入成本。  相似文献   

6.
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当今企业经营的主导趋势之一。国际化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国际市场信息,寻求到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更好的资源供给,缓解国内企业过度竞争的矛盾。与此同时,国内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也吸引了许多国际资本,许多企业把进入中国市场作为其战略目标,并在中国积极进行收购探索。以钢铁业为例,印度米塔尔购入了华菱管线36.7%的股份成为华菱管线的第二大股东,中信泰富收购了国内最大的汽车合金钢生产企业——石家庄钢铁集团80%股权,浦项、新日铁、阿塞洛等企业也已经与或正在与国内钢铁企业进行合资合作。  相似文献   

7.
UPS、FedEx、TNT、DHL等外资物流企业在中国市场风云多年后,全球最大的货车运输集团——耶路全球准备再掀国内物流市场上的外资风云。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加入WTO为中国建筑企业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全球化的竞争。这个全球化竞争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中国建筑企业将在国内市场上与国外企业展开全面竞争,中国建筑市场变成了国际建筑市场的中国部分;另一方面,中国建筑企业将有机会在全球市场上与国外企业展开竞争,市场空间扩展到了全世界。但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全球市场,中国企业都将直接面对拥有高度信息化优势的国际企  相似文献   

9.
目前,经济全球化正改变企业面临的环境。 首先,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市场的全球化。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成功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全球化经营。未来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要持续成功,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全球竞争力,局限于区域市场的企业难以持续发展。 其次,经济全球化意味着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企业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支配和使用资源,才能做到最有效率,并且使投资回报最大。这两年的国际化,困难和挑战确实给我们带来很大压力,但是同时也给企业一个机会。我相信,率先能完成这一次变革重生的中国企业,未来将会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这块没有特殊资源和关照的荒野上,诞生一批成功企业。但冷静观察就会发现,实际上形成了“中国企业的中国市场,美国企业的全球市场”格局。美国企业进不来,中国企业也没走出去。原因在于市场和技术两个维度,PC互联网产业都是美国主导。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近年来对开拓国际市场投入越来越大的精力,这源于几方面的原因,其一,中国加入WTO在即,意味着中国市场更深入地融入全球一体化市场,中国企业不得不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其二,国内市场需求增长速度放慢,出现永久性供给有余,而需求不足,因此,急需拓新的增长点,而国际市场就是较好选择,其三,一些实力强的企业,如家电类的的美的、海尔、长虹、康佳、TCL等意识到,要进入财富500强,必须是一个全球性企业,毋庸置疑要开拓国际市场,培育全球性品牌,不过从一些企业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或分销网络的运作来看,我们的企业还需要深入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规则,避免失误,国际营销成功的精辟在于统合好全球标准化与地方适应性,经由全球标准化达到成本节约和规模经济性,而经由地方适应性达到与当地市场的渗透和融合当地文化,不有效处理两者的辩证统一,就不可能成功地进行国际营销。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企业来说,想做一个世界的知名品牌,必须要整合世界的资源和能力,为我们所用。我们整合这些资源以后,把它用到全球市场中去。  相似文献   

13.
面向未来,中国企业该如何做营销策略?也许首先要关注五个趋势。共振中国市场逐渐融入全球市场,对消费的需求将会随全球消费趋势的波动而波动,形成一种“共振”。中国与国际市场越来越接轨了,消费趋势也同全球消费形态变化而共振,这是第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14.
国企文化转型迫在眉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全球“国进民退”大潮汹涌之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国企开始在国内乃至全球市场走向强势。这种行业地位的变化,对国企的企业文化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WTO,对于中国众多乡镇企业来说,标志着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由基本上是国内一个市场转变为全方位国际性市场;由基本上是国内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转变为资源国际化的开发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此,相当多数的乡镇企业家知之有限,知之甚少。显然,乡镇企业家如何应对“入世”后来自全球经济的挑战,如何抓住来自全球性的机遇“闯关夺隘”,取得在国际市场中的主动权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解决。因此,面对中国乡镇企业“入世”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机遇,乡镇企业家们都在进行着苦苦的思索和积极的探求。“商场…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在全球经济缓步复苏和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预期下,国内企业对外扩张的意愿也将逐步增强。受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和政府鼓励并购重组政策等因素的推动,2010年中国并购市场仍将保持较高的活跃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土地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选择问题相结合,剖析中国制造业出口相对规模下降的原因。首先,在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中引入工业用地成本,发现工业用地价格上升通过成本上升效应和市场转换效应,影响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选择。其次,基于2007~2013年中国工业用地出让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库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工业用地价格上升显著降低了制造业出口产出比;对于非国有企业、低技术密集型行业及东部地区的影响更显著。在中国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工业用地价格上升,有助于高效率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有效配置资源,通过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联动,共促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随着CHATs经济起飞,华人市场迅速成长,企业也将随之改变制造业的生态,这是一个难得建立华人品牌的机会,以CHATs近14亿人口的容量,建立创新的通路以进军全球市场,应该是两岸四地企业的重要机会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越来越多的将目光投向大型新兴市场,中国作为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吸引了众多的大型跨国公司。我们看到,跨国公司的进入极大的改变了国内的市场环境和市场格局,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跨国公司和中国市场的磨合,势必对双方都产生巨大影响。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的成功和失败正在改变着西方管理者传统的母国中心主义的逻辑思维,跨国公司必须重新考虑其经营模式的各个要素。  相似文献   

20.
刘庆 《企业研究》2012,(10):28-29
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WTO的加入,外国的资本和技术涌入中国,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资源在全球市场的整合与重构使得产业调整的步伐越来越明显,这种步伐推动下的行业竞争在市场内外部环境中越来越激烈。中国目前的中小企业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和威胁。战略管理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当前暴漏出的问题就是中小企业在自身的战略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这些缺陷成为制约中小企业与市场竞争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