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全球社会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发展形势,如何有效应用标准的手段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种种问题与挑战、满足老龄社会的需求,已经受到了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一些国家的高度关注。文章分析了老龄社会对标准化的需求,以及国内外涉及老年人需求的标准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对老龄社会的标准化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葛蕊 《科技与企业》2014,(5):242-242
在日本,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其经济、社会生活的主要问题。本文针对日本的老龄化问题进行多方位的研究,并总结日本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经验,旨在为我国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世界迎来全球老龄化时代,其中日本的老龄化问题尤为显著。日本政府和社会各方积极的采取各种政策来健全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及体系,在应对老龄社会方面经验丰富。目前,中国也提前步入老龄化进程,但由于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种种问题,导致各种矛盾和落差的出现,因此借鉴日本老龄社会对策对我国应对老龄化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日本是全球老龄化进程最快,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根据日本总务省2014年6月15日公布的人口推算值显示,截至2013年10月1日,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日本总人口比例首次超过25%。日本政府在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以老年人为对象的法规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保障制度(包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施了标准化养老服务管理,进行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了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作为我们  相似文献   

5.
李浛 《数据》2011,(8):47-47
按国际公认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即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即为老龄社会。随着全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群体越发成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任小芳 《科技与企业》2013,(22):282-282
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老龄化社会的现状、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两国所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日本政府在应对老龄化社会方面经验丰富,因此借鉴日本应对老龄化社会的诸多政策及方法,有助于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据民政部2009年公布的数据,全国65岁以上人口已近1.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按国际公认的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8%,即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即为老龄社会。联合国相关组织预测,中国将在2024年全面进入老龄社会。  相似文献   

8.
导言“银发经济”又称老年经济、老年产业,主要是指与老年人群相关的经济,其发展与老龄化社会密切棋关。按照国际人口研究所作出的基本定义,老龄化社会是指60岁以上的人口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占的比重在10%以上的社会,或者是65岁以上的人口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占的比重在7%以上的社会。自1865年法国成为第一个老龄化国家后,其他发达国家亦纷纷迈人老龄化行州。2001年我国成为老龄化国家的一员,之后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中心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蟓,在2025年之前.老年人口将每年增长100万人。这样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蕴含着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
黄瀚 《潮商》2012,(4):16-19
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数据,到2015年,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2亿,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5%。"到202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将接近30%,来势迅猛。"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秘书长郑卫华预计,5~10年以后,中国会逐渐迈入老龄化社会。此外,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查,当前城市老年人中,42.8%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老龄群体越来越庞大,正逐渐向老龄化社会过度。文章对如何做好老年群体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凯恩斯 《英才》2014,(6):77-78
2014年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28.4亿元,预计到2017年,将突破125亿元。就在国人争论延迟退休年龄之际,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将退休年龄推迟到70岁。记得中国刚刚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时候,农村到处贴标语:只生一个好,养老有政府。计划生育制度推行了30多年,中国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预计2020——2050年中国将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预计到2050年,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30%。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2.
人总是会老的,于耄耋之年能否老有所养,是每个人都将面临的问题。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者已达到10.86%(老龄社会临界点为10%),我国已悄悄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3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3.4亿,占总人口的21.36%。  相似文献   

13.
丛诚 《上海房地》2007,(10):37-38
一、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需要建立发展多层次、多渠道的补充养老保障体系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统计.全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为7%左右,在上海、北京等大型城市,老龄化现象更加严重。以上海为例.截至2005年年底.上海市户籍总人口为136026万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我国老龄化的特点是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发展不平衡、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市等,老龄化对老年社会保障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上.面对老龄化的严重趋势,建议有下:国家财政应拨款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援助、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筑农村老年人口社会救济制度、建立多层次老年医疗保障制度、发展老龄产业等.  相似文献   

15.
马腾 《河北企业》2012,(7):47-47
<正>20世纪末期,我国步入了老龄化时代,而且呈现出逐渐加快的趋势,老龄化的问题已逐渐显露,并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2000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老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社会问题"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总揽全局,提出相应对策,作出战略性选择"。老龄问题因此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跟许多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老龄化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点。我国正在集中精力大力发展经济,对快速到来的老龄化问题,在认识上和思想上都缺乏足够的准备。老龄化的问题,需要我们从政府到社区,从单位到个人,全社会行动起来,各部门多方协作,齐抓共管,才能共同应对。  相似文献   

16.
<正>一、我国银发市场概况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已由成年型人口转向老年型人口,老龄人口进入快速增长的时期,并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据专家预测,  相似文献   

17.
<正>依据日本《中小企业基本法》《促进小企业发展基本法》规定,日本官方自1963年以来,连续61年发布《中小企业白皮书》《小企业白皮书》。2023版《中小企业白皮书》《小企业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已于2023年4月发布,通过数据分析、案例简介、政策汇总等方式,详细介绍了2022年日本中小企业整体发展情况及支持举措等内容。本文在对两本《白皮书》进行摘译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日本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政策实施要点等,以期对我国中小企业政策体系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于1999年与全国同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是全省最早进入老龄化和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目前全州老年人口已达到45.04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6.93%,老龄化程度已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9.
老龄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共同关心的问题,2007年初发生在日本被媒体称之为"2007问题"也正是基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应对"2007问题",日本政府与企业的积极做法值得借鉴。本文基于知识管理视角,深入分析银发员工走俏日本背后的管理内涵,希望为老龄化社会正在逼近的我国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据国家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到1.67亿,占总人口的12.5%。按联合国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作为判断一个国家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预测,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2.4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6%,届时每6个中国人中将有1个老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